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君

自2005年初,時任西安市市長的孫清云(今為西安市市委書記)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西安將啟動“皇城復興”計劃以來,有關西安“皇城復興”的話題,引起海內外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記者在網上就 “皇城復興”進行搜索,僅百度中就有10700條。這鋪天蓋地的報道和評論,預示著西安城市發展正面臨著重大的歷史抉擇。分析認為,這是自唐以來,西安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復興活動。記者歷時數天,穿行在古城街巷,走訪了包括專家教授、市民百姓、游客等多層面人士,聽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聲音。在他們對皇城復興的理解支持中,也寄托著諸多希冀。
專家:“這是一盤正在下的棋”
西安市規劃委員會委員、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學院呂仁義教授,是一位對古城西安有著特別感情的規劃專家。說起皇城“復興”,他說,像西安這樣的古城在世界上已經不多了。現在,我們抱著對中華民族負責任的態度,使西安古城不再遭受破壞,所以政府提出了城內“只拆不建,多拆少建”等政策。西安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又是13朝故都,其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無與倫比。政府啟動這項計劃的初衷,就是希望提高西安的文化內涵和綜合形象,讓它成為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級文明城市。近20年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使西安老城遭到破壞,人口密度過大,建筑風格混亂。所以政府主張以“政治中心外移,經濟中心分散”、“新舊分治”等措施來減輕古城的壓力。至于有些媒體報道的“50年時間重振皇城盛世、要遷出20萬人,使城內人口控制在25萬以下”等等,那都是比較遙遠的事情。“皇城復興”是一個目標,是一種理念。我們正在朝這個目標努力,正如有人所說的這是“一盤正在下的棋”。
留戀這里的老環境
在東門外紅光巷副18號,記者看到:這里的老住戶大多已遷走,民工們正在拆房,瓦礫成堆,一片狼藉。今年80歲的王老太,是正準備搬遷的幾位住戶之一。她坐在門前的木凳上,眼瞅著面前的民工在拆墻揭瓦,表情木然。看上去,她家的房子低矮而破舊,與附近高大雄偉的城墻有些不協調。不過,她說她從十幾歲就住在這里,原想這輩子在這兒呆定了,沒想到老了老了卻要挪挪窩。“這一搬走,可能就回不來了。”說著說著她渾濁的眼睛有些濕潤。她說前幾天搬走的老住戶和她告別時都流淚了,不是為去別的地方不好,而是想著以后離開這里,老鄰居們就難得見面了。想想過去大家經常聚在一起搖著蒲扇、拉著家常;每天清晨或者吃完飯去城墻邊的公園里散散步……這種生活很悠閑、很愜意。像王老太這樣在城墻邊生活了一輩子的住戶,對城墻下的一草一木早已結下了難以割舍的感情,但是為了配合政府的工作,使城市環境改善,他們雖然心里舍不得,但還是紛紛走上了搬遷之路。當記者問她為什么要搬遷時,她說聽說政府要對這里的環境進行改造。當記者說出“皇城復興”規劃時,她感到驚奇。
圓夢的日子不遠了
在北廣濟街,記者來到了這里的老居民馬師傅家。馬師傅今年五十多歲,人老幾輩都生活在這里。談到搬遷,馬師傅一家舉雙手贊成:“早都想搬了,這里居住環境太差了,真是臟、亂、差。尤其是一到夏天,街上污水四溢,蒼蠅亂飛,行人掩鼻而過。廣濟街本來就很窄,西大街改單行后,所有經過的車輛都被‘趕到這里,造成交通嚴重堵塞,并時常有糾紛發生。參觀清真寺的外國游客每到這里都皺眉頭,這使西安歷史街區的形象大打折扣。”馬師傅一家做夢都想離開這里。所以,他們希望政府加快市政建設的步伐,拓寬馬路,改善人居環境,振興民族風貌。馬師傅還提出了自己的設想,就是建議有關部門將旁邊空出的老防疫站,改造成封閉式市場,分隔成若干個小鋪子,讓街上經營小買賣的居民集中在那里做生意,這樣既干凈衛生又不擾民。聽說這里遲早會改造,他們說離他們夢想的日子不遠了。
希望看到一個更美麗的西安
老西安劉先生原在某事業單位工作,現在“下海”當了私企老板。當記者問他對“皇城復興”的想法時。他說文化遺產豐富的西安應該在復興古文明方面多做些事,使西安更具旅游價值。
他說他小時候住的院子,五進小院,木雕隔板,青磚到頂,很有特色,可惜很早就被拆了,不知還能不能恢復。“我想,凡來西安玩的人,都是沖著西安的古老文明才來的。我在十幾年前就說過,城內沒必要搞現代化建筑,西安最吸引人的就是古老風格。城內搞步行街,效果會比現在好。城外發展的空間很大,這方面銀川做得就很好,一個老城,一個新城,風格完全不同……作為西安人,我真的希望看到一個既有古老文明又有現代建筑的大西安,如果政府能做好這件事,我當然舉手贊成。”
文化素養和環境應同步
開出租車的滿先生也非常關心城市的變遷和政府的一些決策等。他說,西安應該控制城市規模,在周邊多建些中小城市。因為西安城市的生態環境還是相對差些,城市過大就會破壞生態平衡,我覺得今年7月西安市的酷熱就是例證。從這方面說,我認為政府的決策很正確,比如提出將城內人口適當降低,對城內提出“只拆不建,多拆少建”的政策,我認為都是很不錯的。但是市民的文化素養也應該相應得到提高,否則,這邊建設那邊根本不珍惜或者有意破壞,只能是浪費資源。比如治理護城河確實美化了西安,也使西安人生活中有了河的感覺,但人為損害水環境的事常有發生。這其中就有市民的素質問題。所以,政府在這方面應該多引導市民重視自己腳下的古老文明,提高認識水平,甚至應制定相關的規定,對不文明的行為進行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