靈芝可作盆景,以供觀賞。靈芝盆景在日傘和東南亞一些國家盛行,在國際巾場上也是一種熱門商品。靈芝盆景的制作,是將傳統的盆景造型藝術和牛物技術相結合的一種新型上藝。它是利用靈芝的生物學特性,通過對其生長條件的控制,并結全人工截枝、靠接、化學藥物處理,培育出不同形態的靈芝,再配以山石、枯木,樹樁,便成為造型奇特的工藝品。
用于制作盆景的靈芝,其曲絲體階段可按瓶(袋)栽要求管理待原基出現后,再按不同需要進行處理,也可直接用花盆培養,將菌絲發滿的菌袋,脫去薄膜,適當掰碎填于盆內再蓋膜管理,以后在膜上適當位置開孔出芝型方法很多,現分述如下:
一、叢生靈芝原基出現后同時降低溫,濕度,使培養條件不適于原基分化,于是菌蕾周圍的顏色加深老化,并形成革質皮殼,菌蕾停止生長。再問斷性的調節溫、濕度,菌柄伸長的同時會出現很多長短不問的分枝。
二、子母蓋將已形成菌蓋而未停止生長的靈芝,放在通氣不良的條件下培養,會使曲蓋加厚。再繼續控制通氣條件,加厚部分會延伸出二次菌柄,再給以通氣條件,從二次菌柄上可形成小菌蓋。也可用刀片將菌蓋背面沿邊緣皮殼輕輕挑破,形成若干個小疤痕,繼續培養,從疤痕處會抽出菌柄。
三、鹿角狀分枝溫度、濕度、光照均能滿足生長要求時,若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達到0.1%以上時,菌柄上會出現許多分枝,越往上分枝越多,而且漸漸變細,在菌柄頂端始終不發菌蓋。也可套一個長塑料筒袋,在筒袋內也會形成鹿角狀分枝。
四、光誘導培養靈芝子實體的生長有明顯的向光性,在曲柄生長先端和菌蓋邊緣生長點,都是向有光的一面生長。在子實體生長期間,固定光源,不斷改變瓶(袋)的方向,會長出各種肜狀的子實體。
五、控制光照光照強度可影響子實體色素的沉積,改變光照強度可使子實體表面的顏色發生變化。
六、靠接和截枝根據造型的需要,將兩個或若干個菌柄的生長先端用細線固定在一起,或用消毒小刀削去一部分幼嫩皮殼后再固定,愈合后再拆去細線,連接成—個整體,或將另一株的老化菌柄剪去。
造型靈芝長好以后,還要經過打磨、修飾、加工,用防腐劑浸漬,涂保護膜等上芝處理或用水玻璃膠貼到木座上,或裝入盆內加填充物,再根據靈芝形態命名,便成為一件精美的工藝品。(河南李光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