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利益驅動的激勵作用是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學校管理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挖掘人的潛能,使全體教職工能以校為榮,將學校的總體發展目標與個人的奮斗目標聯系起來,在管理過程中逐步完善內部激勵機制。
一、完善物質激勵機制是學校生存發展的有效措施
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采取有力的激勵手段是學校管理中的重要方法。激勵方法包括目標激勵、榜樣激勵、信任激勵、成就激勵和表彰激勵等,這些激勵均是以精神激勵為主,它可以完善人格,催人奮進,在學校管理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物質回報也成為人們衡量個人價值的一個基本的、重要的方面。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壓力和日益凸顯的生活壓力,僅僅依靠精神激勵方式來管理學校是不切實際的。所以,強化物質激勵是學校適應市場經濟、促進學校發展的重要手段。
首先,物質激勵基于教師最基本的需要。當前教師工資相對較低,特別是一些欠發達地區更是不能按照國家、省、市制定的工資標準發放,許多教師處在相對貧困的境況。教師工作的特點是:工作量大,工作時間長,無償付出多,但是教師的收入和付出又往往不成正比,這會使教師的心理失去平衡,這種心理帶到工作中,必將會使工作受到影響,因此,物質激勵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隨著管理體制的改革,人才流動途徑已經暢通,物質激勵是爭取優秀人才穩定教師隊伍的手段。過去,教師的流動主要靠行政手段,沒有政府的調令是很難流動的,而目前人才市場已經開放,教師們理所當然地要向著條件好,待遇高的學校流動,而一個學校一旦喪失了優秀教師資源,也將被淘汰出局。因此,要穩定教師隊伍、引進優秀人才,就必須下大決心,正確運用經濟手段,強化物質激勵機制。
第三,物質激勵是挖掘教師潛能的手段。教育體制改革一直在進行之中,由于改革的不徹底,仍然存在著“大鍋飯”的現象,職稱評定對教師起到了一定的激勵作用,但評聘工作沒有分離開來,一個教師一旦評上了高級教師,往往也就放松下來,似乎可以一勞永逸了,所以很多學校存在高級教師不上崗的現象。在這種干好干壞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的環境下,單純的精神激勵是很難長久的,很多優秀教師甚至會在這種環境中受到壓抑、排斥,最終選擇隨波逐流甚至離去。而合理的物質激勵,會促使優秀教師更加積極地發揮自身才能,充分挖掘潛力,在所謂“名利雙收”的成就感中實現自身價值。
二、物質激勵要體現“優質優酬”的分配原則
GOo42lCFHdMoArXvBFSv6w== 物質激勵的目的在于充分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因此在運作過程中要防止走向“吃大鍋飯”的死胡同。首先,要把獎金的總量與辦學效益聯系起來,做到總額控制,學校領導根據學校現狀提出總體奮斗目標,然后分解成教師的個人目標,其目標制定要定位在“必須經過艱苦努力才能實現”的程度,按照教師實現目標的程度設立獎金檔次。在獎金設立時要突出教學這個中心,以完成教學任務為前提。其次,獎金的設立要與上級對學校的評估情況聯系起來,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工作的客觀評價起到了一個導向作用,如果對總體工作或某個部門工作評價高,其獎金就高,如評價不滿意就降低或取消其獲獎資格。第三,獎金的設立要與素質教育水平聯系起來,要與教科研水平聯系起來,這是促進學校科研興校的保證,我們要求每位教師要有一個研究性課題,每個新教師還要有一個學習性課題,主張八仙過海、博采眾長,防止死教書,教死書的現象復活。第四,獎金的設立要與教師的有效勞動聯系起來,要立足于獎勤罰懶,既重成果,也重過程,實行動態與靜態獎勵相結合。
三、物質激勵要有前提和保證
首先資金要有保證,在制定獎勵制度時要量力而行,依據學校的經濟狀況制定并留有余地,以防獎勵不能按時兌現而挫傷教職工的積極性。另外要開源節流,在政策允許下積極籌措資金,防止亂收費做法。其次,要爭取政策上支持,現在在一些地方,學校的獎勵資金的使用往往被扣上“濫發錢物”的帽子而被處罰,嚴重制約了物質激勵的有效作用,應爭取政府的支持,為學校松綁,放開手腳。第三,在利用經濟杠桿的同時,精神激勵的作用不可忽視,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是治校法寶,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工作標準,民主氛圍,個人價值的實現是留住教師、催人奮進的重要因素。實踐證明單純的物質激勵會使教師鉆進錢的死胡同,同時喪失必要的安全感,反而派生出教師隊伍的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