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軍蘭
2005年10月24日,美國總統布什宣布:提名本·伯南克接替2006年1月31日離任的艾倫·格林斯潘擔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消息一傳出,美國股市道·瓊斯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分別上漲了1.66%?1.68%,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幅也達到1.61%?歐洲股市也紛紛上漲?英國FTSE指數?德國DAX指數和法國CAC指數分別上漲1.3%?1.31%和1.27%?亞太區域多數股市也有小幅的上揚?全球股市都似乎因為這位可能即將接任的新任美聯儲主席而興奮起來?
學者伯南克
現年51歲的本·伯南克出生于美國佐治亞州奧古斯塔,在南卡羅來納州一個叫狄龍的小鎮上長大?他的父親是鎮上的藥劑師?家人說他小時候是個“愛和人交往?多才多藝的”小孩?他愛下國際象棋,在家鄉的猶太教會教堂學習希伯來文,高中時還學會吹薩克斯管?
小學6年級時,伯南克在全州小學生拼寫大賽中得了第一,可惜在全國拼寫比賽中未能奪冠,原因是他拼錯了“雪絨花”(edelweiss)這個詞?1975年,他在哈佛大學取得經濟學學士學位,4年后又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
在麻省理工學院讀書期間,伯南克對美國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起因產生了興趣,并開始關注通貨緊縮對國家經濟帶來的威脅?在擔任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副教授時,他發表了分析“大蕭條”根源的論文,在美國經濟界引起轟動反應?
2002年,伯南克因為受到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的賞識,開始出任美聯儲理事?他樸素的談吐和內涵豐富的研究,很快使他成為僅次于格林斯潘的“二號人物”?但伯南克身上的學者氣并沒有因此而變淡?伯南克的中國“弟子”——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助理周春生認為他是“一個真正的學者”?周春生在普林斯頓大學攻讀金融經濟學博士學位時,伯南克曾是他的博士論文導師之一,并為其講授宏觀經濟學?周春生對伯南克的印象是:不茍言笑,語速很快,直率,不會拐彎抹角,非常嚴謹?獨特的言論和嚴謹治學?低調行事,正是伯南克身上的一體兩面?
周春生認為伯南克是全世界范圍內研究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最深入的學者,是這一領域的權威?身為學者的伯南克,比較強調數據模型分析?與格林斯潘相比,伯南克的理論功底更為深厚,更注重對經濟數據變化的關注,并更多傾聽經濟學家的意見?
坦率直言的作風
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以晦澀的表達“擾亂視聽”,是格林斯潘近20年來維護美國經濟穩定增長的“法寶”之一?也正因此,人們對其口齒不清而又“啰嗦”的風格頗感頭痛?相比之下,伯南克則顯得“心直口快”?
在美聯儲擔任理事的短短三年時間里,伯南克發表了大量演講,他一改美聯儲官員對美聯儲的經濟政策遮遮掩掩?含糊其辭的作風,積極向公眾提供更多的有關央行預期或經濟目標的訊息?伯南克高密度的曝光率和對經濟問題敏銳的把握,總能引發公眾的熱議,甚至有人將其視作“公眾影響力僅次于格林斯潘”的財經人物?
2002年冬天,美國市場上出現為通脹擔憂?伯南克對媒體暗示,美聯儲可能采用包括印發貨幣在內的非常規措施,以防止通貨緊縮?這立刻引起了金融市場的廣泛關注?
2005年初,伯南克再次提出世界正遭受“儲蓄過剩”之苦的理論?他認為,美國經常項目赤字與其說是美國揮霍造成的,還不如說是其他地區過度節儉的結果,這一概念成為當時經濟學爭論的主題?
將經濟學術語轉換成平實語言的能力,是伯南克俘獲美國媒體和市場注意力的關鍵品質,也是市場對伯南克的期許之一?2005年4月,幸運再次降臨到伯南克的頭上,布什總統提名他為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有人分析布什之所以提名他擔任,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他聽得懂伯南克在講些什么?但作為一位“心直口快”的學者,伯南克要面對那些善于打“太極”的政府官員,不能不說是一次重大的考驗?“他在政治上從未經受過考驗”?這是外界對伯南克的一致評論?
央行最高領導人通常是要少說多做,因為他的每一句話都會給市場帶來影響?伯南克在總統辦公室接受提名時說:“我正期盼著和美聯儲的管理層和同事們一起共事?”有人猜測伯南克或許會改一改坦率直言的作風了?
續寫格老傳奇
2005年10月24日,布什在對伯南克擔任美聯儲主席的提名宣言中說:“伯南克在貨幣政策領域內做出了開拓性的工作,在我們部分頂級學府教授先進的經濟學,在美聯儲理事會任職期間也是成績斐然?他贏得了全球金融界的尊敬?”此外,美聯儲主席艾倫·格林斯潘和美國財長斯諾都對其表示了肯定?格林斯潘認為布什對伯南克的任命是一項卓越的任命?他稱伯南克具備極好的學術背景,對經濟的運行方式也具備重要的洞察力,他將成為這個國家值得信賴的美聯儲主席?斯諾認為伯南克擁有敏銳的經濟與金融專業知識以及經驗豐富,將是繼任格林斯潘的稱職人選?
伯南克有來自美國總統以及格林斯潘和斯諾等人的“祝福”,但也有來自不同聲音的擔憂?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師史蒂芬·羅奇說,贊揚一個人的背景并不難,學術背景并不足以判斷他在應對特殊困難時的能力?羅奇曾與多位美聯儲主席合作過,他發現幾乎每一位美聯儲主席都在任內反復遇到自己所熟悉領域之外的難題?
羅奇說:“我們憑什么可以假定伯南克將能幸免于其前任所曾面對的考驗,特別是面對美國目前巨大的財政赤字?我們又憑什么可以假設伯南克只會遇到來自他所熟悉領域問題的挑戰——通貨膨脹?”羅奇認為,尤其值得擔憂的是美國外貿的失衡問題,其起源和資金提供模式仍充滿前全球化時代與封閉式經濟的色彩,而伯南克本人的專長目前看來并不足以從容面對這些挑戰?
對伯南克另一方面的質疑則是:伯南克主政的美聯儲或許會變得更加制度化?更加可以預期,因而會給市場帶來一個更加透明?具有安全感的美聯儲,但與從華爾街“摸爬滾打”出來的格林斯潘相比,伯南克顯得太學院派和“書生氣”了?格林斯潘執掌美聯儲18年來的成績堪稱神話?除了兩次輕微衰退之外,美國經濟在近20年里享受了穩定而持續的增長與低通脹?格林斯潘因此毫無異議地被稱為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央行行長”?他的繼任者能否繼續格林斯潘的傳奇,將是眾人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