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產銷快訊批露,今年1-5月,14噸以上重型載貨車銷售126819輛,同比增長0.87%。安徽華菱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共生產生產2395輛,同比增長89.93%;銷售2104輛,同比增長96.8%,是重卡業產銷增長最快的企業,占年度新增市場份額的1.64%。其海外出口也令人欣喜,繼2005年喜獲500臺出口大單后,近日又獲1000臺大訂單,且首次競標國際市場中標100臺。華菱集團董事長劉漢如在2006年6月9日的“與康明斯、三菱、ZF等世界品牌配套商強強聯手拓展國際市場”新聞發布會上透露,華菱在國內外的競標潛力逐漸增強,國際間合作也快步疾行,產品系列不斷拓展,并力爭“十一五”末產銷5萬臺,銷售收入實現150億元。這一切無不證明,華菱品牌在行業中已經快速崛起。人們不禁要問,華菱快速崛起,誰之功勞?
有人把這功勞算在華菱集團董事長劉漢如身上,算在華菱人超前的“質變、創新”意識上,這不無道理。因為他們精明強干,勤勉執著,把脈市場具有遠見卓識般的洞察力、判斷力、預見力與奮發激情。但華菱崛起之功勞,還得算在戴·克身上,算在三菱卡客車株式會社身上。為什么?
讓我們把歷史的鏡頭重新聚焦在這段幾近完婚的涉外姻緣吧。1999年星馬與三菱扶桑首次合作,隨著中國市場需求的加大,雙方交易量逐漸增加。2001年11月,星馬提出商談CKD項目意愿,使雙方的合作異常活躍起來,并于02、03兩年迎來了雙方合作的鼎盛期,星馬年進口日本三菱卡車底盤逾2000臺,其它附(部)件的進口量也占據相當大的比重,雙方的合作領域不斷拓廣,合作形式也越來越靈活、務實。2003年7月2日,雙方高官在日本東京簽訂了有關“大型商用卡車技術合作”合同,時任日本三菱扶桑商事會社社長帕特當即對外透露,三菱扶桑將與安徽星馬合作生產重卡項目。一個月后,時任星馬董事長的劉漢如也向外證實,與日本三菱商事株式會社已初步達成合作生產“重型汽車底盤”的意向,并擬成立“星馬三菱扶桑汽車有限公司”。2003年12月,三菱與星馬高層再度聚首商洽合資合作詳情,雙方最后達成共識,首先采用“技術引進”方式生產高檔重卡,逐漸實現雙方合資合作。據知情人說,當時僅欠雙方“出資比例”沒有談妥和合資合作的相關法律文件沒有簽署。

就在即將踏上婚禮殿堂紅地毯的時候,陰差陽錯的兩件事讓一對忠愛“鴛鴦”終不能長相廝守。一是2003年轟動全球的日本三菱卡客車全球“召回”事件。二是戴·克于2000年3月收購三菱扶桑34%股權,并成為控股方。“召回”事件為謀求合資合作的三菱扶桑與星馬雙方都增添了變數:一是直接波及到了星馬企業自身的既得利益,使星馬加重了合作討價的籌碼;二是當時戴·克對三菱扶桑進一步擴大在中國重卡市場的合作,態度非常謹慎;三是由于戴·克的控股,當時三菱扶桑自身存在一系列不確定因素;四是受限于中國法規規定,即在同一個汽車細分市場領域,同一家外資企業在中國只能有兩家合資合作伙伴。隨著2003年9月奔馳與北汽福田簽約“重卡”項目的一錘定音,加上戴·克和福建東南汽車合資生產“輕型車”項目的既成事實,以及江蘇揚州亞星奔馳客車項目的成功運作,戴·克在中國商用車領域的合作指標早已超員,戴·克旗下的三菱扶桑與華菱聯姻受限夭折。
然而,盡管戴·克全球戰略在不斷向前推進,對中、韓、日市場的布局也非常嚴密,但三菱扶桑投懷華菱的心態、熱情并沒有被削減。有媒體透露,三菱扶桑卡客車株式會社在戴·克正式控股運作三菱之前,與安徽星馬簽訂了長達10年的“技術引進協議”。且協議規定,引進技術須為20世紀90年代末21世紀初三菱扶桑的成熟技術,可同步共享協議規定車系的三菱改良技術。華菱集團董事長劉漢如也并不否認這一觀點,他多次表示,這一合作形式是三菱扶桑當時不得已而為之的“技術換市場”策略。現在看來,不論將其戲說為“三菱美洋妞”讓“華菱窮小伙”占了一個大便宜,還是高調將其捧為“華菱闖出了一條成功的‘技術引進’之路”,都展現了華菱的精明與機智。

當華菱大步邁開國際化戰略發展步伐時,日本三菱再次與華菱強強聯手,共同拓展國際重卡市場。他們究竟是盟友?競爭對手?還是利益相關方?2006年6月9日,在華菱與康明斯、三菱、ZF等世界品牌配套商強強聯手新聞發布會后,日本三菱卡客車株式會社商用車公司海外事業部亞行經理鐮田轍再次接受了筆者的簡短采訪。
鐮田轍:三菱扶桑與星馬公司簽訂了有關“大型商用車技術合作合同”,并在隨后一段時間里多次對華菱各生產線的工程技術、服務人員進行過培訓和研修。在華菱開發自主品牌的同時,仍希望采用三菱扶桑發動機、變速器和車橋,我們滿足了他們的需求。由此可以說,三菱扶桑為華菱自主品牌的崛起、高端重卡品質形象的樹立提供了技術協助。商用車的生命力在于維持高運營率,三菱扶桑與星馬CAMC商用車同時得到了中國高端重卡車用戶的信賴與厚愛。今后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卡車物流市場的專業化,大型商用車需求將會日益加大。三菱扶桑在亞洲,尤其是東南亞國家中所進行的商業合作,只是改善和變換了三菱扶桑在這些國家中的銷售策略和思維方式。三菱扶桑與華菱的合作,始終保持支持的態度,在同一市場不可能只采取單一銷售的作法,而應該學會用兩條腿走路。
在旁邊的劉漢如董事長補充說,華菱與三菱扶桑除了技術方面的合作,三菱整車在中國市場的銷售華菱也一直在做。三菱卡車中國市場保有量受華菱崛起影響不大,就象合資生產的寶馬、奔馳轎車一樣,對原裝進口車的市場保有量波動不會太大。目前雙方不是競爭關系,是一種相輔相成的市場互補與協作關系,三菱卡車的最大競爭者依然是五十鈴。
隨著戴·克運作三菱資產的進一步細化,三菱扶桑與華菱間的合作關系是否會有新的調整?可預見的改變是什么?
鐮田轍:不能說完全不受影響。戴·克有他全球戰略的考量,至于具體將如何調整,戴·克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雙方原先推進的合資合作可能會無限期拖后。不過到目前為止,三菱扶桑與華菱的合作是非常成功的。作為戴·克旗下的一員,在華菱的國際化戰略過程中,將與戴·克共同考慮全球化戰略布局,當然也會與戴·克一起做好三菱與華菱技術合作關系的銜接,合理推進華菱的國際化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