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鏈接
豐胸減肥電視購物節目停播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工商總局7月19日下發通知,要求整頓廣播電視醫療資訊服務和電視購物節目內容。通知指出,一些豐胸、減肥產品使用不科學的表示功效的斷言,保證使用效果,損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影響了廣播電視媒體的社會公信力。
國家廣電總局網站:
WWW.chinasarft.gov.cn
5種捐贈免征所得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文,對5種捐助免征所得稅。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向紅十字事業、農村義務教育、福利性非營利性的老年服務機構以及公益性青少年活動場所的公益、救濟性捐贈,準予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前全額扣除。
財政部網站:
WWW.mof.gov.cn
大規模培訓網絡安全人員
為提升信息網絡安全專業技術人員專業能力和更新專業知識,公安部、人事部7月16日聯合發出通知,決定在2006年至2010年5年間,每年為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培訓2至3萬信息網絡安全專業技術人員。
人事部網站:
WWW.mop.gov.cn
“卡拉OK”內容納入監管
7月18日,由文化部批準,“全國卡拉OK內容管理服務系統”建設工作即將啟動。所有進入到曲庫的內容,都要提前經過審查。
文化部網站:
WWW.ccnt.gov.cn
現實主義
“舉報父親包二奶”案鬧上法庭
濟南大一女生王靜兩上中紀委狀告父親“包二奶”并自建“父親不如西門慶”網站一事經媒體報道后,引起社會各界極大關注,此案最近有了新進展,7月19日,王志華向濟南歷下區法院起訴,要求王靜停止對其名譽權的侵害,并在報紙和網站上賠禮道歉。法院已正式受理該案。原告認為其行為對自己名譽造成極大影響,并給自己帶來了精神痛苦。他只希望澄清事實,所以沒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訴訟費也愿由自己承擔。
中國網民人數達到1.23億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7月19日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截至6月30日,中國網民人數達到了1.23億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9.4%。根據報告,中國網站總數達到了78.9萬個,網絡國際出口帶寬總量則達到21萬多兆,同比增長159.2%。
調查結果表明,人們對互聯網的使用越來越頻繁,本次調查顯示網民平均每周上網16.5小時,創下歷史新高。
荷蘭出現專治“網癮”診所
網絡游戲使一些缺乏自控能力的玩家因沉迷其中而無法自拔。針對這種情況,歐洲首家網癮治療所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應運而生。診所負責人凱特·巴克說,“(短期)治療對一些患者沒有效果。他們接受一天治療后會說出醫生想聽的話,可是回到家后就變回老樣子。”為保證治療效果,史密斯與瓊斯治療所又推出了4—6周的新治療計劃,每天收費約640美元。
一周風向
“十二豪門”憑什么獨享盛宴
2005年度中央企業財務統計年報最近出爐,煤、電、油、運行業的“十二豪門”員工工資是全國平均工資水平的3到4倍。
網友們對此頗有感觸,他們說,這些單位的姑娘小伙子們,向來是介紹對象的“搶手貨”。支持者說,他們創造的利潤是央企總利潤的78.8%,你說他們的工資該不該高?
反對一方則說,這桌“盛宴”的“埋單者”是國家政策和行政權力,不是平等的市場競爭。有網友問,壟斷企業的利潤有多少是“天幫忙”,又有多少是“人努力”的結果?“煙草行業的門衛和紡織廠的門衛,兩者的工作有啥差別?”
管理、法律本科是否該撤銷
有媒體近日報道稱,大學專業目錄正在調整,部分本科專業醞釀取消,管理、法律本科在建議撤銷之列。
北京師范大學校長鐘秉林說,剛剛入校只有十八九歲的本科生,沒有相應的知識背景,沒有必要的閱歷,不適合學習管理專業。
一些網友擔心,只在研究生階段設置這些專業,有可能讓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望而卻步,影響社會公平。
而另一些網友擔心的是,“這可都是高學費的專業,不收學生了學校要損失好多錢,撤銷管理、法律本科能實現嗎?”
“只代賣不退票”讓人郁悶
7月18日《珠江晚報》報道,受水災影響,京廣鐵路部分路段中斷,一些珠海市民想要退票卻遭火車票代售點拒絕,聲稱代售點只負責訂票,不能辦理退票手續,退票只能去廣州火車站。
網友們質疑,退票只能去廣州火車站?珠海往返廣州的費用,都趕上甚至超過火車票的價錢了,誰會花那個時間干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這不明擺著逼人們不去退票嗎?
這顯然是只享有權利不承擔義務,將“誠實守信,互惠互利”的商業倫理棄之不顧。
有網友總結說,壟斷行業的每一分利潤,都造就過消費者無窮的郁悶。
每周一博
“以富濟貧”之道
王維眉
這個話題很喧鬧一陣子了,中國貧富差距的基尼系數高于0.4,已經瀕臨危險的警戒線。有學者開出縮小貧富差距的藥方之一是“以富濟貧”,可是眼下中國大陸富人中的很大一部分對慈善和公益事業好像沒什么熱情。不免讓筆者回想起在美國讀書時看到的“以富濟貧”之道。
其實美國貧富差距的基尼系數與中國相當,“社會保障”所用不菲,其中絕大部分靠的不是政府支出,而是“劫富濟貧”的錢。那么,美國人用什么辦法去掏富人的腰包呢?要知道那可是個以保護私人財產立國的地方。
在美國,某些電視頻道經常用大量時段播放募集善款的公益廣告,情真意切,聞者動容。還有,遍布美國的教會、70多萬慈善組織和義工團體,打造一個“樂于奉獻”的社會風氣,久而久之,自然地形成傳統和規范。
但筆者還是喜歡以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在我看來,累進稅率應該是美國富翁喜歡捐款最重要原因,要知道肯尼迪時期的遺產稅曾經高達80%,你想當葛朗臺也沒門兒啊。
以美國《世界周刊》刊載的2004年遺產稅稅率為例,假設比爾·蓋茨的遺產完全由于女繼承,除60多萬美元的減免額度外,其余全部要納遺產所得稅。繼承人只能得到總遺產的四分之一,如果被繼承人的子女眾多,每人分得的就更少了。
美國富翁在這個環境中,早就認識到用自己的財富去蔭蔽子孫既是不可熊的,更是不明智的,索性選擇捐出去。搞慈善,不僅是縮小貧富差距的好方法,更是國家防止它的子民靈魂蛻變的好方法。利國利民利己,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