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周
12世紀時,蒙古各部與鄰近各民族加強了經濟聯系,他們用馬匹、皮毛換取紡織品和鐵器。鐵制工具和武器的使用,促進了蒙古各部落的發展。蒙古乞顏部在首領鐵木真率領下,經過多年戰爭,打敗了四周各部,統一了蒙古。
1206年春,蒙古貴族在斡難河源召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大汗,尊稱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
北宋嘉定十年(1217年),成吉思汗在漠北圖拉河畔對從軍多年的將士論功行賞,同時改編部隊,他留木華黎經略中原,自己則于嘉定十二年(1219年)揚鞭策馬,踏上了萬里西征之路。
在蒙古鐵騎向西挺進的征途上,首當其沖的是地處中亞的花剌子模帝國。
花剌子模是中亞古國之一,位于阿姆河下游。當時,成吉思汗的軍隊總數不足20萬,但其軍威嚴整,戰斗力很強,花剌子模雖然擁有軍隊40萬,但組織渙散,士氣不高。
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秋,成吉思汗率軍抵達訛答剌城下,城內花剌子模國軍隊拼死抵抗。經過5個月的苦戰,蒙古軍攻破城防。蒙古軍殺掠之后,把城市夷為平地,殘暴地將守軍將士眼睛挖空,往耳朵里灌銀水折磨至死。
成吉思汗于嘉定十三年(1220年)二月抵不花剌(不花剌是花剌子模在中亞的大城市),守衛該城的是上萬名騎兵和數萬步兵,蒙古軍進行了連續不斷的進攻,守將率領騎兵奔逃,結果被蒙古軍追至阿姆河附近將其殲滅。
攻占不花剌后不久,成吉思汗的三個兒子察合臺、窩闊臺和術赤先后率軍抵達玉龍杰赤(今土庫曼境內)。玉龍杰赤是花剌子模國的首都,跨阿姆河兩岸,中有橋梁相連,3000蒙古精兵欲奪橋梁,結果全被守軍殺死。后來,成吉思汗親自指揮,激戰九天九夜,蒙古軍終于攻克該城,除婦女、兒童被掠為奴婢外,盡數屠殺。蒙古軍又決阿姆河河堤,放水灌城,藏在城中的人全被淹死,昔日繁華的玉龍杰赤變成一片水鄉澤國。
花剌子模國王帶著少數侍從逃往可疾云,后來又逃到里海中的一個小島上。嘉定十三年(1220年)年底死于該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