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位于山區和平原的分界線上,是我國著(zhù)名的泉城,有珍珠泉、黑虎泉、金線泉等。
濟南南部山區的地質構造是石灰巖(yán)巖層,而北部平原地下是巖漿(jiāng)巖。山區的石灰巖以大約30度左右的斜(xié)度由南向北傾(qīng)斜,到了濟南,正好被地下的巖漿巖截斷(jiéduàn)。
石灰巖本身結合得不是很緊密(jǐnmì),有孔隙(kǒng xì)、裂(liè)隙和洞穴(xué),能夠儲存和輸送地下水。地下水和地面水一樣,也是從高處向低處流的。由于石灰巖巖層的傾斜,南部山區的大量的地下水不斷向濟南一帶運動,成了濟南泉水的水源。
大量的地下水流到濟南以后,一方面碰到了巖漿巖的阻擋,由于巖漿巖不像石灰巖,它的組織很緊密,所以地下水到了那里就流不過去了,真可謂水泄(xiè)不通;另一方面,濟南地面上覆蓋(fùgài)著一層不透水的黏(nián)土,地下水不能自由地流出地面。那里攔蓄(xù)起來的地下水越積越多,由于不能前進,因此必須另找出路。
這些地下水終于找到了出路。因為有的地方地下存在裂縫(fèng),就給地下水的排出開了方便之門,那里攔蓄的大量地下水,憑著強大的壓力沿著這些裂縫噴涌(pēnyǒng)而出,于是就出現了天然的涌泉。濟南四大名泉中的趵突泉、珍珠泉、金線泉等,就是這樣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