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運濤
他六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拉扯著他們三個兄妹,跌跌撞撞地在路上走著。有狗過來追時,他總是牽著母親的衣角,躲進她的懷里。母親一手拉著妹妹,一手抱著弟弟,邊上站著一個他,風在耳邊呼呼刮著。就這樣,他們討飯過了三年。
有一天早上,他起來后發現有點不一樣。他往破爛的被褥里看去,弟弟不見了!母親說把弟弟送給了別人,他哭著跪在母親面前,求她把弟弟找回來,母親滿臉淚水,任他搖晃著她的手,一句話也不說。從那時起,他開始有了心事,再有狗咬的時候,他總是從地上撿起石頭,緊緊地握在手里。
上初中那年,一天晚上他起來撒尿,看見放草的屋里有人說話。他慢慢湊過去,看見里面有一個男人,他已經明白了人世間的許多事情,狠狠地咬著牙,把嘴唇都咬出了血。母親問他怎么了,“不用你管!”他惡狠狠地說。后來他上了高中,高考完回家,突然聽母親說妹妹出嫁了,嫁給了鄰村一個名聲不太好的人家。于是他跟著村里的人撿破爛,一個假期沒有回家。
大學四年,他一直是最優秀的學生,但他回去卻從來不喊一聲媽,母親好像也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情,見他總是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他更加看不起母親,一直到成家,在城市有了屬于自己的小窩,還是不想多見她一面。
一次母親從鄉下背來一包棉花,說讓他們做被子用。他心軟了一下,家鄉不產棉花,她一定又像當年一樣跑到很遠的地方一朵一朵撿的。他讓她住一晚上,她拘謹地把手搓了又搓:“那怎么行,你們的房間這么小,還是讓我走吧。”她把探詢的目光投向他。突然之間,他的心似乎被蜇了一下。
他在城市站穩了腳跟,找到了失散的弟弟和已成農婦的妹妹,并分別給他們安排了生活。他們幾個都不喜歡母親,都有太多委屈太多不平要講。
終于,母親躺在病床上水米不進,他們守在她身旁,并不怎么傷心。彌留的時候她說:“我知道你們一直都恨我,可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就想把你哥哥供出去,讓他改變我們一家的命運,這是咱家惟一的路,所以再苦再難我也不吭一聲。”她笑了,接著又流了淚:“我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抱著我的孫子們合一張影,讓所有欺負咱們的人好好看一看,我,一個農村婦女,活到現在也沒有倒下啊。”
他們三個抱著母親哭出了聲:“媽,您千萬不要倒下呀。”就在這一刻,他們深深理解了母親的堅強和勇敢,那是母親留給他們的一筆最大的財富。
(曾煒摘自《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