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油價不斷攀升,力行節油正在成為汽車企業、用戶的共識。然而,汽車產品中真正的耗油大戶卻一直隱藏在人們的視線之外——動輒百公里耗油30升以上的重卡產品,解決其油耗問題刻不容緩。
重卡油耗驚人 降耗空間頗大
一臺用于長途貨運的重卡產品,在正常運營情況下,每年的行駛里程約為25萬公里。如果按照每百公里平均耗油30升計算,一輛重卡的年耗油量達到了75000升。以目前每升柴油最低4元估算,一輛重卡每年將付出高達30萬元左右的油耗成本。而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國重卡保有量已達到160萬輛左右,用這個巨大的基數一乘,國內重卡全年總耗油量竟然達到了1200億升,折合人民幣4800億元左右!不但對能源的消耗驚人,更成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一筆沉重負擔。
實際上,由于我國重卡的油耗問題長期受到忽視,產品節油性能大多處于初級階段,一旦廠家注重采用先進的節油技術,降低油耗的空間非常大。以目前市場已經出現的南汽躍進凌野重卡為例,該產品由于采用了多項專利技術,配備了濰柴動力最新型的節油型發動機,使每臺產品的耗油量降低了10%—15%;此外,凌野同時實現了整車優化匹配,主要大總成均選擇國內外一流廠家的產品;并且在駕駛室及前后軸載荷設計上均以“節油”最大化為設計標準,多管齊下的結果使凌野平均百公里油耗比普通重卡節約5升左右。筆者粗略估算了一下,如果我國的重卡市場全部采用節油型產品,節約下來的油量高達200億升,可見重卡降低油耗的空間頗大。
節油重卡熱銷 企業、市場、社會三方共贏
巨大的數據顯示出,對于我國社會的整體發展而言,大力推行節油型重卡可以每年節約社會成本近千億元;個人用戶選購節油型重卡可以直接降低3-5萬元的經營成本;而對于汽車企業而言,適應市場消費需求的轉變,積極推出節油型產品,有助于企業搶占市場先機。
據業界人士估計,由于國家縮減基礎建設導致的重卡行業產銷“寒冬”將在2006年底結束,2007-2008年將迎來新的重卡“井噴”期。從目前的市場動向來看,廠家業已嗅到了回暖的氣息,紛紛推出品質全面升級的重卡新品搶奪市場,其中高端節油型產品成為市場的最大亮點。據市場反饋顯示,用戶正在將節油性能作為購買重卡的首選要素,陜汽德龍06款、南汽凌野等節油新品都在今年一季度取得了可喜的銷售業績。

有業界分析人士預測,受國際重卡行業發展趨勢及國內市場環境變化的影響,高端柴油型重卡極有可能成為我國重卡市場未來的主導型產品;重卡的節油性能將和動力性能、安全性能、穩定性能等一起,成為衡量高品質重卡的主要指標。正如躍進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心平所說:“躍進首次涉足重卡領域推出的凌野,在研發設計階段即將“節油”視為首要設計標準,通過整車優化匹配及合理設計,達到了為用戶持續降低油耗的目的。這也是凌野在今年初率先沖出行業低迷狀態,市場表現喜人的根本原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唯有順應市場變化和用戶需求的產品才能最終決勝于市場,最終實現社會、用戶、企業三方的共贏。”
超過可靠性和服務 節油成為購買重卡首選要素
用戶的熱捧不但顯出南汽凌野重卡節油性能傲視群雄,更從另一個角度折射出目前重卡市場出現的消費新動向。由于市場油價屢創歷史新高,且勢頭并未見弱,不但令廣大轎車、輕型商用車用戶心痛,連一向對油耗高低并不太敏感的重卡用戶,也不禁將節油視為選購重卡的首要因素。
長期以來,重卡產品除了用于碼頭運輸、建筑施工等特殊行業之外,大多用于長途高速貨物運輸。一條“停人不停車”的潛規則,充分顯現了重卡運輸的特殊性和競爭的激烈性。為了能夠確保長時間、長距離、高負荷的運輸,重卡用戶往往最看中產品整體性能的高可靠性;同時,廠家能否提供隨時隨地的檢測維修服務,是促成重卡用戶能否購買該款產品的另一大原因。
然而,隨著國內成品油價格的不斷上調,原先并不突出的油耗成本問題變成了重卡用戶的心頭之痛。連云港運輸大戶王明磊給筆者算了一筆賬:一臺正常運營的重卡百公里油耗約30升左右,按每年平均運營25萬公里計算,一年的油耗約為75000升。如果油價仍要上漲的消息屬實,那么每年每臺車將負擔更多的油耗成本——“這就是我為什么選擇凌野重卡的根本原因。”
筆者調查發現,目前重卡用戶的消費傾向正在悄然發生改變,節油性能已經赫然超過可靠性和服務兩項指標,成為重卡用戶的購車首選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