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今年第一號消費警示:
——消費者接受醫療美容一定要選擇有醫療美容資質的美容機構。消費者應事先查驗美容機構是否持有《醫療機構職業許可證》及營業執照上是否核準有醫療美容服務項目,不要在普通美容機構接受諸如整形、注射、紋眉、紋唇、紋眼線、穿耳朵孔等創傷性或侵入性的醫療美容服務。
——謹慎對待美容服務和美容產品關于功效的宣傳。消費者不要被類似“一針瘦身”、“三日 美白換膚”、“XX分種令您煥然一新”等以絕對化語言宣傳的“神奇功效”所迷惑,因為“速效”的背后不是夸大其詞就是高風險。不要輕信打著所謂“高科技”、“最新生物技術”、“生命科學”、“XX國最新科技產品”的幌子進行的宣傳,要主動向衛生、藥監、工商、質檢、消協和正規醫療機構等部門咨詢,查證其真偽。
——接受美容服務前,要簽訂美容協議,明確美容項目、內容、權利、義務,避免責任不清造成糾紛。切記索要發票、憑證,避免日后出現糾紛后,因證據不足,難以索賠。
——樹立科學的美容觀。健康才是真正的美,內外兼備的美才是真正的美。要努力做到生活有規律,飲食、起居正常,經常鍛煉身體,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平時注意加強美容知識的學習,掌握有關的醫學和美容知識,增強自身的消費“免疫力”。
編輯/王允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