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負重:能不避怨謗,忍受屈辱,承擔重任。
三國時候,蜀國大將關羽被吳軍殺死了。劉備一怒之下,率領十萬大軍進攻東吳。吳王孫權召集文武群臣,商量對策。孫權遍視群臣,問道:“誰能統帥大軍,迎戰蜀軍?”沒有一個人應聲而出。后來,孫權將目光落在了年輕的武將——陸遜身上,說:“既然無人主動領命,我便任命陸遜為大都督,率兵迎戰蜀軍。”此話一出,四下的諸位老將重臣面面相覷,臉上都露出了驚訝和不屑的神色。
在接下來的作戰中,這些將領常常對陸遜的號令有所怠慢。最后,陸遜忍無可忍,他緊握寶劍,嚴厲地說:“主公之所以派我在這兒,是因為我能夠忍受屈辱,挑得起重擔。如今大敵當前,我希望你們都能夠聽從我的命令,不得違抗,否則按軍法處置。”眾人聽了,再也不敢有絲毫違逆。后來,在陸遜的率領下,吳軍終于大敗蜀軍。
成語串串燒
請把下列成語及相關的喻意連上線。
陳詞濫調 形容說話口音不純,夾雜著各種方言。
南腔北調 指說話、寫文章用的都是老一套的東西。
下里巴人 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學藝術作品。
陽春白雪 比喻高深的、難以普及的文藝作品。
成語能量堡
請選出恰當的成語填空。
重蹈覆轍 精益求精 同心合力 患難與共 趨炎附勢
1、張華為避免(),認真總結了失敗的教訓。
2、今天大家(),終于把所有的課桌都修補一新。
3、他的個性十分耿直,不是()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