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貝
他花了50年的時間游歷全球,沒有別的目的,只是為了理解那些地方。即使在擁有飛機和抗生素的今天,他的旅程也非常艱巨。但這位前海軍軍官說,旅途的景色異常精彩,雖然他是一個盲人。
霍爾曼從小就希望了解遠處的人們有什么樣的風俗和法律。12歲時他就出門看世界,加入了海軍。他本來是一個前途無量的海軍軍官,但25歲時,一場怪病奪去了他的視力。那時盲文還沒被發明出來,盲人只能只身流浪,或淪為乞丐,或做一些不體面的活計。但這些皆非霍爾曼所愿。為了治療眼疾和疼痛難忍的風濕病,他獨自前往法國南部。旅行途中,他驚奇地發現,身體感覺好多了,他意識到他不能中止旅行。雖然他的視力再也沒能恢復,但是旅行時他感覺自己是健康的、有尊嚴的健全人。他說:“用腳我能看得更清楚?!?/p>
1822年7月19日,36歲的前皇家海軍上尉詹姆斯·霍爾曼開始環游世界。離開英格蘭之后,霍爾曼要穿越俄國,進入冰凍而荒涼的西伯利亞。然后在堪察加半島,他搭乘捕鯨船,先抵達夏威夷,然后到達尚未開墾的北美大陸。那時的世界還不適合旅行,動蕩不安,人們過著悲慘的生活,沒有鐵路、客船。霍爾曼橫穿了西伯利亞,踏上了澳大利亞內陸和巴西的雨林,爬上了正在噴發的維蘇威火山,在斯里蘭卡騎著馬獵象,乘坐航行在大西洋上的運奴船?;魻柭靡环N叫盲人寫字框的東西記下自己的印象和經歷,寫成了三本書和很多沒出版的筆記。到19世紀中期,他已經成了歷史上成就最大的旅行家。通過乘船、乘坐馬車、步行甚至騎馬,他的行程累計達25萬英里,遠超馬可·波羅的14萬英里。他的足跡遍及有人煙的各個大洲,訪問了數百種獨特的文化。他曾經用7年的時間游歷非洲各地、印度,太平天國時期的中國和澳大利亞。而現在,“要想重訪他的足跡,需要持有覆蓋歐洲、非洲和中東的地圖,而且是一幅很不精確的地圖”。
霍爾曼雖然對寫作很有激情,但并不是一個出色的作家,也不喜歡自我表白。由于旅行的興起,1857年去世后他已經被人們遺忘,手稿也遺失了。最終我們不清楚霍爾曼失明的原因,但是在霍爾曼身上我們看到了觸覺認知和視覺認知的區別,對于盲人來說,“物體不是一次性地以光速展現出它所有的性質,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次展現”。旅行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放松,工作間隔中的沉睡。相形之下,霍爾曼為了到達一個地方,要花很大的力氣,他更加重視中途。在途中他會搜集信息,去里約熱內盧的路上和在里約熱內盧停留對他來說一樣重要。
霍爾曼并不是一個讓人覺得可憐的人,他到達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島時,已經非常出名了,當地的孩子在下巴上粘上老鼠尾巴,模仿他的胡子。到了中年,他的自信會讓人忽略他是個盲人,他說乘船去南非的時候,船員忘了他是個盲人,老沖他高聲喊叫“好像我是個聾子”?;魻柭€遇到過跟他志同道合的人。比如瑞士昆蟲學家于北。于北20歲時雙目失明,在妻子和女仆的幫助下使用書頁式蜂箱研究蜜蜂,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德國畫家卡斯帕·大衛·弗里德里希的《云端的流浪者》可能最適合形容詹姆斯·霍爾曼的傳奇經歷,它表達了這樣一種感情:“人類是如此渺小,世界是如此廣闊,那么就與我一起去見識它吧?!?/p>
(黃婷婷摘自《三聯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