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學過許地山先生的《落花生》這篇文章,作者借落花生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边@種寫法叫做借物喻理,也就是借某樣事物來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
怎樣寫好借物喻理的文章?在寫作時,我們首先要選好某樣事物,并從中抓住其特點進行描寫。譬如,路燈給人帶來了光明;春蠶,吐絲結繭,奉獻給人們潔白的絲。這些,我們應通過細致的描寫反映出來。然后,聯系事物的特點,借物喻理。有一位學生寫了篇《瓦》的文章,他寫道:“瓦,沒有人注意它,因為它在高高的屋頂;沒有人贊美它,因為它默默無聞地活著。我真不敢茍同‘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種看法,因為在這個成語中,瓦被人看作是丑陋者、弱者。不,它雖然沒有玉器貴重,然而,它的風格卻是可貴的。它擋住了夏天的烈日,防止了雨雪的侵襲,給人們帶來了舒適的環境;它裝飾了高大的古建筑物,給它們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無論是無錫、蘇州的亭臺樓閣,還是北京的故宮,都有瓦的身影。它,同樣是金碧輝煌的色彩,卻從來未引起人們的注意;它,同樣有勇于獻身的精神,卻從來沒有得到一聲贊揚。在生活中,不是有像瓦一樣默默無聞、甘愿獻身的人嗎?”這位學生采用比較的方法,寫了瓦片勇于獻身的特點,寫得很形象、很生動,最后自然地聯系到現實生活中的人,將瓦與人有機地聯系了起來,確實給人以啟發。這樣寫,所揭示的道理更為深刻,給人以很深的啟迪。
因此,借物喻理的文章必須將事物與現實生活中的人或事聯系起來,揭示出深刻的道理,從而揚起追求人生理想的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