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于一個貧苦的小山村,從小就經(jīng)常看到母親焦急地從雞屁股處籌款(用雞蛋去換錢),所以我從小到大都沒有吃飽穿暖的感覺,更不用說知道什么叫“吃喝玩樂”了。在大學食堂里,最后去的肯定是我:那是希望能求師傅把那些剩菜水給我,而我就能節(jié)余菜錢。所以一直到出國前,我還沒有很好地吃過一餐好菜。
出國學習后,因費用充足等原因,使我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畢業(yè)后,該校所屬的研究所要我去,于是就留在了那里。雖然從實驗員到實驗室主任,再從實驗室主任到副所長的職位在變,但對我沒有半點當官的感覺,因為自己和周圍的人都沒有當官的概念。
然而回國在一家事業(yè)單位當了負責人后,仿佛一下子中了狀元:不僅高福利待遇一步到位,而且自己的身份也如同鍍金了。因為到什么地方都是前呼后擁,更重要的是自己實際干的事少了,而受別人請示報告的多了。不干事卻還要對干事的決策,剛開始也使我很犯難:因為國外任何事情都要自己做,如年度計劃,當時是各實驗室自報自己的計劃,而匯總審核與編制所的綜合計劃就是我自己的事了。辦公室的人員只負責打印,決不會幫助你編制新的計劃。而在中國當了官后,自己要做的事就是簽上自己的名字,很多時候連審核都不需要,因為只有正式文件才送到當領(lǐng)導的手上。
以財務(wù)為例,在國外所有的費用全部由發(fā)生者自己控制,領(lǐng)導并不需要簽字審核,可在中國任何報銷單都要由一把手簽名。我開始還找專業(yè)人員核對,結(jié)果吃力不討好。后來任何報銷都是來者簽字,因為這只是一個權(quán)力的體現(xiàn),而不是一個制度環(huán)節(jié)。有時對一些很少報銷的人故作姿態(tài),更是使人敬佩不已。因為財務(wù)人員會把關(guān)的,而且如何應(yīng)付審計,她們更是精通。所以我的筆只是表示別人報銷,必須要到你這里來敬仰你。當然你同樣也可以故意作弄一些對你不敬的人。
是啊!當官以后,我才知道:住房按職位,小車按職位,就連發(fā)節(jié)日禮品也是有區(qū)別的,這才真的是職位與一切掛鉤。所以當?shù)谝话咽值母杏X那真是好極了。開會,你不到誰敢宣布開始?提拔干部,哪怕所有程序全部到位了,你不簽字,依然還是白搭。在任何拋頭露面的時候,鏡頭絕對是對著你。就是酒席上,你不動筷子,誰敢動手?參加“送溫暖”工程時,那接受“溫暖”的人簡直把你當成了他的觀世音!
中國一直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俗語,我自己在中國當官后也有這種感受了。以前我家貧窮時,找領(lǐng)導辦事不知多難。即使后來我上了大學,領(lǐng)導依然是公事公辦的高姿態(tài)。再后來出國,領(lǐng)導只是客氣了。可當我當了領(lǐng)導后,竟然家里的父母親也有領(lǐng)導經(jīng)常去慰問,更不用說我每次探親,竟然成了如同組織活動一樣,使我都不好意思回鄉(xiāng)探親了。
有人說“中國的官不腐敗難”,這話的確有道理。到舞場,最漂亮而且最會跳舞的女孩子肯定是專陪你的;在酒桌上,同樣是漂亮而又艷麗的媚娘絕對也是專陪你的:而當你為那些沒有權(quán)勢的人辦了一點實事后,他們絕對會感謝你一輩子;至于那些政策規(guī)定內(nèi)的事,同樣得到好處的人也一樣不會忘記對你的感謝或表示(送禮)。所有這些,你說腐敗也行,你說是禮尚往來也行。反正當宮后,并不一定非要以權(quán)謀私才腐敗,正常履行職責,一樣很容易腐敗。因為你當官了,想不腐敗都難。
小時候讀《大禹治水》,知道當宮就是付出。后來在國外也是如此,有時職位提升待遇沒變,但責任卻增加了。現(xiàn)在國外有很多官是零工資,因為他們完全是為了付出。不是有位演員還自己貼錢當官嗎?那就是自己花錢找責任。
可在中國一當官,才知道福利待遇全部掛鉤。因為責任目標太空,與自己的能力無關(guān),倒有很多指標是運氣:如意外事故與安全等。當然也有煩惱的事,那就是擔心上級領(lǐng)導個人對你的滿意度。而單位內(nèi)部下面所有人是以你為中心。難怪前些年國有企業(yè)各級一把手,全部自稱或被員工敬稱為老板。因為國有企業(yè)是全民所有制,不可能叫全民當老板。當政府退出管理后,他們當然自己也就成了老板。更可笑的是,國有企業(yè)成立董事會時,竟然全部是本企業(yè)的經(jīng)營管理者。這真是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這樣的好事,所以說在中國當官真好。只有當官后,才知道什么叫“享受人生”!君不見一些腐敗分子的子女,用腐敗分子的錢財在國外受教育,結(jié)果還是要回來做官。
呵呵,在中國當官的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