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個心理學家,但對人們內心真實的想法像個小學生一樣,好奇指數近來直線上升。老公疲于應對我的拷問式調查,終于提出對我此類問題要“罷工”,于是我把目標轉向我的閨中好友。
我有六個詞來表示自己喜歡的生活狀態。它們分別是:溫暖、自由、簡單、輕松、真實、浪漫。
在我的好友圈子內,給她們做了個小小的調查,讓她們把這六個詞從喜歡到不喜歡依次排序。在收到結果后,我沒有當場給出結論,起初只是覺得好玩,想看看我的朋友們對生活的認識或看法是否與我基本相似。因為我認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所以她們的選擇應該和我差不多的。其實不盡然,朋友中沒有兩個人的排序會是一模一樣的。
后來,我細細揣摩并把她們的生活經歷與所選詞結構排序結合起來分析,我得出一個結論:在她生活中越是需求得到的,越把這個詞排在前面。比如有個女友從童年到青年到中年,很少得到過親情、友情和愛情的溫暖,她就把溫暖放在第一位。還有個年輕女孩與父母同住一屋,有很多分歧,她的個性非常反叛,也不知道怎么與父母很好的去溝通,她的內心一直苦悶著,自由就是她的首選,非常的符合。這正是人內心所缺一個真實的反映。
還有一個女友對我說,這些詞看起來好像意思差不多。錯了!認真去理解和體會就會知道這些單詞是完全不同的,但互相又有連貫性。比如說,人付出真實的情感后才能得到溫暖的感情世界,而愛情和婚姻也變得美好和浪漫。人與人相處簡單了,那么人際關系會變得輕松,個人的整個世界也會變得自由。生活中剔除太多的欲望,人生也變得簡單,身心自然也輕松和自由了。由此可以看出這些詞的連帶性是不可分的。
這六個詞是那么樸素和易懂。但是我們真實擁有的只能是其中幾項,生活中總有缺憾,就像我們人類的行為也不能做到十全十美,生活也不能十全十美。那就讓我們珍惜已有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