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的王人美并不是一個很標準的美人,但卻絕對是上海灘上那種風情萬種、讓人心驚肉跳的女人。其實王人美并不是地道的上海人。
王人美的父親王正樞是長沙第一師范學校的數學教師,他博學多識,不但精通數學,而且對詩詞歌賦,書畫醫道等也很有研究,在湖南本地極富盛名。毛澤東就曾是他的得意門生。1914年12月,王人美出生在這個有著書香氣息的家里,在她之前,王家已經有了6個兒女。王人美從小在長沙長大,在家里,她是絕對的中心和父母的寵兒。
在她7歲時,母親陳氏因腦溢血突然逝世,此時王人美已經進了小學。她于1926年考入省立第一女子師范學校。她那時對數學特別有興趣,滿以為將來會像她父親那樣當個數學教師。沒想到就在這年夏天,父親被黃蜂蜇了一下,化膿成疾,竟然就這樣去世了。于是,沒有父母的幾個孩子遵循父親以前的教導,開始加入了時代的隊伍,也開始了人生的追求。
1928年13歲的王人美與三哥王人藝離開老家湖南,投靠老鄉黎錦暉創建的明月歌舞團,王人美成為了一名歌舞演員。王人美原名王庶熙,黎錦暉說你哥哥叫王人藝,王人藝翻過來說,就是藝人王,藝人里頭的王,你是美人,人美么,就是美人王,這樣不是很好嗎,王庶熙從此改了名字就叫王人美。
明月社是中國創建最早的歌舞團,在這里走出了一大批歌影雙棲明星,除王人美以外還有黎明輝、黎翹莉、白虹、周旋、嚴斐等。
《漁光曲》
王人美的成功應該說是開始于當年的那部《野玫瑰》。待到《漁光曲》出現,小貓那個人物,實際是王人美自己演自己,因而又深化了一步。《漁光曲》是導演蔡楚生的成功之作,是王人美電影演技的一個高峰,也是中國電影藝術步入新階段的一個里程碑。
1934年蔡楚生籌拍《漁光曲》,其中“小貓”這個角色的挑選,費了不少的工夫。因為這個角色既要有成熟的演技,同時還應該有一點陌生的新鮮感。這種感覺是在成熟的基礎之上的。當時的上海灘演員中,成熟的有很多,可兼具那份單純的陌生感的則是少之又少。最后快到開拍的時候,有人推薦了當時已成名的王人美。誰知道導演一眼就看中了她,因為她所透露出來的書香氣正好掩蓋了在上海歷練出來的成熟世故。這樣,就顯得比較折中一點,同時,也讓人覺得更加有親近感,而不是所謂的不可接近的高貴。
她的表現證明了導演的眼光,同時也證明了她自己的實力。在片中,她飾演的漁家小姑娘“小貓”清新脫俗,與當時電影中所常見的成熟世故截然不同,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該片首映后,立即轟動上海。一夜之間,王人美的清新形象超越了人們傳統觀念中的上海女人的妖艷高貴,而成為平民化美人的代表。她那樸實的演技強烈地表達出被迫害女性的堅強和反抗性格。同時,她還演唱了這部電影的主題曲,同樣是震撼人心、廣為流傳,成為當時流行的歌曲之一。《漁光曲》曾突破放映紀錄,并于1935年獲蘇聯莫斯科國際電影展覽榮譽獎,成為我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現在,人們提到《漁光曲》便會想到王人美,想到那個清新脫俗的小姑娘“小貓”。
之后的王人美,逐漸成長為一個完全意義上的藝人。她在為人處世上秉承了良好的家風,這是其他藝人羨慕不已的。由于受到家中其他兄長的影響,她所演繹的角色多數都是反叛的。
這之后,她又先后主演了《風云兒女》《壯志凌云》等影片,同時錄制了《漁光曲》的主題歌和《風云兒女》中《鐵蹄下的歌女》等電影歌曲。1941年她在重慶拍攝了中央電影攝影廠攝制的影片《長空萬里》,此后她又主演了《回春之曲》《保衛盧溝橋》等影片,和話劇《孔雀膽》。直至上海淪陷,她一直活躍在上海的影壇和歌壇上,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的“常青樹”。
傷心的痛
王人美和秦怡,一個是當時上海灘影帝金焰的前妻,一個是金焰后來的妻子。她們本不應該有什么糾纏,可是對于一個女人來說,男女之間的事情絕對不是前后的關系可以說得清楚的。
說起來,當年王人美和金焰之間的結合還是上海灘的一段佳話。
在演出《漁光曲》并憑演唱其主題曲獲得巨大的成功之后,王人美覺得自己已經有所成就,應該想想自己的終身大事了。以她當時的身份,自然不是一般人敢去高攀的,也只有她自己去發現了,于是,她開始在演藝圈里尋找,結果發現了當時的影帝金焰。
當時的金焰在上海灘也是個風云人物,因前后主演的幾部片子都非常叫好,所以在很年輕的時候就被封為影帝級的人物。當時的王人美也是青春年少、風華正茂,同時又是上海新近崛起的一顆演藝明星。這樣的組合理所當然是金童玉女的搭配。二人在認識之后不多久,就開始正式交往,并很快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不過正像很多人后來所說的那樣,他們的婚姻是在上海演藝圈的花團錦簇中誕生的,本身就繞上了光環。一旦這種光環因時間流逝而逐漸淡去,婚姻也就走到了盡頭。后來這段婚姻的結局證明了這句話不是妄言。
抗日戰爭爆發以后,從小家庭教育深厚的王人美希望可以去爭取屬于自己的一份事業。然而仍在傳統的觀念里不能跳出來的金焰則認為,他作為一個丈夫,有理由,也應該由他來養活妻子,因此堅決反對王人美獨自去參加當時的一個進步團體大鵬劇社,更反對她報考美軍打字員來貼補生活。金焰不了解在顛沛流離中王人美的思想變化——此時的她又怎么可能安心當一只家貓?他認為王人美傷害了他作為一個丈夫和一個男人的自尊心。于是,在沒有吵鬧也沒有淚水的平靜中,他們開始思考這段婚姻到底有沒有維持的必要。最終,這種無言的對抗促成了他們的分離。
不久,金焰就與秦怡走到了一起。盡管婚姻的分分合合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對于年輕的王人美而言,這是一種致命的打擊。從小受過良好家庭教育的她,對于自己第一次婚姻以這樣的方式收場,覺得很失敗。
永遠的安慰
對于后來的王人美而言,唯一的幸福來源于那段大家所熟知的與葉淺予的感情。
王人美并不是葉淺予的第一任妻子,在她之前,葉淺予已經有過3位妻子。雖然她們后來都和葉淺予離異,但是在他心里,始終還是有她們的影子存在的。尤其是這之前的最后一任妻子戴愛蓮。剛離異那時候,葉淺予著實傷心了很久。以至于盡管自己很忙,也很需要別人來照顧,他仍然懷著那份思念和歉意單身過了5年。
葉淺予和王人美的婚姻是朋友們有意撮合的。但是應該說,他們之間的開始是比較倉促的,是建立在對彼此性情、脾氣都不甚了解的基礎上的。經過幾個月的交往,葉淺予便直率、主動地提出希望和王人美結婚。當時正在長春拍片的王人美還處在猶豫當中。從下面這封她當時寫的信里,我們或許可以更加容易地體會到這樣的一種感覺。她這么寫道:
“……想到北京的春天,我們的郊游的確使人懷念呢。雖然當我們單獨相處時,我總是沉默寡言,然而想你能感覺到我的緊張不安和激動,否則你也不至于那么快就直接提出問題。我的答復可能令你不滿意,但是希望你能了解我是真誠和坦率的……
“過去的環境、生活,養成了我某方面的依賴性,我也曾想到如果有個知心的人能夠在事業上幫助我、生活上關懷我,該有多好啊。因此形成了目前的恐慌。這是我的心情,也許你要批評我吧,我愿意接受。”
信中反映的謹慎態度,隱藏著第一次婚姻的幸與不幸。
當然,他們后來的小吵小鬧證明了他們之間因為不甚了解而帶來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不過這也只是一些小插曲而已,正如王人美后來在談到他們之間的生活時說的那樣:“生活中帶點幽默當然能使人輕松愉快,問題在于幽默和諷刺的界限很難劃分。如果過了那個‘度’,是會使人難堪的。一般地說,我雖然對事物比較認真,但不至于完全不懂幽默。我本來就是不好說話的人,雖然拼命在培養自己多說,然而經常都感到話似乎都是多余的。我對事情比較認真,想得很周到,這在某些方面來說是好的,然而常得反效果。”
進入了80年代,王人美仍然舍不得她的舞臺,但是1980年的一場突發的腦血栓,讓66歲的王人美坐到了輪椅上。后來雖然康復,但她的身體狀況卻一直令人擔憂,果然,在6年后一次外出時,她不慎摔倒,之后昏迷不醒——就這樣混沌不知,“睡”了一年之久。
1987年4月12日的凌晨,王人美永遠地睡去了。訣別了她多彩的人生和心愛的舞臺。只有在沙沙作響的老膠片上,她的歡歌笑語還會一如昨日般爽朗、清脆。
因為年齡的增長,心智的成熟,她不會永遠都是那個自然野性的小丫頭,但銀幕上的小貓卻永遠地留在了人們的心里。電影銀幕上的光輝歲月像流星劃過,美麗短暫,卻足以讓人目睹最璀璨的絢爛。
責編/高翔
E-mail:golddoo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