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難把一個人叫做朋友,我一般把他們叫做熟人。
我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朋友。我想這也許是因為高素質的人,大家都不容易有時間,而交朋友是需要時間的,沒有時間怎么可能互相了解呢?至于低素質的人,我永遠也不會把他們看做是朋友的。我覺得財富是一定會形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的,沒有錢的人,比如像我以前,我就不能想象有錢以后人是怎樣做人的,其實是一模一樣的。我在有點成績以前和以后,對事物的認識看法并沒有什么改變。
我的朋友應該是那種各方面都比我強的人,他比我更有才能,比我情操更高,不論是審美趣味還是一些對生活的認識,他都比我高,這樣的人,我才會認為他是我的朋友,我才會愿意和他交往,當然也需要我們彼此都有好感,不能是我單廂情愿的,因為朋友最重要的還是要能夠互相欣賞。
也可能是因為我的這種脾氣秉性,所以我的興趣一直在于獨立思考,如果很長時間和很多人在一起,比如說3個小時,我就會覺得比較難受了。有的時候想想,覺得自己對人的要求可能有些苛刻,我想也許這是因為受我母親的影響吧。
我不會隨隨便便就和一個人交往,那些素質差境界低視野狹窄的人,即使他們想和我做朋友,我還要躲著一點。對于不夠努力,不夠誠實的人,我的指責有時甚至可以說是很惡毒的。常常事后回頭一想,覺得自己有點過,可是我就是這樣一個人,一點都不愿意在這個事情上有所妥協(xié)。
我從1984年11月下海,到今天為止,我沒有和任何人有什么不良的經濟關系,也沒有請客送禮,我做過很多生意,空調、電扇、彩色膠卷,別人做生意好像特別難,而我總是比較容易。那時是短缺經濟,找貨源比較難,不過我每次都能找到,別人都特別信任我。80年代中后期最流行錄像機錄像帶,郴州是全國的一個走私集散地,但是我從來就沒有走私過,我看見別人走私就反感,覺得惡心,我就是這樣一個人。
實事求是地說,我做生意一直比較順,這也和認識人有關系。我下海之后兩個月就做成了第一筆生意,賣摩托車。當時我沒有一分錢,在一個婚禮上認識了一個銀行的人,他認識我父親,靠這層關系,我在銀行貸到了5萬塊錢,第一筆生意就賺了將近2萬。
這就是認識人的好處,認識人互相知根知底就容易信任。不過,我一直堅信,一個人要做事,誠然需要別人的支持,但最關鍵的是要能夠自己踏下心來埋頭苦干,求誰也不如求自己,信誰也不如信自己,這是我的體會。朋友是一種精神上的互相欣賞,事業(yè)上更多的要靠團隊,團隊關系和朋友關系是不一樣的。在團隊中,一個企業(yè)家相當于一個領袖,處于核心位置,他不能跟這個人講交情,跟那個人講交情,他應該講管理,這方面我是有經驗教訓的。
在1985年的時候,我曾經做過一個咖啡館,里面有60張桌子,10年后好像還是郴州規(guī)模最大的。咖啡館里一切都是模仿廣州白天鵝賓館的標準布置的,那時候我的服務員有60多個,加上廚師有90多名員工,我們的服裝也好、菜單也好,都做得非常雅致。服務員的工資比別處高4倍,什么都是高標準的。我當時自己畫了,還叫同學畫了很多畫掛在咖啡廳里,還安了鋼琴,搞文藝表演。但是由于不講管理,結果虧得一塌糊涂,比如我們買的幾百套不銹鋼餐具,兩個月后發(fā)現(xiàn)幾乎都沒有了。這樣經營一年,虧了七八萬元,我想我之所以會虧,是因為我當時走的是專家路線,我總是相信別人什么事都做得比我好,我連廚師都是從廣州請來的,服務員都派到白天鵝去學習,非常理想化。
但在這件事情之后,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定要相信自己,自己去做一件事情,心里就要認定沒有人會比你更有能力做好這件事情,我也要求每個人都這樣去想,如同遠大人的信條:完善自我,出類拔萃。
說到底,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是一樣,人生得一兩知己足矣。做事業(yè)的人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做事業(yè)上,對于企業(yè)家來說,重要的不是自己能交到什么樣的朋友,重要的是能為自己的企業(yè)找到一個什么樣的合作伙伴。
朋友不在多,在于質量。一個人如果交了不好的朋友,就像一個企業(yè)沒有找到好的合作伙伴一樣,對自己的未來是沒有好處而只有壞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