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從內部審計的角度探討如何加強對基本建設項目的監管,用好基本建設投資,保證建設項目造價的真實、準確這一課題。
國際形勢的不斷變化,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許多科研院所的地位顯得越來越重要。近幾年,國家對相關科研院所基本建設投資有了較大幅度增長。同時,科研院所在基建管理方面暴露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如:項目管理混亂、建設程序違反規定、招投標制度不健全、運作不規范、工程監理制度形同虛設,建設資金被大小承包商、業主層層剝皮,造成施工中根本不顧工程質量而任意壓價和偷工減料,對基本建設項目監督不到位、基建投資效益不高、浪費嚴重、“豆腐渣”工程泛濫等現象。其根本原因是人們的管理意識淡薄,管理水平低,責任心不強造成的。
一、應培養、組建一支能進行獨立審計的內審隊伍,這是前提
目前,許多科研院所都沒有針對基建項目設置專門的內審機構,各單位除了對個別大、中型基建項目聘請了專門的審計機構進行審計以外,對小型和零星工程很少進行審計。不少單位的相關人員和施工隊伍都在鉆小型項目尤其是零星工程缺乏內審的漏洞,致使許多基建項目未經立項,缺乏必要的研究和論證就盲目開工,有一些項目甚至還要幾經反復,不僅造成資金浪費,而且由于施工隊伍質量參差不齊,可能縮短工程壽命甚至出現豆腐渣工程,給單位職工的生命財產造成安全隱患。所以,為了確?;ㄍ顿Y的有效性、合法性,目前各單位的當務之急是盡快培養、組建一支高素質的基建內審隊伍。
?。ㄒ唬┤藛T構成及要求
內審機構應由各單位主管基建領導、建設項目管理部門、財務部門和紀檢部門等單位的人員組成。內審人員可以是專職的,也可以是兼職的,但必須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及業務能力,能獨立進行工作并具有抗干擾、抗腐蝕的能力。
?。ǘ┘訌妼葘徣藛T的業務培訓
許多單位都缺乏能對基建項目各個環節都很了解的人員,尤其缺乏相關財務人員,因此,內審機構組成后首先要對內審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具體方法,一是請審計事務所、設計院、監理公司、造價管理站、建管辦等單位,甚至施工單位的有關人員對內審人員進行基建設計、預算、造價、工程量、工程定額、合同、招投標等全方位進行培訓;二是派內審人員到國內的一些大企業、公司進行考察、學習,借鑒其他單位基建管理的先進經驗。
?。ㄈ┍WC內審的獨立性
審計獨立性是指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在監督過程中自始自終不受外來或內在因素的影響和干擾,客觀公正地報告審計結果。審計獨立性決定了審計機構不參與被審單位的經濟活動(如內審人員不能參與隱蔽工程記錄、工程質量鑒定、事故處理,不能隨同采購人員訂購材料、設備,不能參與工程量清單的編制等),否則就容易使審計監督失去意義;同時,由于內審部門步步參與,全線設防,就有可能與單位內部的有關部門、施工隊伍之間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因此,各單位要想改善審計工作環境,有效地開展審計工作,還需要單位內部各職能部門的理解,更需要單位領導對內審予以高度重視。
(四)加強審計隊伍建設,提高審計人員的整體素質
各單位內審人員應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有關造價等方面的政策學習,不斷提高業務素質。
二、加強對基建項目造價的內部審計監管,這是重點
各單位組建了內審隊伍后,如何才能做好基建項目工程造價的審計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ㄒ唬┘訌娗捌趯徲?br/> 前期審計是指對基建工程正式施工開展以前所發生的活動進行的審計,主要內容有:
1.參與選擇合理的設計及施工方案
目前,很多單位對基建項目的審計,僅僅停留在工程施工過程和對合同的審計上,許多人都認為只要在施工過程中嚴格約束施工單位的行為就可控制工程造價,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在影響工程造價的因素中,技術設計約占60%,施工圖設計約占30%,而施工階段僅為10%左右。雖然一個基建項目大量投入是在施工階段,但由于按圖施工是施工單位所必須遵守的準則,所以要有效地進行工程造價控制,并不僅僅是控制工程進程中可能新增的項目、工程變更費用及設計過程中的高估冒算,更重要的還在于把控制重心放在技術和施工圖設計上,而這一點恰恰是目前我們認識上的誤區,因為許多人都認為設計院的設計是科學、合理的,卻很少有人對工程的設計方案提出異議。
我們的當務之急是要轉變觀念,要敢于對工程的設計方案提出質疑,同時在選擇設計單位時也要推行設計招標。通過招標進行各種設計方案的選澤。只有這樣才可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由于基建工程一旦按設計圖紙完成施工后,審計人員就只能被動地審計工程量和價格,對工程造價的控制作用不大,只有通過對比幾家設計單位的設計后才可能知道設計方案的優劣。
2.進行項目的預算審計
基建預算是根據設計文件的要求和國家及地方有關規定,計算出每項建設項目所需的造價,是確定每項新建、擴建、改建項目全部建設費用的計劃文件。經過調查筆者發現許多單位的預算并不是由施工方或第三方編制,而是由建設單位的基建職能部門編制并審簽,對這樣的預算審計難度比較大(因為這等于是建設單位在對自己編制的預算進行審計,容易使審計人員與預算編制人員產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從而導致內部不團結)。因此,各單位只有堅持項目預算由施工方或第三方編制,才可能使內部團結一致,共同把好預算審計關。
3.嚴把合同審計關
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設項目的雙方依據建筑法、合同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明確雙方各自履行的權利、義務的協議。一個工程項目要做到質量優良、價格合理,其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加強合同審計。審計重點包括合同標的、范圍、工期要求、質量標準、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違約責任、結算依據、合同價款和付款方式等;同時還要對照招、投標文件確定的工程量清單及施工方報價、中標價與合同價進行對比審核,看是否有低報高價索賠的現象,是否按規定的費率計取相關費用、有無低于成本報價的現象等。為了保證合同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審計人員還應進行廣泛的市場調查,以事實為依據,提出切實可行的審計意見,以有效地控制合同價。
?。ǘ﹫猿质┕ぶ械母檶徲?br/> 許多單位的審計人員對工程的具體情況(如工程量大小、材料價格的高低、工程的實際情況與設計是否相符等)幾乎很少了解,為此,筆者建議審計人員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進行跟蹤審計:
1.深入施工現場
為準確計算工程量,審計人員必須深入施工現場,堅持對基礎工程(土方工程、隱蔽工程)、主體工程及裝飾工程每個階段、每個環節都進行實地測量,了解各種施工方法和施工過程;如對樁基工程,一定要在施工過程中多次實地測量樁的長度、尺寸及鋼筋籠的長度等,土方開挖要實地測量基坑的長、寬、高等,從而準確地獲取第一手資料。
2.把好材料價格關
隨著建材的不斷更新,材料的價格也在隨之發生變化。要準確把好材料價格關就必須經常進行市場調查,采用貨比三家的原則,積極配合職能部門搞好材料價格的考察工作;如瓷磚品種多、質量等級多,價格也相差很遠,只有進行多家考察才能做到物美價廉。
(三)嚴格結算審計
1.嚴審工程變更情況。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政策性調整、設計變更、材料變化、不可預見性施工條件變化等,從而使合同價產生一系列變化,此時的合同價只能是建設項目的一部分了,即實際造價=合同價+索賠價;工程變更索賠價,主要是設計變更、基礎變更和材料價差的索賠費用。在對工程變更審計時應把好以下環節:一是工程量計算。首先變更是否真實、是否經過有關部門的簽證認證;其次工程量是否重復計算,變更部分的工程量增加,一定要審核是否與投標書中或設計文件的工程量相重復,該減的要減下。二是材料價差。首先根據施工合同指定的部門下發價格和文件為審計標準;其次審計材料用量和實際價格,按實計算材料的價差。
2.嚴格計算工程量、套價、取費:應重點審查以下內容,一是單項工程預算編制是否真實、準確,主要包括工程量、取費標準的計算是否合規、準確,設備材料用量是否與定額含量或設計含量一致,利潤、稅率是否符合規定等;二是預算項目是否與圖紙相符;三是多個單項工程構成一個工程項目時,審查有無交叉重復部分,費用內容是否正確等。
3.嚴格復核制度:審計工作從工程量計算到子目套價,再到費用,數字的計算量非常大,難免出現一些差錯,為減少工作中的失誤,各單位必須建立嚴格的復核制度;復核人員必須對一些影響造價較大的工程量、子目套價和取費等進行抽查和復核,這樣不僅防止了錯誤,減少了失誤,同時也從制度上嚴格了審計廉正措施的落實。
三、如何逐步完善基建項目內審及財務管理制度
?。ㄒ唬└鲉挝粦槍ψ约旱木唧w情況,對不同項目應采取不同的審計管理方法:
1.金額較大(如10~30萬元)的工程應經建設單位甲方代表(即工程監理)初審,建設單位負責人再審,后送內部審計機構進行審計,即內部實行“三審制”,要對工程量、分部工程和工程質量嚴格把關,并在工程結(決)算書上簽署審核意見,對審核負責。
2.對金額較小的工程(如10萬元以下)由內審機構負責進行審計。
3.對金額大的工程(如30萬元以上),可采取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相結合的方法,先內部審計,再委托中介機構進行審計。
?。ǘ└鲉挝贿€應把基建項目的內部審計與項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結合起來,對工程的概算審計、預算審計、決算審計和竣工審計進行全過程監督,使其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減少隨意性,提高投資效益。
?。ㄈ└鲉挝贿€應對工程的不同建設階段,制定與之相關的投資控制指標,從而體現建設項目審計的針對性和系統性。
?。ㄋ模榱颂岣邔徲嫻ぷ鞯男屎蜏蚀_性,運用電腦開展審計工作在目前是非常必要的,在工程預(結、決)算審計中,采用電腦計算既清楚又準確,能避免手算過程中由于數字加減太多而出現的誤差。
?。ㄎ澹└鲉挝粦酱儆嘘P部門做好對基建資料(如會議紀要、簽證、變更和竣工資料)的保管工作,這是做好審計的一項重要內容,因為有些項目投資大、工期長、人員變更頻繁,決算有可能拖得太久,如果不做好對資料的保管,容易造成資料丟失,給審計工作帶來許多困難,從而會使審計質量大打折扣。
?。┗ㄘ攧展芾硪蕴岣咄顿Y效益為中心,從項目評估決策,建設施工到建成投入,每個環節都從單位綜合效益著眼,認真研究各項方針政策,切實保障投資效益,通過基建財務管理,合理、節約、高效地使用基建專項資金。
總之,加強對基建內部審計,強化基建財務管理工作是工程項目管理的關鍵環節,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如此,才能管好、用好基建資金,使基建投資發揮最大效益。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