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市長、副市長的法定權力進行公開審核,逐一落實,為市長每一項權力繪制流程圖;
將ISO9001質量管理模式引入行政權力運行機制中,每一項權力的行使與運行必須留下詳細記錄;
在人事任免和某些重大問題決策的常委會上實行“社會旁聽制”,把權力運行的全過程毫無保留地擺在群眾的眼皮底下……
中國河北,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改革正在進行中。
行政權力機關進行“自我革命”
2005年春,一場被稱為“對權力機關進行自我革命”的宏大舉措——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試點改革,在河北省悄然啟幕。時隔一年,大刀闊斧的行政權力改革究竟走出了一條什么樣的軌跡?
這項改革是由一起震驚全國的腐敗大案引發的。
2004年,原河北省外經貿廳副廳長李友燦在一年多時間里,利用審批進口汽車配額的權力,收受賄賂高達4744萬多元,創下了當時國內貪官貪污數額的最高記錄。省商務廳是一個剛由幾家單位組建的新部門,事后查處李友燦貪污案時,很多人竟表示不知道李友燦還管著進口汽車配額,甚至連外貿廳一些官員都表示不知情。即便有人知道他管著此事,也不知道具體是怎么審批的。加上李友燦本人也故意將權力神秘化,在具體操辦時只有他和為數極少的幾個親信了解。幾個人一“捏弄”,就算完事了。
李友燦一案令人震驚之余,曝光出的種種黑幕更發人深思:反腐多年為什么還會出現李友燦這樣的人?怎樣加大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的力度?
河北省委書記白克明指出:“腐敗現象的存在,暴露出我們工作中仍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這個教訓極為沉痛,我們必須認真總結、深刻汲取!”省長季允石也反復強調,要把事前、事中、事后監督結合起來,加大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的力度。
“權力不透明,就容易導致暗箱操作,就會產生腐敗!”一位省紀委領導如此感嘆道。
那一段時間,河北省紀委會議室夜夜燈火通明,紀委常委會多次專題研究,最終達成統一意見:“陽光是腐敗的天敵,公開是腐敗的克星。無論是站在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角度考慮,還是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上考慮,都應該探索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機制,進一步加大權力公開的力度。”經過深入調研,省紀委監察廳開始著手制定《關于開展推進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試點工作的意見》。此項工作一經提出,立即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鼎力支持。省委書記白克明、省長季允石多次在重要會議上強調,要把推進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作為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舉措,切實抓出成效。此后,省委、省政府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這一工作,省紀委監察廳提出的《試點工作意見》由省委常委會兩次研究討論,最后經省委書記白克明親自修改才最終定稿。
為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河北省成立了以省委副書記(兼省紀委書記)為組長,常務副省長、省人大副主任、省政協副主席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紀委監察廳,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各項工作。
經過慎重考慮,河北省決定先搞試點。按照規劃,這次改革的試點單位主要有邯鄲市政府、省商務廳、省國土資源廳三家,其他各設區的市,省政府部門至少選定一個縣(處)級單位開展試點工作。“職權法定、依法用權、依法行政、權責一致、公開透明、接受監督”,成為試點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時的基本要求。
一場行政機關對權力行使的自我革命,很快在各試點單位蓬勃展開。
給權力拉一個清單
要公開行政權力,先得知道一個單位、一個崗位到底有多少權力?省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領導小組首先向三個省級試點單位提出了要求:“先搞權力清理,明晰每個單位、每個職位的權責,進行一場自我革命。”同時要求,權力清理結束后,結果要向社會全面公開,“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除涉及國家機密和法律規定必須保密的之外,必須全部公開。”對不能公開或暫時不公開的,試點單位要逐項列出目錄,說明理由,并報省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備案。
一聲令下,邯鄲市、省商務廳、省國土資源廳3個省級試點單位忙起來了,119個縣處級試點單位忙起來了,“聽說過清理債務,清理違建的,沒聽說過自己清理自己權力的”,他們滿懷新鮮而又惶恐的心情面對著這項自己從未干過的工作。
在邯鄲,作為唯一的一個市級試點單位,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確定市長到底有多少權力。
如果在街頭隨機攔住一個市民,問市長的權力有多大?不少人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全市的事兒,都歸他管吧。”事實上,不僅是普通市民,以往,許多政府官員也不清楚自己手中法定權力有多少。官員們一般依據慣例處理工作,行使的權力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并沒有人特別“較真兒”。
邯鄲市政府辦公廳對市政府所屬65個行政部門的行政權力逐一摸底,哪些權力是屬于部門,哪些屬于需要上報主管市長和副市長。各部門在按要求清理后,將清理結果報市政府。
不久,需要上報市長的135項職權陸續匯總到市政府辦公廳,但是,這些報上來的權力項目不一定就是市長的權力,因為這是“自己報給自己”,根據改革方案,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行政職權不能再行使。最后還得國家現行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說了算,這樣,權力才有了合法依據。所以,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為這135項權力找到法律及政策依據,一些市長的行政職權進行合并,一些不符合法律法規的權力被取消,同時也增加了一些新的行政職權。一位副市長收到下級上報的十幾項權力,但是經初步清理,大多數權力法律依據不充分,副市長的權力只剩下一項。這位副市長為此開了幾次分管部門調度會,尋找相關法律依據。另一位副市長專門讓身邊工作人員找來相關法規,把自己分管的每項權力逐條對照。
經過清理,最后的結果是:王三堂市長負責全面工作,有92項行政職權。按照受市長委托副市長行使權力原則,邯鄲市常務副市長趙國嶺有16項行政職權,宋春嬰副市長有15項,辛寶山副市長有11項,彭學增副市長有7項,馮連生副市長有21項,丁英輝副市長有22項。與此同時,邯鄲市政府下屬各單位的所有行政職權的大清理也全面展開。
在省國土資源廳,審核行政權力168項;省商務廳審核57項……
就在這樣的大規模清理下,全省各試點單位共清理和審核各類權力2309項。
清理行政權力,觸及了一些部門和個人的利益,讓許多人感到不習慣,甚至產生阻力或對抗。“很多部門有一個絕招,就是牢牢抓住對制度的解釋權死不放手。一旦對自己不利,想怎么解釋就怎么解釋。我們一開始就規定,不許保留解釋權,所有項目和環節必須對外公開。”省商務廳的一位負責人直言,每項權力審批,哪個環節是要害,哪個環節有油水,具體的操辦人最清楚,所以必須得抓住要害。在省商務廳,所有審批項目的申報材料、審批流程圖,都已經上墻公示。在邯鄲,有的部門負責人對權力的公開很不情愿,該上報待審的權力不上報,已經廢止的權力卻報上來企圖蒙混獲批。有的部門上報含糊不清。市工商局僅僅上報40多項權力,后被警告凡是未報而沒通過清理、擅自行使權力的,視為非法,工商局才不得不上報100多項權力。有的部門瞞報甚至私設權力的,竟然編造法律依據;或隨意增加審批程序,原本只有3個環節,卻擅自增加一個變成4個環節。經過最終的審核,邯鄲市公安局拍賣特種行業許可權、市畜牧局獸藥制劑許可權被廢止了。省國土資源廳有17項權力被廢止,省商務廳有3項。三個省級試點單位共“砍”掉了近300項不合法規的行政權力。
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清理確認后的權力,編制了職權目錄,并向社會進行了公示。權力運行流程圖直觀、易懂,老百姓將之形象地比作權力運行“說明書”。職權目錄和流程圖公開后,使權力運行的各個環節置于陽光之下,使每個責任人都能受到監督。
“我們每個審批人員都要在電腦上簽署意見,一經簽批便不能更改,而這些意見廳里各部門都可以在局域網上看到。申請人也可以通過網絡、電話或電子觸摸屏等方式,隨時查詢所辦事項進展情況。”省國土資源廳的一名工作人員說,“由于公開了整個過程,有的人即使想做些手腳也不敢了。”省國土資源廳審批的都是千萬元甚至上億元的大項目。原來,一個幾千萬元的土地整理項目給誰,一個處的處長就能決定,產生腐敗的可能性很大。“以前每到批地、批礦時,樓道里像趕集一樣。”該廳政策法規處一位負責人張某說,現在,只要在政務大廳申報之后,就可以放心等通知了。只要材料齊備,符合法律法規,任何人都不用找。如果不合規定,找誰也不能給你辦。因為所有環節都是公開的,每項權力流程都已經被細化,審批意見及依據是什么,都明明白白地公開在網上。
在廊坊,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試點單位廣陽區,政府工作人員每行使一項行政權力,都被要求填寫《行使行政權力記錄》,記下行使權力的時間、部門、人員、審批領導及行政相對人等。這是廊坊市將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引入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的一項具體措施。
“只有用權過程規范,才能保證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廊坊市市長王愛民說,將ISO9001質量管理模式引入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是為保證權力運行的監督有力。
在新的權力運行體系下,每個環節的負責人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簽署審批意見,期限臨近亮黃燈,逾期不辦亮紅燈;紅燈亮后,部門內部進行處理,而如果置紅綠燈的警告于不顧的話,就將會受到更加嚴厲的處罰。
每天一上班,省紀委駐省國土資源廳紀檢組長張俊杰就要打開電腦,仔細查看各處室的審批項目,看看有無即將超時被亮黃燈的,以及已經超時沒辦理而被亮了紅燈的。作為省級試點單位的省國土資源廳,每10天就會有一個紅綠燈通報會,而在通報會上,那些由于辦事拖沓而闖紅燈的人員,不但會被全廳通報,還要在通報會上給出個說法。
“對于行政審批中超時的現象,1次2次我們進行通報批評,3次以上我們把他的這種情況列入評先晉級的考核體系。”張俊杰說,通過對權力運行過程的監督和處罰,確保了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改革不是在走過場。
石家莊某管理處負責人因審批超時一個月被撤職;邯鄲某規劃處職工因三次亮紅燈被調離工作崗位。2005年,被公開處理的11起典型案件,責任人都是因為亮紅燈丟官丟工作。而嚴厲的處罰換來的是,2005年河北省各級部門接到的投訴比上一年減少了2200多起。
“對一些該公開不公開的,還有對一些群眾訴求不認真作為的行為,我們都要進行嚴格的責任追究。”省監察廳廳長李俊山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陽光政務產生的巨大社會推力
原來有人擔心:權力公開后,固然有利于從源頭上防治腐敗,但秩序亂了怎么辦?影響工作效率了怎么辦?但結果表明,權力公開運行,不僅讓權力受到了全程監督,而且還出人意料地提高了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
在省商務廳,以前企業登門辦證,好多人為了能把證辦下來或者盡快辦下來,都托熟人、找關系、大老遠跑來請客送禮。“現在好了,企業連門都不進、連人都不見就把證辦了,我們也從應酬中解脫了出來,能夠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廳里一位工作人員說。
前不久,平鄉縣博大酒業有限公司的段某因業務擴展需要,在公司的電腦上通過網絡填寫了酒類批發許可證的申請表格,經邢臺市酒類監督管理局實地考察同意后上傳省局。沒過幾天,省酒類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復:同意辦證。
而在此前,像段某這樣辦證的至少要往省城跑兩趟,甚至反復好幾次。在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試點工作中,省商務廳在全面清理行政權力、認真編制職權目錄、反復修訂完善行政權力運行流程圖的基礎上,為方便辦事人,預防腐敗,打破了國內通常采用的內網受理、內網辦證模式,創造了外網受理、內網審批、網上網下發證并舉的審批模式,使審批程序更為開放、透明,人們只要知道怎么辦證,坐在家中就能把事情辦好。
據不完全統計,全省酒類零售和批發企業有1173家。實行網上審批之后,按最保守的計算,全省酒類批發企業也可節省交通、食宿費用80多萬元,節省6000多個工作日。省商務廳外資處統計顯示,權力公開運行之后,他們負責的審批事項當天辦結率達到了80%以上。
如今,在秦皇島市工程建設項目的審批時間由過去的半年左右縮短為45個工作日,外資企業、內資企業注冊由過去的1至2個月分別縮短為10個工作日和5個工作日。在推進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試點工作中,該市堅持“點面結合”,從深化試點單位建設和試點延伸擴面兩方面入手,既規范了權力運行,又方便了老百姓辦事。
而在邯鄲市成安縣,行政權力公開透明改革以一種特殊的形式引起了更大的社會震動。
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成安縣在人事任免和重大問題決策的常委會和全委會上實行了“社會旁聽制”。通過邀請社會各界現場列席旁聽的方式,把權力運行的全過程毫無保留地擺在群眾的眼皮底下,直接面對公眾監督。
呂鳳蓮是成安縣招商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去年下半年,她參加旁聽了兩次成安縣委常委會、全委會。“兩次會議的議程都是干部任用提拔,我們目睹了整個干部任用提拔流程。每次參加旁聽的有20名代表,具體人員不固定,我是被隨機抽選的。”“我們參加旁聽的代表也有一定權力,雖沒有發言權和表決權,但對旁聽事項有意見和建議,可在會后以書面形式向縣委提出。”呂鳳蓮說。
城關鎮大姚堡村今年48歲的農民章鵬在縣政府服務公司做臨時工,他曾于去年11月2日旁聽了縣委關于干部人事調整的縣委全委會,這次提拔的是鄉鎮、科局的正職。“原來以為干部任用很神秘,現在見識過了。”章鵬說,會上開始縣委組織部門對擬任干部名單、基本情況、民主推薦票數、民意否決票數,以及每個擬任干部存在的優缺點,一一作了詳細匯報。隨后,全體縣委委員進行無記名投票,計票匯總后,現場由旁聽代表和組織部的工作人員一起公開唱票,現場宣布人事調整情況。
許多參加過縣委常委會、全委會的旁聽代表感到新奇而激動。隨著參加人次的增多,這種激動慢慢變淡,取而代之的是責任感和使命感,成安縣委一則統計資料顯示:截止目前,該縣在常委會和全委會上共實行旁聽12次,參加旁聽人員200多人,整理并回復旁聽人員提出的意見和建議56條。更重要的是,在這個縣,隨著時間的推移,權力運行的神秘不復存在。
河北省推進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試點改革,讓我們看到了從根源上制約官員腐敗,從制度上提高政府效能的陽光。“河北省推行的這項改革,可以說取得了良好的政治和社會效果。開展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改革,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進一步來推廣。”2006年2月15日,中央紀委一位官員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里作出了這樣的肯定。在互聯網上,這一改革引起了巨大反響,網民們好評如潮:“陽光下的權力帶來的是廉潔高效,讓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而在成安,從信訪大縣到去年的唯一出席全國信訪工作表彰會的先進縣,縣財政收入三年時間翻了兩番,僅去年一年就有88個項目近18億外資落戶成安。通過行政權力改革的實踐,我們看到了陽光政務給社會帶來的巨大推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