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 獻
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在下看來,此話有幾種解讀。一是書好,精典《論語》,讀半部就足夠治天下了。二是人很,能干的治政者,不需要讀整部《論語》也可以治天下。無論哪種理解,都符合中國人的性格:偷懶取巧,各取所需,有了“半桶水”,便來治學、治政、治事。
而今,讀《論語》的人漸次少了,借“西學”圖強倒是共識。不過,某些人對有益的“西學”常常也是截取一半,便裝扮為“西學”先知、“接軌”專家,大有匡扶時政治理天下之氣概。套用那句古話,就是半部“西學”哄天下。
關于廢除貪官死刑的爭議,近來沸沸揚揚。先有專家建議廢除對經濟罪犯的死刑,以體現人道主義,以利引渡外逃貪官和改造那沒有走脫的貪官,好處說了一大堆。反對者搬出中國國情以及民眾心理,理由也有幾蘿筐。針鋒相對,以至主“廢”的反腐專家在媒體上叫起屈來。在下是地道的“法盲”,不懂“廢”“存”的利弊,卻知道這樣一點信息:世界上有些國家廢除了死刑,卻有“終身監禁”或判×十年×百年徒刑不得保釋、假釋的法律條款。遙遙無期的“有期徒刑”,把牢底坐穿也無出頭之日,恐怕真是生不如死。中國目前存在死刑,但“立即執行”者微乎其微。即便判了死緩,比起人家的“終身監禁”,也是“快進快出”。主“廢”者只鼓噪“西學”前半部的“取消死刑”,而不提后半部“終身監禁”,在下要是有本事貪個二三千萬,自然要偷著樂。
再比如,基尼系數是國際通行的貧富差距的檢測指標,而某些動不動拿“國際慣例”說事的專家,卻說沒有必要看重這“慣例”,中國的貧富懸殊沒那么嚴重,不必過分炒作兩極分化。在下雖孤陋寡聞,卻也聽說發達國家是講社會分配調節的,以國家調控手段“限高”,富人也樂施好善,對貧困者有著完善的社會救濟和社會保障制度。美國第二大富豪沃倫·巴菲特6月25日宣布捐給慈善基金會370億美金,成為世界歷史上的“首善”。再看咱們,一位富豪歷經29次競標,以62萬美元的天價中標,取得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自云是為了“感謝”巴菲特。對比兩種慷慨,足見中國富豪的優越性。專家教導我們“貧富懸殊沒那么嚴重”,怎么不比較一下這頓天價午餐與拈剩飯吃的貧困生的生活費,看看懸殊是否嚴重?說到底,還是只說如何保護富豪,而不講對貧困者的救濟,也是借半部“西學”訓人。
還有,不講人家完善的服務,而大說“小額存款收費”的“慣例”;不說人家聽證重民意,卻將聽證搞成漲價捷徑,等等。可見,奉行半部“西學”的人,根本不顧中國的國情,只是選取利己的“半部”加以鼓吹推行,與過去的“洋教條”相差無幾。如此半部“西學”,治理不了天下,興許還會搞亂天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