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如何有效推進自主創新并使之真正取得預期成效,仍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筆者認為,有效推進自主創新,應從宏觀(國家)和微觀(企業)兩個層面入手,正確把握和切實處理好以下關系。
一、推進自主創新,從宏觀層面應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一)科技發展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正確處理科技發展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就是要堅持科學技術面向經濟建設,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使我國經濟發展切實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上來;要以企業為載體實現經濟與科技的有機結合,促進科技創新要素和其他社會生產要素有機結合,形成科技不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社會不斷增加科技投入的良好機制。
(二)政府主導與市場引導的關系
對于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來說,政府的主導作用,應主要體現在加強科技宏觀管理,營造有利于科技創新和人才成長的政策環境,對事關國計民生、國家安全和長遠利益的重大創新課題,協調組織各路力量集中攻關。同時,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配置科技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有效整合科技資源,激發企業和全社會的創新活力,努力使二者有機結合、良性互動,而非各行其道、相互脫節。
(三)競爭優勢與后發優勢的關系
在推進自主創新過程中,后發優勢與競爭優勢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我們既不能脫離后發優勢盲目追求競爭優勢,又要把追求競爭優勢擺上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推動自主創新過程中,要切實看清我們在推動技術創新的路徑選擇、技術選擇、新技術應用等方面的后發優勢,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選擇一些具有一定基礎的重要領域積極謀求局部競爭優勢,盡早實現突破。
(四)創新人才與創新文化的關系
創新人才是自主創新的第一資源,創新文化是自主創新不竭的精神動力源泉。自主創新,關鍵在人,特別是具有創新精神的創新人才。要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不斷發展壯大我國科技人才隊伍,完善適合我國科技發展需要的人才結構,實現人才資源的最佳配置。同時,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過倡導創新文化,培育創新意識。
(五)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的關系
要通過理論創新不斷推進制度創新、科技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特別是要在構建國家創新體系上狠下功夫,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鼓勵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形成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有效機制,有效保證自主創新的活力和動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科學的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推進自主創新,從微觀層面應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一)自主研發與借助外力的關系
自主研發始終是企業開展自主創新的一個重要形式,通過借助外部力量、以合作形式開展自主創新同樣是企業搞好自主創新的有效途徑。企業既要不斷加大創新投入、持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又要按照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切實加強借助國際國內企業、大學及科研單位的合作創新。以降低研發成本、縮短創新周期,加速形成和強化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二)率先創新與跟蹤模仿的關系
絕大多數企業應采用率先創新與跟蹤模仿相結合的策略。但對一個具體企業來說,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不同技術類別,企業所采取的創新策略也應有所差異。對于企業基干技術,或者涉及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技術,企業理應集中力量,大力推進率先創新,努力占領技術制高點;而對于非基干技術,則完全可以在購買專利、引進必要的技術秘訣的基礎上,在模仿的基礎上需求改進性創新,以有效降低創新成本。
(三)長遠利益與當前利潤的關系
實施正確的自主創新策略,要求企業切實處理好長遠利益與當前利潤的關系,即超前研究與應用開發的關系。對于眾多的企業來說,既要以當前的顯在市場為導向,通過開發適用的技術和產品,贏得消費者認可,獲取相應利潤,又要以未來的潛在市場為目標,通過未雨綢繆、超前研究、系統開發,以在未來競爭中能夠贏得戰略主動,為企業帶來更大利益。
(四)產品創新與工藝創新的關系
產品和工藝是企業發展中相互關聯的兩個輪子,二者相輔相成。產品創新與工藝創新同為企業自主創新的重要內容,產品創新是工藝創新的向導,工藝創新是產品的支撐。對廣大企業來說,必須正確處理好上述二者的關系,既要注重產品創新,又要注重工藝創新,特別是要善于根據企業所處行業、產品發展階段,統籌協調好產品創新與工藝創新。要堅持以產品創新帶動工藝創新,以工藝創新支撐產品創新,努力形成產品創新與工藝創新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機制和局面。
(五)開發創新與應用擴散的關系
企業開發創新的目的全在于應用,在于將創新成果有效運用于促進自身發展的同時,有選擇地向其他市場主體擴散,以在更大范圍獲取更多的創新回報。企業在及時有效地將創新成果用于滿足自身發展需要的同時,要善于根據市場需求階段、技術發展動向以及競爭對手態勢,適時適地將創新成果向社會轉讓,以為企業獲取豐厚的利潤。
(作者單位: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