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絲清甜,一縷雅香,一些恬靜,一點禪機,儀態萬方卻又淡定若菊,這就是素食的誘惑!與素食初相識的人往往驚艷于她令人炫目的逼真,繼而更是被她簡單之中隨意變幻出的炫彩所震撼,無論是瓜果鮮蔬的本色出演,還是“ 葷形素質 ”濃妝淡抹的粉墨登場,一道道宛若精雕細琢的工藝品,靈動而充滿惑媚,空山新雨般的雅致清新。登峰造極的刀工造型,高深精妙的調味,恰到好處的火候,素食,將中華廚藝的精髓演繹得出神入化。
炎炎夏日,泡一壺香茗的馨香,讓我們一同品味這份素雅之食的曼妙。
巷子深處
嘉禾園開業才兩年,但是在京城的素食界里卻已小有名氣,慕名而來,卻發現它深深隱藏在小區內的樓群當中,真應證了那句古話——“酒香不怕巷子深”。
北京春天離去的腳步總是那樣匆匆,還沒來得及享受春日舒爽,夏天就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爬滿枝頭的樹葉炫耀著夏的氣息。下午五點多天還很亮,太陽的照射更覺得天氣的炎熱,每一個毛孔感覺都喘著熱氣。
因為路線不熟,我走了不少冤枉路,而終于走進院內遠遠看到餐廳時,便迫不及待加快腳步。一進門還沒等我抖掉一身的熱氣,服務員就已經熱情地迎了上來請我入座,緊接著一杯綠茶已經送到了我的手上。
店內暖暖的燈光加上剛剛入口的綠茶讓我一下子感受到了由內至外的溫暖。
在溫暖的包圍下我的思維回到了正常,躁動的心開始平靜了下來。仔細品味著餐廳的每一個角落,發現處處都體現一個“靜”字。桌子上茶壺茶杯雖不是整套,但是淡雅樸素的顏色相配得那樣舒適悅目,細小的綠色植物靜靜地坐落在每一張桌子上,在紅色剪紙的襯托下更加顯得嬌嫩。
餐廳所經營的菜品都是素食,這都取決于店主的佛教信仰,從餐廳內部的裝修風格就可以體現出來,因為不是一味地追求獨特,所以每一步都是用心去經營,所以才會在短短的時間內做到如此驚人的成績。
“我們的餐廳也經常變換桌子的擺放,因為我們這里的客人基本上都是回頭客,為了讓客人不斷有新鮮的感覺。但是無論怎么樣變化,我們的宗旨思想還是不變,為客人提供最好的服務。”
看著嘉禾園總經理常敬德憨厚的笑容,我似乎看出了在北京餐飲業競爭如此激烈,在地理位置不好的情況下嘉禾園還能打出自己名氣,創立自己品牌的影子。
神奇素食
印象中,素食就像一璧溫潤清雅的純凈綠玉,一如煙水飄渺中孕育出的江南女子,多了幾分空山新雨后的清新出塵,卻少了一絲尊貴恢宏的皇家氣韻,而嘉禾園素食則將御膳的考究精致融入了素食的清雅靈秀之中,明艷處如牡丹盛開,濃墨重彩,恬淡處似小荷微吐,水墨留白。當微風拂過竹葉送出縷縷竹香,于鬧市中采擷片刻寧靜,細細咀嚼這份回歸自然的清甜雅香,任由這一室的寧靜祥和滌蕩出滿心的疲憊浮華,找尋一種暫別喧囂的超然釋懷……
在談素食的優點時候,常敬德更是滔滔不絕。“因植物食品中不含有對心血管構成威脅的有害物質,因此素食可減少血管疾病的發生。根據最近美國公布的一個研究報告證實,堵塞的冠狀動脈,可以通過素食、運動、服藥和減少精神壓力等綜合措施重新通暢,而不需要依賴手術打通;單吃素食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且在后十年中不發生使心臟病猝發的冠狀動脈病;而不能堅持素食者,則出現了冠狀病重度再發。
而且素食可以減少癌癥發病率尤其是直腸癌、結腸癌。這是因素食中含有大量纖維素,能刺激腸蠕動加快,利于通便,使糞便中有害物質及時排出,降低了有害物質對腸壁的損害。據美國有關資料,素食者比肉食者癌癥發病率低百分二十至四十。
同時素食還可減輕腎臟負荷。素食對腎功能不健全的腎臟病患者來講,能起到讓腎臟‘休息’的作用:腎臟病患者改為素食,外加乳制品的攝入,既可減輕腎臟負擔,又不減少蛋白質的攝入量,實為一舉兩得。
另外素食對預防骨質疏松癥亦有好處。眾所周知,老年人尤其絕經后的婦女為了防止骨質疏松,提倡多吃含鈣質的食品,而維生素C有利于鈣質的吸收。很多植物食品如綠色蔬菜,西紅柿和某些瓜果等均含豐富的維生素C,相反,動物食品有時卻能剝奪身體利用鈣質的能力。因此,有人建議素食者應喝些牛奶以補充人體所需的鈣質,這樣有助于骨質增加密度。”
在淡淡的佛教音樂中,靜靜地聽著常敬德的述說。他說得很專注,很認真,就像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在布道,我無心在這樣的環境中打斷他的任何話語,只是默默地聽著。
因為喜愛素食,所以有了做素食餐館的沖動。
因為想讓更多人能吃到素食,所以有了嘉禾園的誕生。
震撼食客
作為食客的我,看著面前兩道招牌菜,它不像是菜,與其說它是菜,不如說是廚師用心做出的一件神圣作品。
金鉢普渡,正如名字滲透出的恢宏大氣,典雅雋永一樣,整道菜品清雅祥和之中流動著汩汩尊貴的氣息。選薏米、銀耳、紅棗、枸杞等入鍋用小火細細地燉煮,將孕育其中的營養悉數融于湯汁的濃稠之中,再調入精心雕刻的金絲南瓜盅,置于慢火上蒸熟。輕輕掀開,一股自然的清甜撲面而來,薏米獨特的彈韌爽滑,銀耳的綿軟柔潤,紅棗的醇味香甜,在口中細細密密地編織成了一張美味的網,讓人無法抗拒,除卻口感的滑潤清甜,此菜更是滋養容顏,降脂健身的養生佳品。
牙簽羊肉,似真非真,似幻非幻,逼真得近乎完美。各式素食就像一道道美味的謎,是真?是假?誘惑著心底最為原始的探索之欲。選用上好的猴頭菇,加入多種香透透的熏制入味,巧妙的刀工輔以精妙的調味,便成就了這道牙簽素羊肉的美味。看看這肉塊上清晰的肌理,若不是事先知曉,真的很難想象眼前這香氣撲鼻的羊肉是地地道道的素食。不僅賣相足以以假亂真,連味道也毫不遜色,細嫩軟韌中透著微微的彈牙之感,醇厚濃香中偶爾滑過的一絲菌味,更添了幾分脫俗的鮮香。
店里的人漸漸多了起來,但是那份安靜并沒有因此而被破壞,人們說話的聲音都壓得很低。飯桌上一盤盤綠色的菜品讓人感到清新異常,雖然都是素食但是菜名都很特別,有佛教特色菜名如:紅袍袈裟、苦盡甘來、九轉成丹等,還有葷菜的菜名如:嘉禾醬肉、三色鮑絲、特色熏腸……
墻面的架子上整齊擺放著很多種類佛教的小冊子,都是送給有緣人的,可以隨便取閱。
吃飯的時候一只胖胖的貓咪獨自在店里游蕩,常敬德笑著說到:“它是去年開業的時候自己跑來的,飯店能夠招來小貓其實一點都不奇怪,但是對于經營素食的嘉禾園來說卻很不可思議,這里不但不經營肉食而且從經理到員工也是沒有一個人吃肉的,看來這只可愛的小貓也算與佛有緣吧。”
素食文化
素食文化其實是個很大的概念,不是僅僅一桌菜就能夠完全詮釋,頓悟的。對一個外面不吃素的人來說,更多的是看“吃素的”是如何打理自己的生活及人際關系,如果因為生意的關系而模糊了真正的素食的概念,那也難怪人家評頭論足:哦,吃素的不過爾爾了。
“吃素的人,營養健康能跟得上嗎?”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冒昧地問了一句,這或許不是我一個人的想法,我想。
“我吃素已經多年,看我現在有不健康嗎?” 常敬德呵呵一笑,“追本溯源,人類食肉是因為遠古人類為了生存,體力消耗過大,狩獵、無休止的戰斗、農業勞動等都需要身體的大量活動,需要能量的補充,肉類提供了身體所需的熱量,即使熱量有所儲存也會很快地消耗掉。而如今社會進入現代文明,人們的生活更加舒適,工作方式也有相當大的變化。食物豐富的同時,缺少運動,從而造成身體不平衡。素食的理論是有充分的依據,肉食帶給身體的負擔是難以想象的沉重,五臟六腑為了對付肉類食物,要付出成倍的辛苦。而且,大量對身體有害無用的多余脂肪等滯留體內,給本來就復雜的各個系統帶來致病的元素。
事實上,素食完全可以滿足人體的各種營養的需求,而又不增加任何負擔,何樂而不為呢?食肉也是一種慣性和依戀,如果想改變,可以逐漸地減少食用,最后堅決與肉類告別。為了使你每天具有最佳的精神狀態,請加入素食的行列。”
本想再追問常敬德,“對于一個真正的素食人來講,也許關心你生意的成敗并不比關心你修行的認真與否更甚,或者,直接說,你是為做生意而做素食呢,還是真正為結善緣為佛而工作呢?”看見常敬德手上戴著的一串佛珠和他淡定的微笑,我似乎明白了其中的答案。
從未想到今天會成為一個素食主義者。
品味素食是一種感悟,一種暫別喧囂的釋懷,一種穿越名利的淡然,更是一種崇尚健康,為身體減壓的養生之道,孫中山先生就曾說過:“夫素食為延年益壽之妙術。”將素食烹出葷菜的濃濃鮮香,卻全然沒有了葷食對身體健康的危害,這或許正是素食的精妙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