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去年“胡連會”達成的五項共同愿景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國共經貿論壇將于4月14日在北京召開。中國國民黨先遣人員已于4月10日抵達北京開始籌備工作。據估計,國民黨隨團赴大陸的人數逾170人,除國民黨高層,還有“立委”、學者、企業三方人士。
據中國國民黨大陸部主任張榮恭表示,論壇將設定經貿、直航、觀光、農業、金融五大主軸。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計劃13日到達jC京,他與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的會談將是論壇的重頭戲。國民黨對此行定位是——純粹談經貿,不碰觸政治議題。
亞行專家:中國短期不心取消利息稅
近日關于利息稅酌存廢之辯又成熱點。亞洲開發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彭龍運博士4月6日在((2006年中國經濟展望》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短期內沒有必要取消利息稅。亞行還預測中國的經濟今年將以9.5%的速度增長,2007年將放緩到8.8%。
對居民儲蓄存款利息征稅始于1999年,稅率為20%。當時的目的是為了“擴大需求,刺激消費”。但7年來效果并不明顯,有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中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突破14萬億元。
關于利息稅的改革,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李超近日說,如果有這方面的需要,金融部門包括人民銀行會參與研究。但央行辦公廳有關人士表示,這種研究尚未開始。
油價上漲成本不能讓消費者獨擔
伴隨著發改委3月26日對成品油價格的上調,全國多個城市也開始醞釀出租車調價,以緩解這個行業的成本壓力。甘肅擬調整出租車運價或加收燃油附加費,北京市發改委也擬訂近期召開價格聽證會,在調價方案出臺之后,出租車司機從4月初開始領取的燃油補貼就將停止發放。
對于正在醞釀之中的出租車漲價,輿論普遍認為把油價上漲的成本全都轉嫁給消費者。是不公平的,甚至連出租車司:機也反對漲價方案,認為他們、自身也將成為漲價的犧牲者。此前一直被詬病的“出租車份錢”再次被人們質疑。
有人以北京為例計算過油價上漲對出租車經營成本的影響,如果以每天20-25升來計算,每個月出租車司機的成。本增加大約在180-240元;而這部分錢應該由政府、出租車管理單位;出租車司機、消費者四方共同負擔。政府可以通過提供補貼,出租車管理單位則可以通過降低“份錢”來消化這部分支出。深圳副市長張思平就明確表示過,、深圳的出租車不漲價,但會調整出租車行業的月租,讓企業“消化”油價變動。
其實,從長遠來看,單純依靠調整運價已難以化解高油價時代的高風險。因為高油價不會是短期的,而是長期和持續的現象,不可能油價每漲一次,就開一次聽證會調整運價。建立出租車行業油價和運價聯動機制,由制度來保障政:府、企業、司機、乘客多方分擔—油價上漲的壓力,或許是更為.合理的選擇。據悉,交通部己要:求各地盡快建立油價運價聯動機制,上海正在醞釀實行。不過,這種機制能否順利出臺并實施,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出租車公司能否放棄部分既有利:益,向消費者和司機作出妥協。
警察開槍權之爭
廣州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桂芳日前在第一季度治安形勢分析會上指出,警察在執勤中面對砍手黨等嚴重威脅群眾和民警安全時,要敢于開槍。
張桂芳的表態讓“警察開槍權”再次引起爭議,據新浪網的調查顯示,截至4月10日,共有約21.7萬網友參與,其中86.41%的人支持“敢于開槍”的表態,認為這樣才能有效震懾犯罪分子,9.29%的人擔心會導致警察濫用槍支,4.3%的人覺得“不好說”。
其實,廣東省人大代表朱列玉早在今年2月就在省人大會議上建議制定《廣東省人民警察執法權益保障條例》約束警察開槍,明確允許警察在犯罪嫌疑人持槍拒捕等9種情況下可以開槍。朱列玉表示,警察也有弱勢的一面,比如說,很多突發情況不知道怎樣處理,處理了又十白出問題,這就需要立法細化權限。
在警察開槍權的爭議中,專家和輿論普遍認為,強調開槍權的前提是合法開槍,防止權力被濫用。而要避免權力被濫用則需要在立法時就從嚴規定警察可以開槍的條件和范圍,而且對于警察濫用槍支的情況,建立有效投訴通道。在警察開槍之后,也應該有配套的心理輔導。
吳儀率團訪美:貿易摩擦能否緩和?
中美商貿聯委會4月11日在華盛頓舉行,由美商務部部長古鐵雷斯、貿易代表波特曼和率團訪美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共同主持。
在抵達華盛頓參加商貿聯委會之前,吳儀率領的代表團已在美國簽下了飛機、電腦軟件和農產品等100多億美元的·采購訂單。這個代表團由111家企業202位代表組成、是自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個采購團。吳儀此行主要目的是進一步就如何緩和貿易摩擦與美方磋商,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做好準備。
布什政府希望中國在打擊盜版、降低進口壁壘以及允許人民幣升值方面取得大的進展,以削減與中國的貿易逆差,據統計,去年美中貿易逆差達到2020億美元,占美國全球貿易逆差的1/4。由于美國國會中期選舉臨近,布什政府在對華貿易上的態度日趨強硬。這個商貿聯委會被視為美國對華貿易新政策的首次亮相,美方將繼續對知識產權和市場準入等問題向中國施壓。
中國已成為美國第四大出口市場和第三大貿易伙伴,美國則是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
貿易戰火逼近中國汽車業
中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團孫振宇大使4月7日分別致函歐盟、美國駐WTO代表團大使,表示中國接受歐盟、美國的關于“汽車零部件進口關稅”的磋商請求。美國和歐盟3月30日共同向WTO起訴,指責中國的汽車零部件進口關稅存在非法壁壘,這是中國自2001年人世以來,美歐首次聯手向WTO投訴。
中國政府去年4月1日出臺《構成整車特征的汽車零部件進口管理辦法》,規定進口汽車零部件在國內組裝進行銷售的汽車生產企業,進口零部件價值占整車價值的比例超過60%時,必須按整車適用稅率征稅,稅率由此前的10%調整為28%。
這一新規主要是為了防止一些外國汽車廠商將整車分拆進口,然后在國內組裝,從而避免被征收較高的整車進口稅。但美歐國家則認為,中國稅率“化零為整”的做法將迫使汽車制造商從中國本土采購大量的轎車零部件,違反丁WTO的貿易協議。
由于中方接受了磋商請求,中國與美歐預計將在4月30日以前坐到談判桌前。按照世貿組織相關規定,爭端各方需首先進行為期兩個月的雙邊磋商。如果磋商未能達成協議,可以尋求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進行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