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四、國有企業改革
我國將推動國有資本向四大領域集中。最近,國務院國資委表示,要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向以下四大領域集中:一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合理收縮中央企業分布范圍。二向具有競爭優勢的行業和未來可能形成主導產業的領域集中。通過增量投入和存量調整相結合的辦法,加大對產業進入門檻高、國有經濟控制力較強、市場發展前景廣闊的基礎性和支柱產業等領域的投入力度,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培育未來主導產業。三向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集中。圍繞加快培育和發展30—50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加快國有企業的重組和調整。四向國有企業主業集中。通過內部整合和外部重組等措施,減少企業管理層次,優化國有經濟在企業內部分布,提高國有企業的帶動力。
五、社會保障制度改革
事業單位職工工傷保險啟動。勞動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財政部日前聯合下發《關于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工傷有關問題的通知》,這標志著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參加工傷保險工作開始啟動。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今年推出。勞動保障部日前表示,新的農村養老保險政策今年起將開始在部分省區市實行。新政策變“個人繳費為主、集體補助為輔”為“個人、集體和政府”三方共同籌資,并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還會相應增加養老金。根據政策,今后凡具有農業戶口,男16周歲到60周歲,女16周歲到55周歲的各類人員,均可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可以在規定的范圍內自行選擇繳費金額,鄉鎮及市區政府會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相應的補貼。根據繳費標準的不同,參保人在年滿60周歲后每月可以領取到數額不等的養老金。
六、整頓與規范市場經濟秩序
國土資源部擬采取六大措施整頓礦產資源開發。國土資源部2006年將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擬采取六項措施:一從“三查”入手,全面剎風治亂。二從分類管理入手,全面推進礦業權有償取得制度改革。三從規范權限入手,全面規范和加強礦業權管理。四從完善礦區規劃入手,促進規模化開采和集約化利用。五從礦山儲量動態監管入手,全面加強開發監管。六從總結整頓和規范的經驗入手,探索建立礦政管理的長效機制。
七、地方改革
北京試點地方統計垂直管理改革。北京市海淀區統計垂直管理體制改革日前開始進行試點,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基層統計機構的“撤科建所”,即將原有按行政區劃設置的26個統計科,整合為10個統計所,打破以往一街一所的固定模式。目前,海淀區直屬的第一、第二統計所編制等已經明確,統計所作為區統計局的派出機構,接受區統計局的直接領導與管理。
山東省將建立煤炭資源戰略儲備制度。山東省日前出臺相關意見,建立全省煤炭資源戰略儲備制度。山東省將黃河北煤田和地質勘查程度在普查以下的集中區域,作為省里的煤炭資源重點勘探區,實行戰略性保護,不再設置由社會投資的探礦權。由國家和省政府安排資金統一組織找煤、普查和必要的詳查,統一管理煤炭一級探礦權市場,在此基礎上編制礦區總體開發規劃和礦業權設置方案,依此實行煤炭資源二級探礦權和采礦權市場化轉讓。在采取政府補助的基礎上,各項礦權收益作為政府非稅收入全部納入財政管理,主要用于煤炭資源地質勘探,實現滾動發展。
八、其他領域改革
國土資源部要求普遍建立征地補償安置爭議裁決制度。國土資源部1月11日表示,各地要力爭今年內建立征地補償安置爭議裁決制度,并鼓勵當事人申請裁決。
衛生部將嚴格控制公立大型醫院建設規模。最近,衛生部表示,今后一段時間,衛生部將從嚴控制公立大型醫院建設規模和發展速度,控制醫院擅自利用銀行貸款和社會融資購置大型醫療設備,嚴格醫院高新技術準入,抑制醫療規模盲目擴張。各地市應選擇部分公立綜合醫院作為轉換運行機制的試點,建立平價醫院或平價病房,主要為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民、城市下崗職工、失業人員、低保人員、進城務工人員及老人、兒童服務。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經濟體制改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