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大眾今年最為矚目的兩款新車中文名字近日正式公布,其中兩廂車型定名為“POLO勁情”,三廂車型命名為“POLO勁取”。從中文名稱上來看,這兩款新車整體形象將與POLO原來“小巧、可愛”形成差異,在保留了POLO引以為豪的動感和活力元素的同時,更從名字上加強了它與目標人群的精神聯系,與他們年輕向上的面貌與生活態度取得和諧一致。
造型解密
從整體造型上,設計師賦予了POLO勁情、POLO勁取更多的剛性元素和中國文化特征,整車線條處理更加銳利、成熟。
明朗大膽的U型線條同樣是POLO勁情、POLO勁取前臉最顯著的特征,前臉U型線條動感流暢,從發動機蓋一直延伸到保險杠上,與鍍鉻立體U型前水箱格柵共同演繹著銳利、動感、時尚的設計風格。極具沖擊力的前臉設計,給人一種靈敏、機警、蓄勢待發的感覺。從Concept R,到Golf GTI ,到PASSAT領馭,大眾新一代略顯夸張的U型前臉造型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傳遞了大眾品牌最新的造型理念,也為大眾新一代產品增添了更多的動感、激情氣息。
其車燈設計也吸納了中國文化中“體圓而法方”的設計哲學,一體化的晶鉆前大燈晶瑩剔透,采用方圓交融的設計元素,質感強烈、簡潔醒目,整車靈氣十足。高挑的前大燈順著翼子板線條向后、向上延展,與大U造型的向下趨勢形成了一種蓄勢待發的張力。開在路上,人們不用刻意去尋找那個VW標志,閃亮的U型前臉、“體圓而法方”的水晶大燈,遠遠一看就知道是上海大眾的作品。從PASSAT領馭到POLO勁情、POLO勁取,這種相似完全是品牌的必然。
中文名折射車業本土化意識

今年,世界最大的網絡搜索引擎Google公布了它的中文名字“谷歌”,這是Google在全球范圍內唯一一個非英文的名字,這個名字不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表達了該公司對于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網絡市場的重視。
其實給產品起個朗朗上口而又通俗易懂的中文名字,是許多跨國公司進入中國之前就要考慮的重要市場戰略,在汽車產業界,“奔馳、寶馬”更是非常“中國化”的產品名稱翻譯。今年以來,為了強調“中國制造”的概念,國家也對國產車的中文標識以法令的形式作了規定。早在這項規定頒布之前,上海大眾就已經通過PASSAT領馭,成功地打響了產品的中文品牌標識。“領馭”之名與原來單純的使用PASSAT相比,使中高級車的定位和特點更加一目了然,對市場拓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在POLO上,四年前POLO強調的是全球同步上市,而今新POLO則是與德國同步開發的又一杰作。“勁情、勁取”的中文名不僅與產品本身魅力造型和澎湃動力相聯系,而且與這兩款車的市場定位、產品氣質緊密結合起來,可以使中國的消費者對其產生更強的親切感和認同感。
兩廂三廂分別命名,凸現市場細分意識
汽車市場上一些品牌常會有兩廂、三廂甚至旅行車等細分車型以適合不同的人群,標致的“瑪格利特計劃”甚至可以從一個車型上演化出6、7種變形。以前,人們只是簡單地把它們命名為“XX兩廂”、“XX三廂”,但是這樣一來,產品的差異化就在一定程度上被泯滅,而對于它們的細分市場和目標人群來說,就有意無意會產生一些混淆。這種現象在國內同一品牌的兩廂、三廂上非常常見,甚至會造成兩者的市場互相干擾。
因而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其實兩廂車與三廂車針對的是不同的市場,擁有不同的個性以及核心消費群體,因此也應該在名稱上加以區分。雖然POLO勁情、POLO勁取的真車我們還沒有見到,但是通過給兩廂定名“勁情”,我們可以預見到,這是一款定位于年輕、活力、時尚人群的精致小車;而給三廂取名為“勁取”,則顯示其針對的是相對理性、事業處在上升階段、追求氣度品位和家庭感的人群。在外形上,它們也應該像名字一樣代表兩種迥然不同的風格,讓我們一起期待POLO勁情和POLO勁取的正式亮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