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筆者認為:內部審計在企業管理中十分重要,它通過對企業內部經濟活動的監督與評價,幫助企業堵塞漏洞,增收節支,加強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內部審計也是企業自我評價的一種活動,可通過協助管理當局監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來促成好的環境的建立,此外,內部審計還能為改進內部控制提供建設性意見。下面就企業內部審計談一些體會。
內部審計是企業內部控制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內部控制是企事業單位為了確保法律、法規以及經營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保護財產的安全和完整,保證會計信息和其他相關信息的真實、完整,控制各種風險,促進單位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一系列方法、程序和制度的總稱。它是一個能實現自我檢查、自我調整和自我制約的系統。
一、內部審計應在企業管理中找準定位,突出服務職能
今天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賦予內部審計的定義是:內部審計是一項獨立、客觀的保證和咨詢活動,其目的在于增加價值和改進組織的運作,它通過系統化和規范化的方法,評價和改進風險管理、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幫助組織實現目標。內部審計部門作為企業管理的一個職能部門,監督目的是維護企業整體的合法經濟利益不受侵害,實現企業經濟活動最優化、經濟效益最大化。因此內部審計定位于企業,服務于企業,是寓服務于監督之中的職能。正如李金華審計長指出的“內部審計機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為你所有的部門、單位加強管理,提高效益,建立良好的秩序方面發揮作用,這就是內部審計的主要目標。”由此可見,現代企業制度下的內部審計要找準定位,要在監督企業依法經營的同時,重點審計和評價企業經營的效益性,根本目的是為了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同時為企業領導者提供咨詢服務,切實履行作為參謀的職能。
二、改進審計方法,提高審計質量
現代企業把確保企業依法經營、謀求企業價值最大化和維護股東合法權益作為企業的奮斗目標和努力方向。企業內部審計必須圍繞這一中心,轉變工作思路,拓寬審計領域,切實通過加強監督檢查、調查研究、綜合評價手段,總結和推廣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的典型和經驗,查深查透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客觀有針對性地提出挖潛提效、加強管理意見和建議,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在企業進行信息化管理的建設過程中,內部審計人員還要懂得利用計算機審計,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熟悉企業所使用的專業軟件的設置與使用,包括評價軟件系統的內部控制,采取有效的方法獲取所需要的數據并進行分析處理,以此提高審計工作質量。
三、抓住重點,為提高企業效益服務
“全面審計,突出重點”這是多年來審計工作所遵循的原則和方針,企業規模增大時,內部審計的范圍更廣,難度更大,加之審計力量和審計任務之間的矛盾也更加突出,因此在實施具體審計項目時,更需要抓住重點,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比如本人供職的企業是建筑施工企業,所以在內部審計時突出工程項目經濟效益審計,因為工程項目是企業的效益源泉,企業上下都十分關注,于是,在審計過程中,不僅對每一項目進行了客觀的評價和效益的認定,而且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旨在加強管理、提高效益的審計建議,促進了企業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四、優化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獲得了空前發展,但企業領導人在經濟責任方面問題越來越突出。實踐證明,開展領導干部任期責任審計,有利于整治領導干部違法亂紀和貪污腐敗;有利于促進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企業資產的流失;同時也有利于科學合理考察、選拔和任用干部,避免人事失察、失誤。
五、確保企業充分利用內部審計成果
由于審計成果利用需要經過一個復雜過程,因而還需要一定行政措施來加以保證。要建立健全利用審計成果責任追究制度。在確定實施審計對象范圍后,對利用成果的相關事項應加以明確,對違反規定和要求應承擔的責任也要作具體規定。人事部門要充分運用審計結果,對通過審計發現問題的員工,不應重用、提拔的,堅決不能重用、提拔,誰違背了原則,就追究誰的責任等。轟動全世界的“巴林銀行倒閉案”最主要的教訓之一就是內部審計失效,1994年第三季度,巴林期貨(新加坡)有限公司進行了內部審計。內部審計師們在開始審計前做了很好的準備工作,他們確定了要在新加坡進一步調查的一個關鍵問題。而實際情況是,作為新加坡分行交易部和清算部經理的里森占據著一個權力非常大的職位,他既是首席交易員又是結算主管,因此他能夠隨心所欲地記錄他自己進行的交易。1994年最后一季度發表的審計報告特別突出地指出了這一情況:內部控制有可能被置之不理,且由此可能造成很大風險。但有關方面未采取任何行動來糾正這種狀況。內部審計報告指出,鑒于里森所進行的交易幾乎都是為巴林銀行集團的其他實體做的,這些交易都應通過對賬進行控制,因為這種控制將會減輕由于此類情況所造成的任何越軌行為。可事實上,這種對賬控制措施根本就不存在。這說明銀行上層根本就沒有利用內部審計成果,及時堵塞漏洞,致使一個經歷了200多年的風雨洗禮仍然屹立不倒龐大的金融帝國,在一夜之間因一名內部職員的違規行為而慘遭覆滅。
六、勇于創新,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素質
為適應世界經濟迅速發展和變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已將內部審計目標由原來的“檢查與評價”重新定位為“增值與改善”。因此,作為現代企業制度下的內部審計必須更加關注企業自身的經營風險、內部控制和經濟效益,樹立全新的內部審計理念,及時將職能定位從原來的檢查監督為主調整為監督服務并重、并以服務為主,使內部審計更廣泛地滲透到企業的各項管理活動之中,不斷拓展強化內部審計的評價、咨詢、參謀等服務職能。面對新的形勢和發展趨勢,企業內部審計必須加強內部審計人員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
首先要改善內部審計人員的結構。由于內部審計領域的擴展和審計層次的提升,原來單純的財會人員結構已不能適應內部審計工作的需要,需要配備工程技術、企業管理、法律以及計算機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比如可從會計師事務所中引進一些有經驗的人才等。
其次要加強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和交流,一方面企業要為內部審計人員知識結構多元化發展提供條件,促使內部審計人員不僅要精通財會、審計,還要具有企業管理、工程技術、法律和計算機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另一方面內部審計人員要增強使命感、緊迫感、危機感,增強競爭意識,以適應現代企業內部審計對從業人員素質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