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國
盧梭喜歡光著頭,在太陽底下寫作。
為了更好地刻畫作品中的人物,羅曼·羅蘭寫作時會在案頭上放置一面鏡子,時刻觀察自己的面部表情。
法國古典戲劇三杰之一的拉辛構思時習慣走動,有時會在庭院里發瘋似地來回走上幾百遍,反復推敲。
小說家司湯達為使文筆聲調鏗鏘,每天早上都堅持讀兩三頁的民法。
德 國
詩人、劇作家康德愛戴著有色眼鏡進行創作。更有甚者,他常常根據創作內容選戴不同顏色的眼鏡,以激發自己豐富的情感。
席勒通常先喝完半瓶香檳酒,然后把腳浸在擱著冷水的腳盆里,才開始寫作。他的另一個怪癖是在寫作時,喜歡在書桌抽屜里放幾只開始腐爛的蘋果;每當遇到靈感枯竭的危機,便拉開抽屜,嗅嗅那股氣味,刺激自己的思維。
美 國
劇作家柯漢,要包下一間列車臥室,在隆隆奔馳的火車上寫作,直到完稿為止。他一晚上可以寫出140頁的文稿。
馬克·吐溫不但習慣俯臥著撰文,還要有黃色的紙才能寫出。
愛倫·坡要先讓他的暹羅貓坐在他的肩頭上,然后才能提筆做詩。
前蘇聯
前蘇聯作家費定喜愛每夜在大海的呼嘯聲中寫作。
詩人涅克拉索夫習慣躺在地板上創作,他覺得這樣心里很舒坦。
英 國
雪萊常獨自一人躲到荒島或森林中做詩。
艾略特則偏好在傷風感冒時寫作。他認為感冒時那嗡嗡作響的腦袋可以掙脫繁雜事物之間的邏輯聯系而云游四方,這種感覺令他興奮不已。
童話家卡洛爾和女作家伍爾芙都喜歡站著寫作。
政治家兼小說家狄斯累利寫小說時,一定要穿上晚禮服。
(艾 美摘自《海外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