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揆
說到危及人類長壽的最大障礙是誰?這答案可能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戰爭?車禍?恐怖事件?中毒?自殺?地震?癌癥?心臟病?艾滋病?意外死亡等均可能被選中?
然而,奧地利維也納大學醫學博士?著名醫學家萊因哈德-施廷德爾最近提出的“端粒損耗”答案,卻被科學界一致看好選中,在“地球10大危險”排行榜上,居然名列第2位,危險系數確定為8,應該說這個危險系數的級別是比較高的?問題是當今世界許多人,對“端粒”如何“損耗”問題形同陌路?了解甚少,對它可能造成的嚴重影響更是一頭霧水?
但是近些年的研究揭示,人體染色體頭部和尾部的DNA上存在的重復片斷,即端粒,這直接關系人的生老病死?
原來,DNA上的“端粒”是一種護性蓋子?正是在“端粒”保護性下,細胞才能穩定地復制出自己,才能按照生物鐘的要求進行新陳代謝?由此可見,細胞染色體中若是缺少了“端粒”庇護,或是“端粒”出了問題,細胞分裂復制工作不僅受阻,下一代中,更容易出現種瓜得豆等亂套現象,還可能導致細胞早早死亡,不再分裂,以致影響人的壽命?因為人體細胞每分裂一次,細胞中的“端粒”就會縮短一點,出現所謂“端粒損耗”現象?可見年輕細胞分裂次數少,端粒損耗也少,其長度也就長;年老的細胞損耗大,其端粒長度就要短些?所以,測量出端粒的長度,可確定細胞的分裂次數,能從分子水平確定一個人的生物學年齡?
科學家還發現,在人的一生中,由于細胞分裂次數有限,所以“端粒”長度一旦縮短到“臨界點”后,細胞不再分裂?這時,不管你是否進入老年期,都很容易患癌癥?阿耳茨海默氏癥?心血管疾病?中風等疾病?
由此可見,“端粒損耗”的結果,是使我們提前進入老年期,提前出現未老先衰現象?
奧地利科學家還指出,“端粒損耗”引發的危險遠不止這些?因為“端粒”不僅在一個人一生中,因細胞分裂而不斷縮短?而且整個人類在進化途中,每經過一代人,“端粒”的長度同樣會出現微小“損耗”?經過若干代以后,“端粒”同樣可能縮短到危險的臨界值?顯而易見,這種情況將導致整個人類的衰老期提前,使老年人易得的疾病趨向年輕化,結果導致整個人類壽命縮短,世界人口銳減?過去,歷史學家對進化似乎很成功的物種——尼安德特人為何突然從歷史上消亡的現象一直困惑不解,現在有科學家指出,尼安特人之所以突然消失,根子很可能出在“端粒損耗”上?客觀地講,如果按70歲的平均壽命評估我們每個人,在我們有生之年,想看到因“端粒損耗”引起世界人口銳減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科學家在研究世界人口發展的走向時,在為人類益壽延年所作的種種努力時,對現實生活中人類可能遭遇的各種致命風險進行評定時,就不能不重視“端粒損耗”造成的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