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其君 鄧梅彬
日前,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在英國倫敦慶祝自己50歲生日時宣布,自己數百億美元巨額財富將全部捐獻給社會,不會作為遺產留給子孫。比爾·蓋茨是一個說一不二的人,在不久的將來,人們一定會看到他的這一驚世之舉。
在此之前,擁有財產400多億美元的世界第二富豪沃倫·巴菲特宣布,從今年7月起,他將分別向5家慈善基金會捐出市值約370億美元的股份。多年以前,在公司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就當著1.5萬名股東的面告誡他的子女說:“那種以為只要投對娘胎便可一世衣食無憂的想法,損害了我心中的公平觀念。”并當場表示要將他的財產全部捐贈給社會。
辛辛苦苦掙錢不止,節儉積攢留給子孫,這是大多數中國人的生活原則,仿佛天經地義。有些人總怕子女們過不好,總希望給子女們留下一筆豐厚的家產。為此,自己常常勒緊褲腰帶生活,省吃儉用攢錢,甚至年紀一大把還出去擺攤“創收”。結果遺產倒是留下不少,但禍害也在其中。子女們坐吃山空不思勞動者有之,恃財為非作歹者有之,為分配遺產而大打出手、對簿公堂者也不鮮見。更有甚者,為了給子女留下殷實家財,有些手握大權者便大肆貪污受賄、巧取豪奪,最終自毀前程,被人民所唾棄!如原云南省省長李嘉廷、原黑龍江省政協主席韓桂芝、原北京市交通局副局長畢玉璽就是這方面的典型。在韓桂芝的“權貴”之家中,6人涉嫌貪污受賄,除了韓本人聚斂近千萬不義之財,她的妹妹、兩個兒子和兩個兒媳都卷入其中。
遺產意識不應有,這是共產黨人應有的品格和作風。朱德臨終時,要求把他的兩萬元存款全部作為黨費上交組織;羅榮桓元帥在生命彌留之際,拉著夫人林月琴的手說:“我死以后,分給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特殊。”他對子女說:“我沒有遺產留給你們,沒有什么可以分給你們的,爸爸就留給你們一句話:堅信共產主義這一偉大真理,永遠干革命。”
遺產意識不應有,最重要的是樹立正確的“子女發展觀”。愛自己的孩子,是動物也會做的事情,更何況是人。愛的重要表現,就是要讓子女在未來依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創業發展,而不是一味地給他們留下多少遺產。古今中外有識之士,皆認為子女未來的發展在于擁有良好的品行和杰出的才智。我國東漢時期的楊震官至湯州太守,子孫常粗食步行。有人勸他分些財產給子孫,楊震說,為使他們具備清廉之德和進取之心,這就是很厚重的“家財”了。香港一位慈善家也曾多次說過:“兒子強于我,買樓置業干什么?兒子弱于我,買樓置業做什么?”先賢楊震和這位香港慈善家的子女發展觀,在今天看來,仍然有著深刻的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