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背后肯定有不為人知的奮斗,就像胖子平時肯定有不為人知的偷吃,并不因為他是男人或女人而有什么不同
在人們心中,“首富”該是什么樣子?
成熟男人、豪宅、香車、高爾夫、美女環繞,想來是必不可少的幾個畫面。
但是,今年,這樣的畫面可能要有所修改。因為在胡潤2006年新的“百富榜”上,排在第一的首富“張茵”是一個既不年輕也不漂亮的中年女人,從事的也是廢紙回收這樣讓人意想不到的行業。這位新的女首富的現身,徹底顛覆了男人和女人與財富的關系。
平日生活里有這么一句話:“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可是,仔細一琢磨這句話就有點不對,整個世界都是男人的了,女人拿什么去征服男人?只有拿自己了。這樣一來,就算把人家征服了,自己不也成了人家的嗎?那女人不還是男人的“消費對象”嗎?
現在可好,中國出現了一個最有消費能力的女人,她消費什么我們無從知道。可是,關于女富豪這個群體如何“消費”,網上一篇文章的標題可以給出一些看法——“中國十大女富豪出爐,富豪陳麗華的老公是‘唐僧’。”
看完全文,只看見十個女富豪的簡單介紹,根本沒提陳麗華和人家老公的事,文章標題憑空加上這后半部分就很奇怪,而且不說是演員“某某某”,偏說是“唐僧”,就讓人不由得聯想起吃僧肉的女妖怪。編輯之所以用這樣的標題,肯定是為了抓人眼球,迎合讀者。可見,關于女富豪,工作能力之外的事情似乎更引人入勝。
也是,如果我去采訪一個“成功人士”(此詞一般指代男性),我會問他“理想是什么”、“如何做到的”、“遇到過什么困難”之類的。但是,如果對方是女性,我就一定會加上諸如:“能講講您的感情經歷和對家庭的感悟嗎?”、“您怎樣協調家庭和工作之間的關系呢?”,當然,前提是我能保證她聽到這問題不會變臉。
為什么要問這些?很簡單,讀者感興趣,而且說老實話,我自己也挺感興趣。
要是人家婚姻不幸,或者根本就“沒空”談感情。就會同情一下,“唉,雖然她們有錢,但是也不一定幸福,下班以后都沒地兒去,家里也沒個熱乎人,光鮮背后甘苦自知呀。”說是同情,實際上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好像這樣可以有助于人家獲得心理平衡。要是人家實在很幸福,沒什么要去平衡的,也只能嘆上一句,“沒辦法,誰讓人家命好!”
其實,隨便劃拉一圈人,感情幸福的、不幸福的,都各有人在。可女富豪要是不幸福了就容易被拿來說事兒,好像感情的寂寞跟事業的發達有什么因果關系。有幸感情挺幸福的女富豪,那男的要是年齡比她小、掙錢比她少,暗中偷笑的人也免不了。
男人這么說也就罷了,女人要跟著這么想可就麻煩了,好像女富豪都是眉宇之間透著凄苦之色,舉手投足藏著寂寞之情,人前光鮮、人后暗淡。假設成了女富豪的那個人是自己,相信誰都會陶醉于其中的成就感和滿足感,至于感情和婚姻會怎么樣,要看個人如何面對、姻緣幾何,并無“共性”可循。
有時候,大街上飛身而過一輛巨帥的跑車,車中端坐一年輕靚麗女子,很多人會“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這時候,我都會想起電影《東邪西毒》里一句經典的臺詞:“每個人都可以變得惡毒,只要你嘗過什么叫做嫉妒。”其實,“嫉妒”和“羨慕”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否則“灰姑娘”的故事也不會那么廣為流傳。
我曾想,要是這個故事改成:
灰姑娘為繼母所虐,生活貧寒,自幼即自強自立,后有機緣入行鞋業制造,全心投入,苦心經營,歷盡諸多磨難,終成鞋業大亨,尤其產品“水晶玻璃鞋”,折桂國際鞋業之冠,深受消費者追捧。雖人生際遇無常,灰姑娘終以宮殿為家、王子為夫,可足為我等之榜樣也。
如果這樣,這個故事就不會廣為流傳了,也沒有人會去研究灰姑娘怎么竟最終成了鞋業大亨。
現在,這樣的故事真就出現在我們眼前了:綜觀這些女富豪,不年輕,稱不上漂亮,也沒什么顯赫家世,大多白手起家,終成大業。
成功者背后肯定有不為人知的奮斗,就像胖子平時肯定有不為人知的偷吃,并不因為他是男人或女人而有什么不同。
所以,我們從女富豪身上看到的,應該是感情之外更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