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西南地區的比華利會所坐落于綠洲比華利花園內——這是上海目前已建成的別墅小區中規模最大的世界級豪宅社區。喧囂忙碌的上海,難得有這樣一個清凈的世外桃源。每平方米18000元的均價,最大的連體別墅足有960平方米。每棟之間,阡陌交通,每隔半小時有一趟開往市中心地鐵站的班車駛過。開闊、便捷、安靜,猶如一座城中之城。信步走進燈火輝煌的會所,最先躍入眼簾的就是富麗堂皇的黃色大理石前廳,連著倒人字形樓梯,縱深感與貴族感撲面而來。左轉就是頗具規模的中餐廳,長發披肩,神采奕奕的杜君快步向我走來。
一張圓桌,兩盞清茶,對面的這個中年男人,銳利的目光所傳達的信息似乎超過了他的話語。言談間,他始終保持著冷靜、謹慎和客觀的態度,根據自己從商多年的經驗,理智而務實地看待、評論著會所文化。
杜總說,我們現在普遍認為,“會所”一詞是舶來品,它的原產地是歐美發達國家,由小型沙龍、宮廷舞會發展而來,逐漸成為一個社交場所的代名詞。其實他個人認為,早在清末出現的同鄉會、武術館,也可以看作是當今會所概念的雛形。
而現代意義上的所謂會所,是上世紀90年代才從香港地區引入內地的,本來是香港房地產界的新概念—香港人多地少,寸土寸金,戶型面積普遍偏?。谑菚鶓\而生,方便業主健身、娛樂、休閑以及招待親朋好友,舉行家庭活動等,而后影響到南方房地產市場,逐漸進入內地地產界。隨著時代的發展,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中漸漸出現了一些“城市新貴”,他們中間,乘寶馬,衣輕裘者大有人在;他們經濟富有,思想活躍,講求生活品質和多元情趣。現代的會所,自然而然成為了他們交流興趣愛好,商談合作的最佳私密場所。
而會所這個概念,就狹義的范圍而言,指的是某些特定的業主、業主的家人和指定的朋友聚會、娛樂、休閑、消費、社交的場所。因此會所往往包括泳池、洗浴、餐飲、健身、閱覽、棋牌、KTV、美容美發、咖啡酒吧等休閑娛樂服務設施,體現了所在小區的氣派和尊貴。內部裝潢大多豪華典雅,與小區周邊的環境相得益彰,給予業主以最舒適、最貼心的服務和享受。
比如杜總所經營管理的比華利會所,以及所有的高檔樓盤、豪宅、別墅區內的會所,即便不實行嚴格的會員制,也實行嚴格的封閉式管理。這樣既保證了小區的環境安寧、住戶的人身安全和私密性,又提升了物業的品質。
從廣義的范圍說,辦理會員卡,繳納年會費的私人服務性場所,也可以籠而統之地看作是會所。比如上海目前入會費最高的美蘭湖高爾夫俱樂部,兩年前入會費為4萬美元,兩年后的今天已經升值為7萬美元了。許多聲名顯赫的商人都是這家會所的???,既能與老朋友見面,又能結識新朋友,還能鍛煉身體,吐故納新。一旦成為會員,對打高爾夫球這樣的社交和健身活動是會上癮的。因此,許多商界的成功人士都既形象而又不失戲謔地將打高球稱為“綠色的海洛因”。
初聽到“美蘭湖”的入會費居然比北京四大會所——京城俱樂部、長安俱樂部、中國會、美洲俱樂部的1—2萬美元入會費整整高出3倍來,我驚訝的表情想必被悉心的杜總捕個正著。他笑言,在質地精良,知名度一流的會所消費,也能提高會員本身的地位與知名度。反之亦然,會所與業主的關系如水載舟,如水覆舟,互依互存。7萬美元的高價依然令許多人趨之若鶩,其原因就在于,會所身份是商人衡量自己是否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
會所里的人,組成了一個特殊的群體。群體里既有商業利益的互換,也講求傳統的人情世故。尊貴、隱秘與享受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統一。會所,這個在許多人眼里帶有神秘色彩的地方,就是這個群落生活的最好選擇。私人會所都是專屬于業主的,這也保證了這個獨特空間的純凈度和私密性。在這里,妖嬈的都市感與個性化服務的溫暖感邂逅交匯,每個業主的尊榮身份都得到了高度的確認和肯定。
耶魯大學哲學系教授卡斯騰·哈里斯曾經說過:“房屋必須具有一種產生神話的功能,那意味著必然也是一種公共和政治的功能。”是的,會所不但是一個童話,滿足了成年后的我們類似于天方夜譚的美麗幻想,它更是一個神話。因為,它不但在硬件上做到了房屋的極致,而且在功能上又實現了我們每一個人心中渴望被人認識、被人尊崇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