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見王舜,發現他和大多數的中年老板不太一樣,沒有大肚子,也沒有傲慢的神情。挺拔的身板加上黝黑的面孔,他更像個剛從軍營復員的大兵。
“說實話,我飛傘就一個原因,玩。我既沒想過參加比賽飛出什么成績,也沒想通過飛傘結交生意上的伙伴。就是為了玩,純娛樂。”
愛玩的他總在天上飛
早在十年前,王舜就關注飛傘運動了。那時候他總愛去十三陵水庫玩,看見有人在天上飛,覺得特別新鮮。當時滑翔傘這項運動剛剛進入中國,大家對此了解不多,所以,他一直在觀望。直到今年的4月,他才正式學習飛傘,玩的是無動力滑翔傘。
別看王舜正式飛傘只有半年時間,最高只到達過1500米的高空,但他的經驗算是比較豐富的,什么情況他都能應付自如,“沒有別的,就是多飛!我一周能飛個三五趟。說實話,我飛傘就一個原因,玩。我既沒想過參加比賽飛出什么成績,也沒想通過飛傘結交生意上的伙伴。就是為了玩,純娛樂。” 王舜有著典型的北京人特征,熱情,直爽,三五分鐘就能和人聊熟。
今年是王舜的休息年,這是他早就計劃好了的,他將今年的重點放到了休閑和娛樂上,事業的發展等到明年再說。不然,他哪有這么多時間天天飛傘去。你要到俱樂部里去問,“所有傘友里誰飛得最勤呀?”人家肯定告訴你是王舜!
王舜這么悠閑的日子得益于他在北三環鬧市區開的一家面館,走上正軌,生意興隆,他自然也不怎么操心了。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家電訊器材維修中心,發展得也不錯,作為老板自然就可放寬心的去玩了。
沒了后顧之憂,王舜想的就是怎么把傘飛好,讓自己玩得高興。在秋分那天,他同其他9名傘友去司馬臺長城飛傘,也許是那天天氣不錯,也許是試飛第一把時感覺找對了,他一高興,決定再飛一次,結果一不小心飛樹上了。王舜挽起袖子,露出胳膊上的一大塊傷疤給我看,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放下。
傷疤顯然還疼著呢。
飛傘屬于極限運動,帶有一定的危險性,即使是技術再高的人,也需時時謹慎和理性。用“老鳥”的一句話:“激情不能戰勝理智”。
飛傘需要冷靜和智慧,這也就是王舜的中心思想。“人飛上了天,要隨時關注自己的高度,前方可能會出現的狀況,氣流與風的變化。”
在飛行過程中,尋找氣流非常重要,如果沒有氣流傘就會下降,那飛行時間就不可能長,也達不到理想的高度。王舜最初是跟著“老鳥”飛行的軌道,尋找合適的氣流,到后來自己也能分析與判斷出哪里是動力氣流,哪里是熱力氣流,不同的風向和風速應該怎么掌控傘頭。這如同一門深奧的自然課,為了飛得安全和盡興,起飛之前對所飛區域的情況了解清楚是必要的,不僅如此,還要掌握周圍山體的架構,地貌特征等等因素。
這是一場人與自然的游戲。
飛在藍天之上,王舜拍攝下了不少經典鏡頭,把它們剪輯成帶,然后配以音樂刻成光盤,為每次的飛行留下可以永久的紀念。
“曾經多少次跌倒在路上,曾經多少次折斷過翅膀,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我想超越這平凡的生活,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飛翔在遼闊天空……”這是王舜的心聲。
“要說玩,咱玩過的東西也不少,結果就讓飛傘給拴住了。飛傘是個絕對讓人上癮的游戲,玩過一次飛傘,甭管你有什么病,飛完以后全好了。”

愛飛的他總好四處玩
王舜不光喜歡飛傘,他還喜歡到各地去游玩,尤其鐘愛自駕游。他最近就要去四川,除了生意上的事情,主要就是去飛。他會自己開車去,這樣就不會錯過沿途的風景。他可以隨時下車欣賞、拍攝美景,其他任何的交通方式都達不到這種效果。以前,王舜去深圳、青海、西藏都是自駕去玩的,感覺爽極了。現在又多了飛傘這個嗜好,王舜就可以把自駕游和飛傘結合起來了。
談起玩這個話題,王舜一點不像個四十歲的中年男人,顯得特別興奮。在九十年代初時,他迷上了打獵,滿山西去打,后來禁獵禁槍了,也就不玩了。再后來打過一段高爾夫,但飛傘之后也不打了,因為飛在空中的誘惑對他更大,仿佛自己插上了一對翅膀,能自由地翱翔天空,享受著“脫離”地球引力的寧靜與美妙。這種感覺很像王舜小時候的夢想——像老鷹、小鳥那樣自由地翱翔。
這個夢想終于實現了。在王舜第一次飛起來之時,他就深深中了飛傘的“毒”。“要說玩,咱玩過的東西也不少,結果就讓飛傘給拴住了。飛傘是個絕對讓人上癮的游戲,玩過一次飛傘,甭管你有什么病,飛完以后全好了。”
王舜的話雖然有些夸張,卻也是愛之深,情之切的話,也不無一定道理:能夠翱翔在晴空里,云端處,那是一件多么自由而浪漫的事,極目四野,藍色與白色交織一體;側耳聆聽,惟有風聲在四周回蕩。腳下是遼闊的大地,頭頂是無邊的天空……那感覺,王舜認為只有飛過,才能體味。
雖然深陷在神仙般的日子里不能自拔,但是王舜還是鄭重其事地對我說:“飛傘,一定要多學習,多準備。”從選擇飛傘的第一天開始,王舜就明白,他只是在玩傘,不是在玩命。喜歡一個人旅行的他也喜歡一個人獨自飛行,但是,他不拒絕學習,也愿意和別人交流,相互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