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旨在全面提升企業預算管理水平。
全面預算管理是實現企業資源優化配置,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先進而科學的管理方法,是企業實施戰略目標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在實際工作中,全面預算管理的推進卻是困難重重。究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對全面預算管理的理解存在片面性;二是缺乏實際操作的經驗,導致一些企業的實施效果不大理想,出現不少問題或盲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編制預算人員的參與面過窄;二是編制全面預算的主要目的不夠明確;三是執行全面預算的配套制度不夠完善;四是預算管理只注重費用的控制和節約;五是激勵機制不完善或執行不到位;六是出現重大事項時,預算修正不夠及時;七是業主利益與員工利益沒有合理兼顧;八是預算編制方法過于模式化。為全面提升預算管理水平,筆者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八項對策。
一、建立、健全預算管理組織體系,全面規范預算管理
我國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普遍存在缺乏全面預算管理組織體系保障的問題,從總體上看,由專門的預算機構做出預算決策的企業不到20%,而其余的企業或是由總經理做出,或是由財務部門做出,此外,由于全面預算是在財務收支預算基礎上的延伸和發展,以至于很多人都認為預算是財務行為,應由財務部門負責預算的制定和控制,這就削弱了預算的科學性和權威性,造成企業預算的軟約束,使預算缺乏可操作性,即便預算不脫離實際,沒有基層業務人員的參與,在預算執行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大的阻力,因此,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能否做好,主要依賴預算管理組織體系的保證。各級企業領導都要融入預算管理,要選擇專業人才來組織和控制預算管理,要建立、健全預算管理委員會等組織體系,從組織、指導、審查、研究、協調、控制等方方面面規范預算管理,體現全面預算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二、建立、健全與全面預算管理相配套的管理制度,提高預算的控制力和約束力
一項好的管理辦法,必然要求有與其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全面預算管理本質要求一切經濟活動都圍繞企業目標的實現而開展,在預算執行過程中落實經營策略,強化企業管理,實行的是“全面預算、全額預算、全員預算”原則,它貫穿于企業管理的全過程,與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各個環節緊密相關,缺一不可,因此,應積極建立、健全與全面預算管理相配套的管理制度,提高預算的控制力和約束力,預算一經確定,在企業內部應具有“法律效力”,企業各部門在生產營銷及相關的各項活動中,必須嚴格執行,切實圍繞預算開展經濟活動。預算的編制只是實施預算管理的第一步,預算管理能不能得到落實才是關鍵,再好的預算目標如果沒有配套的管理制度加以控制和制約,也是難以實施的,只能成為一紙空文。
三、充分發揮激勵政策,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企業是為盈利而存在的,員工是為獲得勞動報酬而付出勞動的,企業的管理政策應充分考慮“責、權、利”三方面的辯證關系。全面預算管理是建立在“全員”基礎上的,因此激勵機制顯得尤為重要,重點要把握幾個方面,一是要有配套的激勵機制,合理掌握激勵政策的尺度,要能體現出“效益優先”,不能過分注重“兼顧公平”;二是要對預算執行結果進行分階段跟蹤、分析和考核,讓管理者、執行者都能及時了解預算的執行情況,比如按月、季、年度進行考核,達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目的;三是兌現獎罰要及時,才能起到激勵的作用;四是獎罰政策的執行要完整,不能獎勵多了舍不得給,處罰多了下不了手,要讓各責任單位和員工都能及時體會到“責、權、利”三者之間的直接關系,維護預算管理的嚴肅性、權威性,從而有效激發員工的斗志,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四、以點帶片、以片帶面,循序漸進,逐步實施全面預算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項具體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具體”體現在任務、目標明確,操作可行,“復雜”體現在牽涉面廣,涉及了各個生產環節、部門、車間、班組,因此,對于剛起步實施預算管理的企業,建議不要急于求成,力求全面,可以從主要環節、薄弱環節入手,取得成效,積累出一些經驗后,再以點帶片、以片帶面,逐步擴大預算管理范圍,最終實現全面預算管理。
五、及時修正預算偏差,保證全面預算的順利實施
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中,企業的預算目標,特別是對各責任主體的預算目標常常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各種影響因素。客觀影響因素,如市場、生產能力、非人力因素等;主觀影響因素,如生產能力的調整、市場份額的調整、被考核主體業務內容的調整、公司內部政策的變更等等,決定了預算管理的動態性,企業必須根據預警事項對全面預算的影響程度及時做出判斷,產生重大影響時,必須及時對預算進行調整,以增強執行者的信心。
六、預算、核算與考核要做到同步協調
預算的編制,特別是財務預算的編制,首先應該與會計核算的體系相一致,采取相同的分配基礎和方法;其次,考核指標的設計除了遵循可控原則來考慮責任單位的控制力外,還應該注意整體利益與個別利益的兼顧、財務指標與業務指標的兼顧。例如:上一工序成本與下一工序成本的反向發展,材料品質高低產生的材料成本與材料消耗量的反向發展等,都表明總目標與具體目標之間稍有考慮不周,就可能危害企業目標的實現。預算考核與部門業績和總體業績分別掛鉤的辦法是解決這種矛盾的一個嘗試。
七 、預算內容要以營業收入、成本費用、現金流量為重點
營業收入預算是全面預算管理的中樞環節,它上承市場調查與預測,下啟企業在整個預算期的經營活動計劃。營業收入預算是否得當,關系到整個預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成本費用預算是預算支出的重點,在收入一定的情況下,成本費用是決定企業經濟效益高低的關鍵因素;制造成本和期間費用的控制也是企業管理的基本功,可以反映出企業管理的水平。現金流量預算則是企業在預算期內全部經營活動和諧運行的保證,否則整個預算管理將是無米之炊。在企業預算管理中,特別是對資本性支出項目的預算管理,要堅決貫徹“量入為出,量力而行”的原則。一方面要從過去自有資金的狹義范圍拓寬到舉債經營;另一方面又要考慮企業的償債能力,杜絕沒有資金來源或負債風險過大的資本預算。
八、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建立和完善全面預算管理的信息體系
預算管理的基礎工作是建立在對內、外部各種經濟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之上的,信息體系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及時性直接影響著預算管理的質量,隨著電子商務時代的來臨,使得網絡資源的共享成為了現實,也使預算管理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如何有效利用網絡資源加強預算信息管理、收集,成為預算管理面臨的一個新課題。因此,有條件的企業應當加快開發、應用包括管理軟件在內的廣闊的網絡資源,加快財務管理信息化進程,完善全面預算管理軟件,提高預算管理的質量和效率,把預算管理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起點。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