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桃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計算機技術非常高超的大學畢業生在找工作時說,“我英語不好,所以我選擇了去聯想,因為我去不了微軟,去不了IBM。”過了幾年,聯想并購了IBM的PC事業部,現在他又不得不拼命地學英語了。在IT行業,是離不開英語的,也逃不掉的。換言之,IT英語,是IT從業者躲不開的宿命。
記者:IT行業對英語的需求如何?
張宏巖:英語是全球IT行業的行業語言。從第一臺電腦1949年在美國誕生,從第一臺商用機器始于IBM,從第一臺個人電腦破繭于Intel,也就是說,無論是從硬件還是從軟件方面來看,電腦都產生于英語國家,它的信息傳播也是以英語為主,以英語國家為主。所以在IT行業,要想做好,必須英語學好。
中國的英語教育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日臻成熟,成熟的行業會很自然地進行分化。最近我們可以看到,我國的英語教育在理念和概念上正不斷地作翻新、革新,如四六級考試制度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對它提出了質疑,國家也取消了一些相關的規定。人們都在思索我們教學生學英語的最終目的是什么?不是為了讓他拿到各種各樣的證書,而是希望他能夠將英語應用到實際工作和生活中。而現在,無論是大學也好,社會培訓也罷,所輸出的學生基本上都無法滿足企業在真實工作中的需求。我們以前的教育傾向于一種啞巴英語,不開口的教育。其實何止是不開口,我們整個輸出性的技能都比較弱。我們把英語的學習分為輸入的和輸出的,輸入指我們的聽、讀,輸出指我們的寫、說。在實際應用中輸出的技能是很重要的,而這又恰恰是我們的弱項。中國的英語教育要改革,方向就是細分,走向行業化。在這些行業中,對英語的需求最迫切、最復雜、最廣范的就是IT行業。
當前有許多國外的英語考試體系,但這些真的能幫助我們中國的IT人才完成英語學習和應用的過程嗎?首先,這些國外的英語考試體系多數都是大眾教育,也就是說專業性針對不強。其次,從體系上來講,他們往往以測試為主。打個比喻,我給你立個橫桿,看你能否跳過去,你跳過去,我給你個證明。但是他們鮮少有一個很系統的教學體系來告訴你如何跳過這個桿。就人才培養來講,首先要培養他具備這種能力,認證只是衡量他是否有這種能力,而培養他具備這種能力的過程是最有價值的。如果他有實際的真正水平,在工作當中聽說讀寫沒有任何問題,即使不認證,他也能發揮出很高的價值。相反,他能力不夠,縱然持有證書也枉然。
記者:IT企業對英語的需求大嗎?
張宏巖:IT企業對員工的英語需求明確、復雜,已超出了潛在員工現有的英語水平。
首先,在聽說技能上,IT企業既需要商務英語口語的能力,又需要技術交流的能力。我們現有的英語教學體系,最多能夠滿足商務英語這部分,而在后面的層面上幾乎沒有涉足。
其次,在閱讀技能上,中國學生往往以自己的閱讀能力很高為自豪,而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需求的不只是這個。商務英語要求IT專業的資料要能讀懂,專業的詞匯要能掌握,而實用性的、技術性的一些閱讀,像一些項目文檔、項目設計說明、設計需求,每一個拿出來都是幾百頁,此時的閱讀技能就是要求快速找到相關信息。還有一些其他技術性文檔,這些閱讀技能在傳統的教育中也沒有培養到。
再次,在寫作技能上,商務郵件和商務工作文案的寫作都是需要掌握的。技術文檔的寫作、項目的報告、技術難點或細節的討論,在我們現有的教學體系當中幾乎都沒有涉及到。
另外,在與微軟、IBM、Intel、Sun、索尼、愛立信等知名IT企業的咨詢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中國的技術人員在工作當中,因為英語問題經受了許多挫折。以Sun為例,平均每年給每位技術人員的英語培訓費是15000元,而這樣的培訓通常需要兩年的時間,技術人員的英語才可以過關。兩年不光是三萬元人民幣的問題,還包括時間成本、人力成本、效率成本。企業花了很大的成本去培養員工該獲得的一些技能,而實際上他們非常需要招收的人員在來企業之前,就已獲得在國際IT環境工作下的英語技能。
記者:IT院校對英語的需求情況是怎樣的?
張宏巖:目前的高等教育英語體系是這樣的:一個是公共外語的教學體系,這個部分就是大學本科以四級為教學目標,高職高專以三級為教學目標,我們清楚地知道,這其中對口語技能的培養是空白的,對于技術交流口語是百分之百的零;另外一個是專業英語教學體系,就正規的高等院校來講,通常是大三大四的時候學計算機專業英語課程,嚴格來說應該叫“計算機文檔閱讀課程”,因為它不涉及到任何聽說的互動溝通,當然也不涉及到寫作。
院校要想培養出IT企業真正需要的人才就必須在專業英語方面下功夫。在一段時間內,一些院校非常注重學生英語的實用能力,這個學校學生的就業率就會提高。現在我們的院校面臨的問題是中國的高等教育在走向大眾化,每一個學校都要為學生考慮未來的就業問題。要解決大學生在畢業之后將近三分之一都失業的狀況,我們必須提高學生真正的動手能力和實用技能。我們發現,IT類的一些院校或是一些專業,他們在計算機專業課程方面的轉換非常快,但是在專業英語這塊他們沒有任何調整和變化,而專業英語又是行業中非常重要的。全球知名的咨詢公司麥肯錫在2005年所作的報告中指出,在中國每年畢業的60萬名工科大學生當中,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人具備在國際環境工作下所需要的英語技能。
記者:IT從業者和IT專業的學生對英語的需求如何?
張宏巖:目前許多IT從業者和IT專業的學生,他們的英語尚達不到國際化IT企業的需求,他們自己也非常清楚這個事實。每一個學生在準備就業的過程中會有這樣一些考慮,他們都希望在國際知名的優秀企業工作,而這些企業對英語的要求非常高。即便是一些小型的沒有名氣的IT企業,由于行業本身的特點也都會要求英語優異。就算是一些最不國際化的IT企業也說不定某一天會有外賓來訪,也希望自己做的一些項目能夠有所溝通、交流。對于IT專業學生來講,他們希望能夠獲得非常實用的英語技能,而在目前我們的高等教育體系里面并沒有加入這種類似的實用課程。之前,這些學生需要自己主動去獲得這些技能,這也是我們看到為什么今天英語培訓產業非常火爆的原因。但是學生也非常清楚地知道,即使他學了計算機專業,然后又進了那種普通的英語培訓班,之后還參加了各種留學考試,最后各種拼湊在一起的知識仍無法滿足他技術上的英語需求。因為他需要的是一個實用的規范的課程,而非混攪在一起的“雜湯”。
在薪酬待遇上,市場調查研究表明,員工的薪資是和他的外語水平成正向相關的。2004年5月51job作了一個軟件人員的薪資調查。從企業來看,一些對英語需求比較高的歐美企業,其薪資是比較高的,而一些對英語需求低的民營或國營企業,薪酬相對要低些。如果一個人的外語水平一般,他的年薪平均在48000元,而當他的英語達到精通狀態時,他的年薪可以達到80000元。這不僅僅是一年的薪酬差別,更是一個人終生命運的認同感、成就感、事業感的差距。
基于以上的四種需求,我們得出需要有一個系統的、科學的教學認證體系,來幫助企業找到合適的人選,幫助院校提供一個有益于學生提高英語實用技能的課程,幫助學生學習到他們在IT企業里面該具備的英語技能。為此,EPTIP應運而生。
記者:什么是EPTIP?
張宏巖:EPTIP是一個縮寫,英文全稱為English Proficiency Test for IT Professionals,它是專門給IT從業人士英語水平認證的一個考試,由信息產業部電子教育中心來主辦的一個行業英語教學和認證的項目。EPTIP項目是我國目前唯一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行業英語認證,是第一個由國家的權威IT教育機構來制定的行業英語規范,也是第一個全方位模擬國際IT企業實踐的英語教學體系。
記者:EPTIP的課程結構如何?
張宏巖:EPTIP的目標是滿足IT從業人員和準從業人員全部行業英語的需求,是一個完整的英語解決方案。我們把課程分成三個級別:一級、二級、三級,體現了一個“寬基礎,多模塊”的原則。一級是“寬基礎”、通用類的,它適合于所有的IT專業和相關專業,也包括非IT專業。對于大一、大二、高職高專、職業軟件學院,以及那些技術水平很高但英語很差的IT從業者,他們都適合去學一級。二級是滿足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研究教學,以及在一些外企當中從事和IT相關工作的人員,二級開始實行多個模塊,包括軟件類、硬件類、通信類、網絡類。二級能夠滿足一個軟件工程師在國際環境下需要具備的全部英語技能。三級的目標是滿足國際IT企業當中的項目經理和技術經理的需求。這方面的需求人數相對比較少。目前,一級通用類和二級軟件類的教程已經開發完畢,目前已經為一些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香港即時集團等機構采納,今年秋季將有三十所IT類院校和培訓機構在全國開展EPTIP教育。
記者:EPTIP的教材體系是怎樣的?
張宏巖:一級的教程是以一個大專生剛到一個外企工作,直到他成為這個企業比較優秀的技術人員為線索來組織在IT行業下所需要掌握的聽說讀寫技能。二級是根據一個軟件工程師從接受項目開始到項目開發完畢這樣一個完整的軟件開發流程來講述一個IT從業人員所需要的聽說讀寫技能。這個教程的互動性非常強,學生在課上要完成70%的任務。上課時,首先讓學生聽一些東西預熱,然后給出對話,對話根據情景安排,每章都不同。然后是練習,由易到難,從填空到學生能夠說出完成對話,讓學生把學到的東西在練習中通過角色扮演演出來。這種聽說教學打破了以往的專業英語教學模式。一級課程在常州職業技術學院和哈爾濱華夏職業技術學院試用后,老師反映非常愿意講,學生也表現出以往未有的濃厚興趣。
在閱讀方面,所選內容都是實際場合上能遇見的,例如一個設計說明、一個項目的介紹等。這部分主要是教工作當中非常實用的技巧而非考試技巧。在寫作方面,一級以商務為主,二級以商務及技術為主。一級通用類為64個學時,二級為64~72個學時。
目前我們研發出來的教材比較超前。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對外語有個評判標準,對照標準我們發現我們的一級在滿足高職高專和大學低年級同學需求的同時還可以滿足本科生要求。事實上,對于企業來講,不會因為是研究生、本科生、大專生的不同而對他們的英語要求有所不同。
教師用書也很好地解決了一些老師技術背景不足的問題。同時,這套教程有配套的MP3,這些錄音是找非常專業的外教和美籍IT工程師來參與編錄的,為我們的老師和學生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口語模板,尤其是其中的技術對話部分,此前未有任何一套教材系統地教授此方面的緊缺內容。
記者:EPTIP的考試體系如何?
張宏巖:這個考試是全國性的IT行業英語考試,同時也作為軟考的繼續教育的一部分。考試形式分成五個部分。聽力和口語采用機考,詞匯、閱讀、寫作采用筆考。每年4次考試。通常在每一個學期的期末及寒暑假當中進行。考試結束之后6周后會得到成績,8周的時候會拿到證書。這個證書是目前唯一的IT行業英語技能的認證證書。為了讓考生更了解自己的英語實際技能,我們為參加考試的每個考生都提供一個技能分析報告。把聽、說、讀、寫、詞匯五方面技能用圖形分析出來,并指出不同分數的考生能夠做什么樣的事情。這個技能分析報告對企業很有幫助,它能直觀、快捷地告訴企業持證者各方面的英語技能如何。另外,我們應通過考試者的要求,會將參加考生的成績報告寄送給相應的IT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