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大西安大關中崛起構想

2006-10-11 01:32:28李肇娥
西部大開發 2006年9期
關鍵詞:發展

李 放 羅 青 李肇娥

張寶通

陜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西安市人民政府參事。他提出的“三環結構”設想及內地中心地帶戰略、亞歐大陸橋、以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群發展引起很大反響。被評為2005年度陜西十大杰出經濟人物。

經濟的持續與協調發展,是國家與各級地方政府極為關注的事。實現持續與協調發展,必須要有龍頭領舞!

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政府在大關中布局了“一線兩帶”。專家認為,對于地處內陸的陜西來說,這項布局的戰略意義,相當于沿海開放時的經濟特區,沿江開放時的浦東新區。

陜西是西部大開發的第一階梯。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地區,更是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因此,理應成為繼深圳為窗口的珠江三角洲、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之后的又一經濟熱點,成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突破口。

但是,這個目標目前并未完全實現。關鍵的原因是沒有密集的城市群做支撐,更沒有像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城市群那樣,形成以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群。

對此,陜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張寶通先生在深入調研后,率先提出了大西安、大關中崛起構想。這個構想框架是什么?意義又何在?實現構想的途徑和策略是什么?圍繞這些問題,《西部大開發》對張寶通先生進行了獨家訪談。

2006年7月中旬,古城西安的天氣顯得異常悶熱。

這天上午,本刊記者來到西安市南郊的陜西省社科院見到張寶通先生時,他正忙著撰寫關于開通西安至西藏客運線路的建議案。近幾年來,他帶領經濟研究課題組,先后撰寫完成了事關陜西區域經濟發展的多項課題報告,引起了決策層的廣泛關注。當和記者談起剛結集出版在2006年陜西經濟發展藍皮書中的關于以大西安經濟圈發展戰略構想時,這位長期沉醉于西部開發等研究的學者顯得格外興奮。

建設大關中城市群

近半生情迷于西部大開發的張寶通先生,提起西部大開發便思緒飛揚。他說,6年前《國務院關于實施西部大開發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指出,“實施西部大開發,要依托亞歐大陸橋、長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線,發揮中心城市作用,以線串點,以點帶面,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西部大開發”。兩年前,《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若干意見》又重申,西部大開發要“貫徹以線串點、以點帶面的區域發展指導方針,依托水陸交通干線,重點發展一批中心城市,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因此,“我覺得陜西在貫徹國務院關于西部大開發的方針中,應加快建設以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群,落實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對陜西寄予的期望。特別是全國城市群迅猛的發展態勢,也迫使我們必須加快發展以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群”。

張寶通說,地處沿海的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地區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三大增長極,這三大區域的崛起得益于三大城市群的形成、發展和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以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正在與港、澳醞釀建設大珠三角城市群,并發展成“9+2”泛珠三角經濟區。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城市群已成為我國最具競爭力的增長極,正在成為紐約、芝加哥、倫敦、巴黎、東京之后的世界第6大城市群。以北京、天津為中心的環渤海城市群正在整合,國家正在通過濱海新區激活、帶動環渤海城市群的發展。目前這三大城市群的經濟總量已接近全國的40%。

基于其發展的勢頭,有學者借鑒美國三大城市群經濟總量占到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經驗,主張中國也重點發展三大城市群,使其經濟總量占到全國的三分之二以上。但是必須清楚,中國的三大城市群與美國的三大城市群不同,美國的三大城市群即以紐約為中心的東部城市群、以芝加哥為中心的中部城市群和以洛杉磯為中心的西部城市群,是按東、中、西均衡分布的,三大城市群的帶動使美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而我國的三大城市群(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偏于沿海一隅,如果僅發展這三大城市群,將使我國經濟進一步向沿海傾斜,東西部之間的差距會進一步擴大,這不利于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區域經濟要協調發展,必須使城市群協調發展。中央關于“十一五”規劃的建議指出:“有條件的區域,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為龍頭,通過統籌規劃,形成若干用地少、就業多、要素集聚能力強、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目前,全國各省區都在規劃發展城市群。與陜西同處西部的重慶、四川正在構建成渝經濟區,力圖將成渝城市群打造成繼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之后的“中國第四城市群”,已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與陜西同處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河南,已把大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建設作為在中部崛起的重大戰略,正在推進鄭汴一體化。重慶、四川與河南的上述行動,對陜西形成了嚴峻挑戰。如果陜西再不加快以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群建設,將不僅被沿海遠遠拋在后面,而且與重慶、四川、河南的差距會越拉越大,最終將喪失在西部和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重要地位。

張寶通對記者詳盡分析了國內外城市群發展態勢后說,西部大開發以來,我們把發展的重點放在了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上,這為西部大開發打下了較好的基礎。但是,在經濟發展上與東部的差距卻進一步拉大了,老百姓的經濟收入、城市發展等都出現滯緩趨勢。而進入“十一五”以來,西部大開發需要將重點轉向產業的發展和城市群的培育上,落實國家關于重點地帶、重點城市的發展方針,帶動西部大開發進入新階段。“而關中地區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內地建設和六七十年代三線建設的重點,是國家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因此需要在西部大開發中盡快振興,使其成為帶動西部大開發的增長極”。

張寶通說,陜西“十一五”規劃提出,率先建設關中先進制造業基地,加快發展大關中城市群。國家發改委、國務院西部辦在西安召開了有河南三門峽、洛陽及山西運城、甘肅天水等城市參加的大關中城市群和大關中經濟帶會議。“陜西應當抓住這次機遇,站在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度,重新審視以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群,大手筆構建大西安與大關中城市群。讓以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群突破陜西行政區劃,成為與成渝城市群并列的、跨區域的大城市群,成為西部大開發新階段的重大戰略,在西部大開發中率先崛起”。

大關中城市群的發展定位

談到以大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群發展定位時,張寶通認為,應將其定位為“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心臟和核心區、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和西隴海蘭新經濟帶的龍頭、率先發展和帶動陜南陜北發展的基地”等方面。

他特別補充說,陜西“十一五”提出加快大關中城市群建設,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實現關中率先發展。長期以來,陜西實行關中帶動陜南陜北的戰略,但效果不甚顯著。這次國家發改委、國務院西部辦提出以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群和大關中經濟帶構想,欲把河南三門峽、洛陽及山西運城、甘肅天水等城市納入進來。根據空間距離、交通條件和經濟聯系,陜南的商洛、安康、漢中和陜北的延安更有理由進入大關中城市群,這樣形成的就不是關中經濟帶,而是大關中經濟區了。如果將我省的這些城市納入大關中城市群和大關中經濟區,通過統一規劃,協調互動,就可以更有效地發揮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地區對陜南陜北的帶動作用。

但是,要建設以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群,目前也存在一些不容回避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對此,張寶通分析說,與沿海三大城市群、西部成渝城市群和亞歐大陸橋中原城市群相比,大關中城市群的現狀不盡如人意。目前大關中城市群的整體力量在上述城市群中是最弱的,大大影響了對國內外要素的聚集和對西部大開發及全省經濟的帶動作用,還不適應上述對以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群的發展定位。

這些問題歸納起來主要在四個方面:首先是中心城市太少。關中地區目前有地級以上城市5座,即西安、咸陽、寶雞、渭南、銅川,與國內其他城市群比相差太遠。目前珠三角城市群有地級以上城市9個,長三角城市群有16個,京津冀城市群有11個,成渝城市群有11個,中原城市群有9個。

其次是市帶縣數量不匹配。原省轄市西安、銅川所帶縣數量偏少,西安市6個(含縣改區,下同),銅川市2個,影響了中心城市作用的發揮。由地市合一而成的咸陽市、寶雞市和由地改市而來的渭南市管的縣太多,咸陽11個,寶雞10個,渭南10個,是小馬拉大車,難以帶動所管的縣。

另外是核心城市規模不夠大。據《中國統計年鑒》數據,2004年西安人口725萬人,GDP總量1096億元;而珠江三角洲的廣州人口738萬人,GDP總量為4116億元;長江三角洲的上海人口1352萬人,GDP總量7450億元;環渤海的北京人口1163萬人,GDP總量4283億元;天津人口933萬人,GDP總量2932億元,比西安大得多。核心城市的規模代表著城市群的地位。成渝城市群的重慶人口3144萬人,GDP總量2665億元;成都人口1060萬人,GDP總量2186億元,比西安大很多,使大關中城市群在西部的地位大大低于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的鄭州人口671萬人,略低于西安,但GDP總量1378億元,卻高于西安,使大關中城市群在亞歐大陸橋上的地位受到挑戰。

同時也未形成城市體系。大關中城市群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橋上,但在西安西面的咸陽和寶雞之間缺少一個中心城市;西安東面的渭南較弱,還缺少一個真正的門戶城市。而廣大的渭北地區更缺少中心城市,在西安北面的南北交通脊梁上僅有銅川一個中心城市,在“米”字形交通骨架的東北、西北方向還沒有中心城市。

大膽的城市群構想

為此,張寶通建議說,應組建以大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群。

他認為,構筑大關中城市群體系,首先要做大做強西安中心城市。西安地處西部兩條最重要的交通干線亞歐大陸橋(隴海蘭新線)和西部大開發第一階梯(包北線)的交會點上,可以成為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心臟和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是西部大開發國家重點發展的西隴海蘭新經濟帶的龍頭。但目前城市規模不夠大,經濟實力不夠強,因而影響了作用的發揮。和西部的重慶、成都比,西安實際上是個小兄弟,因為重慶是合并了原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的直轄市,成都是合并了原溫江地區的大成都。一個“大”字,使重慶、成都樹立起了一個強勢形象,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使西安作為西部大開發橋頭堡的中心城市地位受到極大挑戰。和亞歐大陸橋上的鄭州比,西安城市的首位度還不夠高,其作為亞歐大陸橋經濟帶心臟的地位還不夠強。

要發揮西安中心的城市作用,必須加快西咸一體化步伐,盡快組建大西安,將西安咸陽組建成一個大西安經濟區域,這樣才能與重慶、成都相抗衡,提升陜西在西部大開發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超越鄭州,確立西安在亞歐大陸橋經濟帶上的心臟地位。現在省上提出加快西咸一體化步伐,我們應當乘勢推動大西安的建設。

由于西安的區位條件好,國際知名度高,高新科技實力強,產業結構優于重慶、成都和鄭州,合并到西安經濟圈的咸陽市區及興平、禮泉、涇陽、三原,都是經濟條件較好的市、縣,這樣的大西安不僅可以與西部的重慶、成都相抗衡,而且能夠超越鄭州,作為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心臟也就當之無愧了。從長遠看,西安應當成為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金融中心、中國東西部之間的物流商貿中心、內陸地區的交通通信中心、西部地區的科技教育中心、西北地區的制造業中心、中國歷史文化的旅游中心。

西安是歷史文化名城,西安的城市發展繼承了中國古都的傳統,形成了九宮格局的模式,即以古城為中心,東為軍工紡織工業區,西為電力機械工業區,南為科研文教區,北為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南為曲江旅游新區,西南為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東北為浐灞渭生態區,西北為漢城遺址保護區。隨著西安行政中心的北遷、西咸一體化的推進和大西安的形成,未來的西安城市區域空間布局,要完成從小九宮格局向大九宮格局的躍升。

構筑大西安都市圈

張寶通說,要發揮大西安的中心城市作用,還必須發展大西安的衛星城市,構筑大西安都市圈。除大西安經濟圈的四大副中心咸陽、臨潼、長安、三原外,在其外圍還可發展三大中心城市,即楊凌、銅川、渭南。咸陽市區、興平、禮泉、涇陽、三原納入西安經濟圈后,可將咸陽市的武功、乾縣、永壽及寶雞市的眉縣、扶風納入楊凌,將楊凌建成中國乃至世界惟一的農科型中心城市。另外可將渭北一些縣、市進行整合,這樣不僅使我省有了帶動渭北發展的中心城市,而且解決了資源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世界性難題。再加上關中東部的中心城市渭南,大西安的衛星城市就健全了。

為了協調大西安與衛星城市之間的發展,使其真正組合成大西安都市圈,陜西應當注意發展三條經濟軸,向東發展西安—臨潼—渭南經濟軸,向西發展西安—咸陽—楊凌經濟軸,向北發展西安—三原—銅川經濟軸。這三條經濟軸好似箭在弦上、蓄勢待發的弓箭,可使大西安在東西軸向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向渭北進發。如果這三條經濟軸形成和發展起來,西安與衛星城市之間就可互動起來,大西安都市圈就形成了。不僅各中心城市的作用得到加強,而且各城市之間可優勢互補,通過三條經濟軸發揮更大的輻射帶動作用。建成大西安都市圈,可使西安在西部和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中心城市地位進一步加強。

健全大關中城市群體系

張寶通認為,為了發揮大西安都市圈的輻射作用,帶動全省經濟的發展,還必須健全大關中城市群體系。首先發展大關中西部的工業重鎮寶雞。寶雞位于隴海線、寶成線、寶中線的交會點,是連接西安、蘭州、成都、銀川四大省會城市的交通樞紐,工業基礎好,是西隴海蘭新經濟帶上的第四城,可以發展成陜甘川寧毗鄰區的中心城市,建成陜西的名牌之都“青島”,進一步向西部輻射。

其次發展大關中東部的門戶城市。陜西地處西部東前沿,其發展的資金和市場主要在東部,因此,陜西要注意向東開放。華陰、韓城、商洛是大關中東部的三大門戶城市,陜西應將其建成向東開放的中心城市。華陰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分布著諸多大中型企業,是同蒲線、隴海線的交會點,區位條件優于渭南。建議可否將潼關、大荔、洛南進行整合,把華陰(華山)市建成秦晉豫接壤區的中心城市。韓城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旅游資源豐富,是重要的煤鋼電力工業基地,因此建議將部分縣進行整合,把韓城市建成渭北東部秦晉接壤區的中心城市。由于商洛(商州)市位于西安“一小時經濟圈”內,又不在漢江經濟走廊上,可將其納入到大關中城市群,建成東秦嶺地區的中心城市。這樣,大關中城市群就形成了向東開放的輻射態勢。

最后發展新的中心城市。渭北西部的彬縣有豐富的煤炭資源,隨著彬長煤礦的開采和西(安)平(涼)鐵路及西(安)銀(川)高速的修建,彬縣可否獨立建市。可將相關縣整合,將其建成陜甘接壤區的中心城市,補渭北西部沒有中心城市的空白。黃陵是中華民族的圣地,其經濟、文化與大關中聯系更緊密。因此可將周邊縣相連于黃陵,將其建成大關中與陜北過渡地帶的中心城市。這樣,大關中城市群體系就健全了。只有把陜西的主體大關中城市群盡量做大,才能帶動全省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按照以上的設計,以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群本體由10個中心城市組成。其體系框架分四個層次:第一層次為核心層,即大西安中心城區,在古城北部建設大西安現代城市新中心;第二層次為基本層,即大西安四大副中心臨潼、長安、咸陽、三原;第三層次為緊密層,即由西咸楊、西三銅、西臨渭三大經濟軸支撐的大西安都市圈三大外圍中心城市楊凌、銅川、渭南;第四層次為開放層,即大關中城市群六大周邊中心城市寶雞、彬縣(彬州)、黃陵、韓城、華陰(華山)、商洛(商州)。這一體系恰似以西安為中心向外輻射的一組半圓形波浪。為促使大關中城市群體系盡快形成,除原有以西安為中心的“米”字形交通骨架和大關中環線、省內環線外,還應沿四層“波浪”修建半圓形公路交通,使以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群體系成為“蜘蛛網絡”。由于大關中城市群體系是在陜西境內構筑的,比跨省市的成渝城市群容易整合,可率先在西部形成和崛起。由于大西安的城市首位度遠高于鄭州,可確立在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心臟地位。由于大關中城市群體系覆蓋面寬,可帶動陜西早日建成西部經濟強省。

合理整合發展大關中城市群

要發揮以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群本體的輻射帶動作用,還需要進一步跨區域發展大關中城市群。當然這里面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論證。

不過,安康、漢中雖位于陜南,但高速公路修通后,均在西安三小時經濟圈內。陜南經濟落后,需要關中的支持和帶動,而且陜南還是陜西省內南水北調的水資源地。將安康、漢中納入大關中城市群,有利于帶動陜南實現突破發展,還可以解決大關中近期發展用水問題。

這樣,一個以大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群就構建起來了。目前由我省9市和周邊7市共16個城市組成,未來我省大關中本體城市群體系健全后可發展為20個城市。以大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群分四個層次,即:大西安中心城市、大西安都市圈、大關中城市群本體、大關中城市群,在這個基礎上,將會進一步形成以大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經濟區。

培育區域中心城市

為此構想,張寶通還提出了健全以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群實施方案。其中,關鍵是培育區域中心城市。

他說,健全大關中城市群體系的實質是加速城市化。陜西地處西部地區,西部和東部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其城市化的進程和道路有所不同。東部得改革開放之先,縣域經濟發達,已進入工業化階段,縣改市已成趨勢,形成了小城市包圍大中城市的態勢。西部農村經濟落后,縣域經濟不發達,城市化還處在地改市階段,其經濟、金融、商貿、科技、教育、信息、服務等資源主要集中在地級以上城市,縣改市條件還不成熟。對西部來說,目前城市化的重點應當是培育區域中心城市,用中心城市去帶動縣域經濟發展。健全大關中城市群體系必須按照國務院關于西部大開發要“貫徹以線串點,以點帶面的區域發展指導方針,依托水陸交通干線,重點發展一批中心城市,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的精神,把重點放在地級以上區域中心城市的培育和發展上,先布好點,再帶動面。

健全大關中城市群體系,首先要做大做強現有地級以上城市。要加快西咸一體化步伐,使大西安真正成為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心臟,使寶雞成為陜甘川寧毗鄰區的中心城市,使銅川成為渭北的中心城市,使渭南成為大關中東部的中心城市,使商洛(商州)成為東秦嶺地區的中心城市。其次要發展新的區域中心城市。大西安和寶雞之間缺少一個中心城市,應當使楊凌成為中國農科型的中心城市。

城市的基礎是經濟,必須有主導產業作支撐,并形成產業集群,區域中心城市才能發展起來。陜西應根據各個城市的資源特點、區位條件及“一線兩帶”和大關中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的要求,進一步明確各個城市的產業發展方向,著力培育和發展各城市的產業集群,盡快壯大各城市的綜合經濟實力,以便形成各具特色、各展所長、合理分工、優勢互補的大關中城市群體系框架。在做大做強現有中心城市的同時,對需要升格和增設的城市,省上應配備強有力的領導,最好由地級市的領導兼任,并按地級市的規格做好城市發展規劃,在這些城市布局省級開發區,培育區域經濟增長極,通過開發區帶動城市經濟發展,加快發展新的區域中心城市……

“當然,以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群是一個跨區域的城市群,需要國家發改委、國務院西部辦和省委、省政府出面協調和組織。目前大關中城市群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陜西境內區域中心城市太少,城市群體系不健全。為健全大關中城市群主體,推動區域中心城市發展,建議將楊凌、華陰、韓城、黃陵、彬縣等五個非地級城市納入大關中城市群成員組織之中,賦予其享受地級城市權利的資格待遇,通過城市群合作互動,加快區域中心城市發展,健全以大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群體系。”張寶通建議說。

建設大關中經濟區

張寶通說,建設以大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群,目的是要帶動西部大開發和陜西經濟的發展,因此需要以城市群為基礎,努力建設以大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經濟區。“鑒于大關中城市群不僅沿亞歐大陸橋向東西擴展,而且向陜南陜北擴展,因此建議將關中城市群為基礎的經濟區,叫大關中經濟區,這樣叫與成渝經濟區的叫法也相一致。”

重建六大中心 做強西安心臟

西安是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心臟,也是大關中經濟區的心臟。在加快西咸一體化、組建大西安步伐的同時,按照“四化”理念著重建設六大中心,即: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金融中心,東西部之間的物流商貿中心,內陸地區的交通通信中心,西部地區的科技教育中心,西北地區的制造業中心和中國歷史文化的旅游中心。由于西北地區的金融中心在西安,華中地區的金融中心在武漢,鄭州屬于華中,因此,西安可以進一步發展成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金融中心。

張寶通認為,西安地處我國東半部和西半部的結合部,亞歐大陸橋是溝通東西部的橋梁,每年一度的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正在使西安成為東西部之間的物流商貿中心。同時,西安又地處我國大地原點附近,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米”字形四通八達公路、鐵路、航空、光纜的交會地,鐵道部已經規劃將西安建成亞歐大陸橋(中國段)最大的鐵路樞紐,可以發展成內陸最大的交通通信中心。西安的綜合科技教育實力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國第3位,在西部地區首屈一指,國防科技實力全國第一,自主創新能力很強,作為西部地區的科技教育中心當之無愧。西安是西北地區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國防科技工業的主要集中地,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完全可以成為西北地區的制造業中心。西安是中國歷史文化的薈萃之地,有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建都,外國友人講,不到西安就等于沒到中國,西安事實上已經成為中國歷史文化的旅游中心。

做大做強西安心臟,必須做好大西安、古西安、新西安三篇大文章。目前國務院已經批準西安行政中心北遷,從而邁出了建設大西安的第一步。這不僅有利促進現代西安城市新中心的形成,推動大西安城市跨渭河發展,建設新的裝備制造業基地,而且對加快西咸一體化步伐,帶動以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群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曾將西安高新區推薦為中國最具活力的六個城市和城市區之一,溫家寶總理希望將西安高新區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園。西安的國防科技實力居全國第一,自主創新能力很強。應依托高新區,將西安建成中國自主創新科技城,讓新西安與古西安齊名同輝。有了大西安、古西安、新西安作支撐,作為亞歐大陸橋經濟帶和大關中經濟區心臟的西安就強大起來了,從而更好地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培育區域經濟增長極

張寶通還建議說,建設大關中經濟區,首先要使大關中經濟區本體即大關中地區的經濟發展起來,使其成為大關中經濟區的主體,帶動大關中經濟區的形成和發展。目前的情況是,關中地區中心城市少,分布不均衡,缺乏經濟增長極。因此,建設大關中經濟區,必須按照中央和國務院文件的精神,貫徹以線串點、以點帶面的方針,重點發展一批區域中心城市,形成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讓關中本體經濟率先突起。

在重點發揮西安、咸陽、寶雞、渭南、銅川、商洛等老區域經濟增長極作用的同時,加快培育楊凌、華陰、韓城、彬縣(州)、黃陵等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確定和發展各自的主導產業,形成優勢互補、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使楊凌成為大關中西部西安與寶雞之間的區域經濟增長極,使華陰成為大關中東部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使韓城成為大關中東北部的區域經濟增長極,使彬縣(州)成為大關中西北部的區域經濟增長極,使黃陵成為大關中北部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并且沿西寶、西潼、西延及西禹、西長、西商、西漢、西康等“米”字形交通干線,進一步培育區域經濟增長帶,帶動大關中本體和大關中經濟區的發展。

重點規劃建設四大基地

張寶通提出,要建設好大關中經濟區,必須先重點規劃建設好四大基地。

先進制造業基地

關中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內地建設和六七十年代三線建設的重點,是國家重要的老工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和國防科技工業實力雄厚。西部大開發國家在大關中布局了以西安為中心的“一線兩帶”,“十一五”陜西又提出重點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實現關中率先發展。建設大關中經濟區首先要依托大關中先進制造業基地,整合天水、漢中、十堰、三門峽、運城等市制造業,規劃建設大關中先進制造業基地。

文化旅游產業基地

關中地區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黃河文明實際上是渭河文明。從天水伏羲、寶雞炎帝、黃陵黃帝到秦晉豫黃河金三角的堯、舜、禹,特別是周、秦、漢、唐建都地的西安,代表著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主流。再加上延安革命圣地、現代“絲綢之路”和華山、太白、壺口等自然遺產,以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經濟區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條件十分優越。目前文化產業、旅游產業是西安和陜西的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因此,以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經濟區完全可以建成國家的文化旅游產業基地。

能源化工產業基地

關中地區有豐富的能源資源,渭北是我省的老煤炭電力基地,除銅川、韓城、蒲白、澄合等,又興起了彬長、旬東、耀西、麟北、黃陵、子長等優質煤炭礦區。更重要的是,這里有豐富的石油資源,長慶、延長油田和長慶集團總部均在此地。特別是從國家能源安全考慮,中亞、西亞將是我國的石油戰略資源來源地,西亞歐大陸橋將會成為石油輸送和加工地帶,以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經濟區將是繼新疆、蘭州之后的又一個石油化工產業基地。再加上陜南漢江梯級水電資源的開發,以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經濟區可以成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化工產業基地,與大關中先進制造業基地形成互補之勢。

綠色產業基地

陜南是陜西“十一五”規劃的綠色產業基地,要實現突破發展。渭北是綠色果業基地,再加上畜牧業、現代中藥等特色產業,關中地區可以發展成以農產品加工業為主導的綠色產業基地。陜南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主要水源地,只能發展綠色產業。在大關中經濟區建設綠色產業基地,有利于帶動陜南實現突破發展,有利于農業的產業化經營,有利于消除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有利于以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經濟區的協調發展。

有了先進制造業基地、文化旅游產業基地、能源化工產業基地、綠色產業基地等四大產業基地,以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經濟區就有了產業支撐,一個以大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群和大關中經濟區就可以展現在西部地區和亞歐大陸橋上。

籌劃一批戰略項目

張寶通說,要建設以大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經濟區,必須有一批戰略性的項目作支撐,用大項目帶動大關中經濟區的城市群建設、產業基地發展和區域經濟增長。為此,他特別向本刊記者提出了一些戰略性的項目:

大關中老工業基地振興項目

關中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內地建設和六七十年代三線建設奠定的老工業基地,而且是國家的國防科技工業基地。國家實施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戰略已經突破,現在已經到了需要將“等”字進一步落實到大關中的時候了。建議將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政策推廣到大關中,將大關中同時納入到國務院東北辦管理的范圍。

中國創新科技城項目

西安高新區是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向世界推薦的中國最具活力的城市和城市區之一,是溫家寶總理指示要建的五個世界一流的科技園之一,西安的國防科技實力居全國第一,自主創新能力很強。西安可以成為“中國的班加羅爾”。西安和班加羅爾都是省會城市,都不沿海,都是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建設的國防科技工業基地,都是1991年開始起步建設科技園的,都有南北兩個開發區,西安的科技產業比班加羅爾還要強。班加羅爾已成為印度的科技中心,西安完全可以建成中國的創新科技城,應爭取將其列為中國自主創新頭號項目。

保護古都西安國家工程

西安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四個王朝周、秦、漢、唐的建都地,唐皇城是中國七大古都中惟一保存完整的一座皇城,西安是中國古都的代表。國家應當利用唐皇城,將其作保存、延續、再現、研究、弘揚中國歷史文化的博物城,將西安“復興唐皇城計劃”提升為國家工程,將西安古城區開辟為國家級古都保護開發區,以大關中為依托,保護中國的主流歷史文化。

省行政中心北遷項目

按照西安古都保護條例,省政府也需要遷出古城。大關中城市群主要在秦嶺以北,省行政中心北遷便于領導協調大關中城市群和大關中經濟區,可以和西安市行政中心統一規劃,協調建設,省市行政中心共同帶動現代西安城市新中心的發展,加快西咸一體化步伐,樹立大西安的現代大都市形象。

西亞歐大陸橋輸油管道工程

中亞、西亞及俄羅斯是我國未來的石油戰略資源地,沿西亞歐大陸橋輸油并建立石油化工基地關乎我國能源安全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以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經濟區是西隴海蘭新經濟帶的龍頭。建設西亞歐大陸橋輸油管道和大西安石油化工產業基地,對國家和陜西及西安的發展意義重大。

亞歐合作國家基地

西安地處國際亞歐大陸橋上,未來中亞、西亞、南亞、俄羅斯、歐盟將是中國的戰略合作伙伴。西安要利用亞歐大陸橋(中國段)心臟地位和歐亞經濟論壇永久會址、現代絲綢之路起點等優勢,促使國家把西安建成中國與中亞、西亞、南亞(有青藏鐵路延伸)、俄羅斯、歐盟合作的國家基地,將“西安絲綢之路國際區”提升為“國際亞歐大陸橋經濟帶中國經濟中心”,開辟領館區、跨國公司總部區、國際商務區、會展區和產業園區等,依托浐灞渭都市生態區,建設國際商務城,使西安實現不同于沿海城市的國際化,再現當年長安開放勝景。

國家綠色產業示范基地

陜西“十一五”規劃確定,陜南重點建設綠色產業基地,實現突破發展。但陜南是集中連片的貧困地區,單靠自己是不可能突破的。陜南的發展需要借助國家的力量,抓住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機遇,爭取將陜南建成第一個國家級綠色產業示范基地,借鑒楊凌示范區經驗,實行部省共建、京(津)陜共建,用“國家級”牌子,吸引國內外致力于綠色產業的資本、技術、人才。這樣,既能保證北京喝上干凈的漢江水,又使陜南區域經濟實現突破發展。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

加快上馬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西線工程搬遷任務小,大部分地段為自流,工程造價低。通過引江入黃、引黃入渭、引洮入渭,可根本解決大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群的用水問題。在西線工程未建成前,可加快南水北調中線二期工程,通過引江入漢、引漢入渭、引嘉入渭,解決大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帶用水問題。

古賢水庫建設與三門峽庫區治理

古賢緊靠壺口上游,修建古賢水庫,有利于解決渭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城市群發展和農業生產用水,而且有利于解決三門峽庫區河床抬升、渭河倒灌問題,是建設大關中城市群,發展大關中經濟區必須實施的水利工程。

“這些項目僅是一些初步的思路,待進一步深入研究后,細化、成熟,并向有關方面提出更具操作性的方案。如果,按這些思路走下去,以大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經濟群,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必將在西部大開發中發揮其重要作用,一個新的經濟增長極將有望在此真正崛起!”張寶通先生不無自信的說。

延伸閱讀

何謂“城市群”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城市規模以空前速度擴展,新城市紛紛涌現。目前,全球已有近一半的人居住在城市。一些發達國家,城市人口的比重已高達70%-90%。在一些城市化程度較高的國家里出現了一種新的城市形態——城市群。在歐洲,城市群已成為城市居民點分布的主要形式。隨著世界城市化進程的發展,預計城市群分布的范圍也將日益擴展。

城市群是指集中在一定地域內,規模和職能各不相同,但交通便利,彼此聯系密切而又有綠帶相隔、相對獨立的若干城市和城鎮。城市群的分布和組合主要有兩種形式:

一是以某個大城市為核心,逐步向外擴展,在其周圍形成若干中小城鎮的團狀群組,如紐約、倫敦、巴黎、莫斯科周圍都團聚著許多衛星城鎮。另外,是由若干座規模相仿的城市為中心,組成多核心帶狀或塊狀的城市群,如荷蘭的“蘭斯塔德”,它包括政府機構集中地的海牙,港口和重工業中心鹿特丹,旅游和文化事業中心阿姆斯特丹,以及眾多的小型城鎮和濱海旅游勝地;德國的魯爾區,它是由埃森、多特蒙德、杜塞爾多夫和杜伊斯堡等15個城市構成的一個巨大工業區;烏克蘭的頓巴斯則由頓涅茨克、哥爾洛夫卡、盧甘斯克等城市組成;我國遼寧中部則由沈陽、鞍山、本溪、撫順、遼陽等組成一個重工業區。

當衛星城鎮和新城市不斷填充在各大城市之間,以致城市地域相互銜接時,就會出現大城市集群區,這是高于城市群的一個新階段,它往往分布在中緯度平原地帶交通便利的河口海岸和大湖沿岸,其核心城市往往是全國性或國際性的技術、貿易、文化和人口、交通樞紐,有些是國際性的大港口。與城市群相比,它占地面積更大,人口更稠密,經濟更發達。

世界六大經典城市集群區

① 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自波士頓至華盛頓地帶(波士華帶):在長970千米的地帶內,城市密集,僅大城市就有波士頓、紐約、費城、巴爾的摩、華盛頓等,居住了4200多萬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1/5。

② 美國中北部五大湖沿岸區(芝匹帶):包括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蘭、匹茲堡等大城市。

③ 日本太平洋沿岸東京——大阪城市帶(京濱帶、阪神帶):包括東京、橫濱、名古屋、京都、神戶、大阪等。以后將向西發展延伸到長崎。

④ 英國英格蘭地區:由倫敦、伯明翰、利茲、設菲爾德、曼徹斯特、利物浦、紐卡斯爾等城市組成。

⑤ 西北歐地區:包括荷蘭的“蘭斯塔德”、德國魯爾區和法國北部工業區(有巴黎、魯昂、勒阿弗爾、里爾、敦刻爾克、加來等城市)。

⑥ 我國滬寧杭地區(滬寧杭帶,又稱長江三角洲城市帶):包括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南京、揚州、南通、寧波、湖州、嘉興、杭州等城市。另有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等。

泛珠江三角洲

是指大珠江三角洲及其輻射較強并相互聯系比較緊密的經濟地區,根據現行區劃,它涉及所謂的“9+2”(即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湖南、云南、貴州、四川、海南9個省區以及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的一部分或全部地區。這個區域總人口達4.5億,占全國的1/3;區域面積接近200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約20%;9省區國內生產總值3.4474萬億元人民幣,也占全國的1/3。過去的幾年里,9省區的經濟平均增長率達到10.4%,發展潛力非常巨大。

長江三角洲

位于太平洋西海岸,是由世界第三大河流長江沖積而成的千里膏腴之地,也是中國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在行政區劃上包括上海市、江蘇省的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南通、揚州、泰州市和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舟山市。長江三角洲以全國2.2%的陸地面積、10.4%的人口,創造了全國22.1%的國內生產總值、24.5%的財政收入、28.5%的進出口總額。這里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科技、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目前,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城市群已成為我國最具競爭力的增長極,正在成為紐約、芝加哥、倫敦、巴黎、東京之后的世界第6大城市群。

環渤海城市群

以北京、天津為中心的環渤海城市群,國家正通過濱海新區激活、帶動環渤海城市群的發展。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初提出環渤海經濟圈建設構想。這個經濟圈狹義上指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京津冀為主的環渤海濱海經濟帶,同時可輻射到山西、遼寧、山東及內蒙古中東部,約占中國國土的12%和人口的20%。目前這里的經濟總量和對外貿易占到全國的1/4。在環渤海地區5800公里的海岸線上,近20個大中城市遙相呼應,數千家大中型企業虎踞龍盤,包括天津、大連、青島、秦皇島等中國重要港口在內的60多個大小港口星羅棋布,以京津兩個直轄市為中心帶動的兩側扇形區域,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業群、港口群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

成渝經濟區

位于長江上游核心地區23萬平方公里內,是以成都和重慶為中心,包括三十幾個城市的經濟帶。該區域資源豐富,人口集中,交通方便,產業結構互補性強。據 “十一五”規劃,5年后川渝兩地GDP將超過1.4萬億元,是目前的兩倍;對全國GDP的貢獻率達到10%以上,人均GDP 達到3600美元;在以“成渝經濟區”來帶動西部的發展的同時,還將使成渝經濟區演變成為東、西部經濟結合的主要地區;力爭用15年—20年的時間成為中國西部的發達地區和長江流域開發的重要推動力、全國第5大城市圈。與陜西同處西部的重慶、四川正在構建成渝經濟區,力圖將成渝城市群打造成繼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之后的“中國第四城市群”,已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

猜你喜歡
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產前超聲發展及展望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脫貧發展要算“大賬”
紅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48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身擔重任 更謀長遠發展
中國衛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42
推進醫改向縱深發展
中國衛生(2015年2期)2015-11-12 13:13:54
談發展
它會帶來并購大發展
創業家(2015年7期)2015-02-27 07:54: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 黄色网页在线播放| a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成网777777国产精品| 国产区在线看| 九九免费观看全部免费视频| 日韩激情成人| 在线视频97| 国产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亚洲一区| 色亚洲成人|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青青青国产免费线在|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国产自在线拍| 亚洲日韩在线满18点击进入|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伊人成人在线|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思思热精品在线8|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色综合五月|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 亚洲天堂网在线视频|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久久|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88|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久久这里只精品热免费99| 亚洲无码91视频|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视频| 97久久精品人人| 亚洲乱码视频| 大香伊人久久| 在线一级毛片| 亚洲精品片911|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另类综合视频|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欧美精品高清|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国产高清毛片|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一级爆乳无码av| 国产永久无码观看在线| 中国黄色一级视频| 国产超薄肉色丝袜网站| 国产女人综合久久精品视| 亚洲精品图区| av尤物免费在线观看|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美女裸体18禁网站| 精品福利国产| 国产成人超碰无码|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婷婷|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91久无码网站| 亚洲天堂伊人|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不卡视频| 2022国产无码在线| 欧美在线视频a|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欧美高清国产|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第一页|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