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闡述知識經濟給會計帶來的深刻影響及我國現階段會計人員的現狀,針對現狀提出作為一名優秀的會計人員必須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職業判斷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知識經濟,簡單地說就是知識的經濟化,或者說是經濟的知識化。早在上世紀80年代,保羅·羅莫就提出了經濟增長四要素理論,其核心思想就是將知識作為經濟增長的最重要的要素。他的四要素理論把知識分解為兩個可量度的要素,即人力資本(以受教育年限衡量)和新思想(用專利衡量)。另外兩個增長要素是:資本和非技術勞動力。這四個要素構成了新的經濟增長的四要素。其中知識最為重要,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作為財會人員,從傳統的手工記賬到現存放的電腦記賬,以及當前在我國剛起步的網絡財會等等,應該說,每位財會工作者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知識經濟的影響和變化。
一、知識經濟給會計所帶來的影響和變化
(一)會計工作多變性和多樣化
當生產知識化出現后,傳統標準化的、大規模的生產不能再獲取高額利潤,并且,通過市場保護、降價、資產重組也不能恢復利潤后,這時,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大型的跨國公司開始向特定顧客提供特殊服務的高價值的方向轉變,從而形成一種新的企業觀:把企業看作為最終滿足顧客需要而設計的“一系列作業”的集合體,形成一個彼此相連、內外結合的作業鏈,每個作業鏈上所形成最終轉移給予顧客的價值,就表現為企業的“價值鏈”(Value Chain)。為了盡可能增加作業的價值,許多企業應用高科技手段,從設計、制造,到銷售所有環節形成一個統一高效運轉的自動控制集合體。同時,生產組織與管理上推出“適時生產”(Just-In-Time ProductionS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