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源—祥,羊、羊、羊”,簡單的一句話,短短5秒的一個廣告,挽救了一個企業,成就了一個品牌。
恒源祥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贊助商后,“羊、羊、羊”的童音搖身變成了“牛、牛、牛”,且不論恒源祥贊助奧運會是否真的“牛”起來了,但是恒源祥確實變了。
文斗斗出的靈感
三五朋友閑來小聚,席間朋友羽決定和我來場“決斗”。自詡為文人的我們有著自己的另類酒令,我們會放棄豪飲這樣的“武斗”,而選擇文斗。
這一次,依然是通過文字游戲以助酒興。
具體規則設置如下:所說某個字必須是由二個或者三個相同字疊加構成,并且要讀出來。比如:“從”字由兩個“人”字組成,“眾”字由三個“人”字組成。
規則設定后,羽摩拳擦掌,信心滿滿。于是一場文字游戲拉開了序幕。
“雙由兩個又字構成”,羽嘿嘿一笑甚為得意。
“晶由三個日字構成。”我也毫不示弱。
“鑫由三個金字構成。”
“品由三個口字構成。”
雖然中國漢字的確有著自己博大的一面,但照這種情形繼續“斗”下去,我們也漸漸地感覺到了吃力。羽耍起了賴皮的手段,居然說出了“川字由三個一字構成。”眾人討伐一番,勉強通過。
“磊由三個石構成。”我繼續作答。
羽這邊陷入了僵局,沉思半晌不得答案,正當眾人“盛情”地奉上酒杯之際,她突然如獲至寶,大叫道“三個羊字,羊-羊-羊,”羽皺著眉頭沉思,沒往下說。
“什么字不認識了吧”眾人開始起哄,“,與膻同音”。其中一朋友說出了這字的念法。
玩笑歸玩笑,我耳邊突然響起了一個孩子清脆的童音:恒—源—祥,羊、羊、羊。對了,這不是恒源祥的廣告嗎?羊,羊,羊!可最近怎么改成了恒源祥,牛,牛,牛呢?我滿腹疑問。
職業的敏感讓我決定來個打破沙鍋問到底,追尋變化的根源。
角落中的“金娃娃”
劉瑞旗,恒源祥的“掌門人”見證了整個恒源祥的發展,看著自己的“孩子”如今的茁壯,幸福寫滿了他的臉龐。
如今的恒源祥已成功延伸到針織、家紡等領域,羊毛衫市場占有率達全國第一,并用品牌資產在長三角培育出70多家資產幾千萬的民營企業,在全國扶植起2000多個百萬富翁,500多個千萬富商,為4萬多人提供就業崗位。
而談到這個“孩子”的出生,和自己風雨同舟的歷程,劉瑞旗歷歷在目,感慨萬千。
“1987年的恒源祥只是上海南京路上的一個國營老字號商店,一個老字號羊毛品牌。但是,隨著解放后的公私合營和計劃經濟對于品牌的忽視,人們日漸淡忘了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品牌。28歲那年我出任商店經理時候,正面臨一個舉步維艱的局面,商店全部資產只有100多平方米的營業場地和大量積壓的絨線產品。后來通過削價銷售等一系列在當時頗有些驚世駭俗的舉措,才讓恒源祥重煥生機。”
劉瑞旗的眼神中散發出一種獨有的自信與膽識,或許正是源自這樣的魄力和信心,給恒源祥帶來了全新的活力。
“1991年,我花了900元去工商局注冊了被人們遺忘的恒源祥商標。后來開始接觸那些在改革開放中已經活躍起來的江浙鄉鎮企業,開始訂購這些被主渠道所摒棄的鄉鎮企業的產品。當然這不是簡單的采購銷售,而是搞一種叫“定牌加工”的經營模式。生產的問題解決了,如何賣出去,我想到了做廣告。廣告運作是使恒源祥一夜成名的關鍵之舉。”
“2004年的一項統計顯示,中國曾經輝煌的上萬家老字號,正在以每年5%的速率消亡。全國約有70%的老字號已經不復存在。剩下來的老字號中,還有接近一半的企業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形成規模經濟效益的更是鳳毛麟角。很幸運恒源祥在我的呵護下活了下來。”
同樣的老字號,不同的命運,這樣的結局劉瑞旗也只能扼腕嘆息。
5秒成就品牌
恒源祥一戰成名,家喻戶曉,對于整個事件背后的故事,劉瑞旗更是如數家珍。
“1992年,在當時頗受上海觀眾(特別是女性)喜愛的臺灣電視劇《婉君》節目上投放廣告。當時電視臺的最小廣告投放單位是一次15秒,費用約3000元。我咬牙花了十幾萬買下了連續劇的系列廣告時段。”
魄力與膽識在劉瑞旗的敘述中再次得到印證,而商人,一個精明的商人的特質,在后來的談話中得到深刻的體現。
“電視廣告腳本的制作沒有請明星,也沒有大制作,而是找來幾塊紙板,剪了代表恒源祥形象的小囡頭和‘恒源祥羊羊羊’六個字,然后制作成簡單的動畫,每5秒中可以讀兩遍‘恒源祥ebafe73d3518c48b1fb3175252dd98a0羊羊羊’,一部電視劇播下來就重復了六遍。”
這一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正是因為恒源祥廣告簡單的重復,使得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影響,恒源祥作為毛線的代名詞迅速深入人心,恒源祥的毛線在電視劇播出后風靡上海,劉瑞旗打理的國營小商店就這樣成了沒有工廠的大毛線“廠”。
后來,在中央電視臺如法炮制5秒廣告,再獲成功,使得恒源祥迅速成為國內毛線產業的第一品牌。
恒源祥,羊、羊、羊。稚嫩的童聲,朗朗上口的語句,曾經成為人們或者孩童茶余飯后的順口溜,喚起了多少人的童心,引起了多少人內心的共鳴。
“有這樣一件趣事:在恒源祥的“羊羊羊”電視廣告因為合同期滿停播后,一個遼寧觀眾來信稱,他的孩子因為在臨睡前聽不到“羊羊羊”的廣告而無法入睡,為此他很苦惱,希望能繼續播出廣告,恒源祥得知此事后,特地郵寄去一盒該廣告的錄音帶。”有著這樣的擁躉,恒源祥能不火嗎?看著劉瑞旗的笑臉,感覺像孩子一般,笑得那么燦爛。
變臉羊變牛
2005年12月22日,在恒源祥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贊助商之際,其廣告語“恒源祥,羊、羊、羊!”的童音搖身變成了“恒源祥,牛、牛、牛!”
問及我至今也迷惑不解的恒源祥廣告變臉的原因,劉瑞旗有著自己的一盤棋。一項消費調查表明,很多年輕顧客認為“恒源祥”品牌形象是一個45歲以上的有責任心的成熟男人,品牌老齡化成為突出問題。老字號的品牌形象,雖然有很深的文化積淀,但它也意味著一種危機。如果恒源祥的品牌形象不更新的話,只有一年年老下去,因此恒源祥迫切需要注入一種新的活力。
恒—源—祥,牛、牛、牛是把目標客戶鎖定在20歲到40歲之間的年輕一族,其品牌主題展現的也是這一時代人的瀟灑。對于新一代的消費者來說,他們是否能夠接受“恒—源—祥,牛、牛、牛”這一句廣告詞關系到恒源祥客戶群的穩定性。
稍頓,劉瑞旗繼續說道:“我一直有這樣的想法,希望把恒源祥這一品牌樹立在奧運會的賽場上。在1995年的時候我就說過一句話,奧運會的賽場不僅是體育競爭的賽場,同時也是市場品牌的競技場。如果恒源祥這一品牌和奧運會這一品牌站在同一水平線上,就意味著恒源祥有了新的起點。”
2003年9月2日,麥當勞居然冒險放棄了其堅持了近50年的品牌定位,在全球范圍內更新了品牌口號,由原來的“常常歡笑,嘗嘗麥當勞”變為“我就喜歡(I'm lovin'it)”,并將用了幾十年的紅色標志改成了黑色;還有臺灣明基以新品牌“Benq”替代老品牌“Acer”,都在實行品牌再創造,但愿恒源祥的變臉也能帶來更大的發展。
或許源于自己的傳統也好,習慣也罷,我就像劉瑞旗故事中提到的小孩子一樣還是喜歡原來那稚嫩的聲音,還是喜歡那個羊羊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