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打工?職業技術教育?
本刊編輯部策劃
秦麗萍
7月1日,出山。下大雨。正碰上農村一所小學放暑假。沒有雨今的孩子們拼命往鄉村小巴士上擠,下一趟車要等2個小時。車廂里只有14個座位,已經坐滿了人。小孩子們只能擠在狹小的過道里哭泣吵鬧,售票員拼了死勁關不上車門。這一車,她賣了65張學生票。
不知道說些什么,只能感慨,小孩子的柔韌性好的讓人難以置信。
回來后,郁悶了很久,下不了筆寫采訪稿。再過四五年或者七八年,這些孩子都該上高中了吧,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又能比我采訪的那些孩子好多少?面對9月這條命運上的巨大分水嶺,他們對未來的選擇可以多一些美好點的道路嗎?為學費而背井離鄉的農村父母們是不是可以少一點?
沒辦法回答。
面對這些孩子時,可以體會到發展農村經濟的意義那么真實,擔子那么重大。我的心里最后升起的一個“大而空”的答案:唯愿中國更繁榮強大。然而,當我做完這個采訪時,我由衷覺得,這并不是一個“大而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