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知名女記者奧麗亞娜?法拉奇2006年9月15日因癌癥病逝,享年77歲。法拉奇是20世紀最著名的新聞記者和作家之一,享有極高的國際聲譽。得知法拉奇去世后,意大利總統喬治·納波利塔諾說:“我們失去了一位世界著名的記者,一個成就卓越的作家,一個充滿熱情的文化先鋒。”
她曾采訪過鄧小平
1980年8月21日和23日,卡拉奇曾采訪了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就當時國內外矚目的重大問題進行了提問。
兩次談話共4個小時,面對鄧小平她不改鋒芒畢露的本色,提出一系列尖銳的發問:“據說,毛主席經常抱怨你不太聽他的話,不喜歡你,這是否真的?”“如何避免類似‘文化大革命’那樣的錯誤?”“你是否認為資本主義并不都是壞的?”
采訪錄很快分兩次全文發表,法拉奇本人也非常得意,她說,對鄧小平的采訪是她“一次獨一無二、不會再有的經歷,在我的‘歷史采訪者’中,我很少發現如此智慧、如此坦率和如此文雅的,鄧小平是一位出類拔萃的人物”。
采訪名人風格尖銳
法拉奇一生成功地采訪過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印度前總理英迪拉·甘地、巴基斯坦前總理布托、約旦國王侯賽因、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特、巴基斯坦人民聯盟領袖穆吉布·拉赫曼、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沙特前石油大臣亞馬尼及斯里蘭卡前總理班達拉奈克夫人。無論與基辛格對話,還是接受阿拉法特的反采訪,法拉奇從來也沒有怯場。她絕不是情緒化的,也從沒被一個對手擊退過。
尖銳是法拉奇的風格,她以寫著名政治人物的訪問傳記而聞名于世,她往往以一個個尖銳的問題使被采訪者現出他們的真實面目。
基辛格因與她訪談時不慎失言而深深懊悔,說他“一生中做得最蠢的事”就是接受法拉奇采訪。
“9·11”后再次爆發
在過去的近20年里,法拉奇住在紐約,一直保持沉默,不再發表任何文章。
但“9·11”事件發生后,意大利著名報紙《意大利東部晨報》的編輯在請求法拉奇“打破沉默,至少寫幾個字”后,住在紐約曼哈頓并目睹世貿大廈倒塌的法拉奇在極端憤怒和充滿激情的狀態下,一口氣寫出了一篇題為《憤怒和自豪》的8萬字長文。
美國媒體評論說,法拉奇“復出”后首次發表的這篇文章,“成為歐洲新聞歷史上最具震撼性的事件之一”。因為發表這篇文章的報紙,在4小時之內就賣出了100萬份,打破了新聞史上的最高歷史紀錄!
天生的“無冕之王”
法拉奇1929年6月29日生于意大利佛羅倫薩,很早就開始新聞記者生涯,先后作為戰地記者被派駐越南、印巴沖突地區、南美和中東等地區。她還曾擔任過美國《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和意大利《晚郵報》的特約記者。她的許多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約30個國家和地區出版發行,成為暢銷書。
法拉奇有著極好的語言天賦。十多歲時,法拉奇學習并掌握了幾門外語,苦心鉆研外國的歷史和哲學文獻,熟讀康德、托爾斯泰、湯因比等人的著作。
法拉奇是一個另類的女人,她愛吸煙,愛穿長褲與男裝,她的頭腦也是男性的,思辨力與分析力一流。
她一生寫了9部書,而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每每寫作時,為了使自己一直處于亢奮中,卡拉奇一天竟要抽60支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