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重汽推出了其最新研發的新一代動力系統——中國重汽節油Ⅱ號發動機,連同在7月份推出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滿足歐Ⅲ排放標準的中國重汽發動機,以及年初對原有斯太爾發動機進行全面提升后推出的全新中國重汽提升型發動機,這些產品的問世標志著中國重汽確立的打造國內領先、緊跟世界潮流的重卡王牌動力的發展戰略已經步入全面快速實施階段。
重組五年來,中國重汽堅持面向市場,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技術創新步伐,不斷深化和拓展“四個產品平臺”,使其產品上下延伸、技術提升,產品疊出。目前,中國重汽載入國家汽車目錄的公告產品多達9個系列、760多種、1300多個車型,成為國內驅動形式和噸位覆蓋最全的汽車生產企業。技術專利申請總數達700多項,居國內汽車企業之首。
在企業新產品不斷問世、產能不斷提高的同時,中國重汽堅持高質量、低成本戰略,不斷進行“質量提升工程”。相繼實施的“精品工程年活動”、“全面提升產品質量,打造百車精品工程”、“加強和優化工序管理,全面提升整車可靠性工程”等活動,使企業的產品品質得以全面提升,整車AUDIT評審分值在480分上下(是國內同類產品AUDIT評審分值的一半)。部分精品車型已接近國際同類產品的水平,擁有了國內其他同類企業無法比擬的持續競爭優勢。
技術,品質的源泉
現代企業營銷管理理念認為,技術領先才能市場領先。然而,技術的沉淀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猶如諸多專家所言:對于中國的制造業,尤其是重型汽車工業來說,技術在企業的發展中都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坎。
反觀中國重汽,面對西方發達國家嚴重的技術壁壘制約我國高端重卡產品的研制創新,而國內高水平的重型汽車研發機構和人員匱乏,以及全球化產業鏈缺少等局面。要獲得企業持續競爭優勢,就必須堅持兩條腿走路,即在加緊新產品、新技術引進的同時,立足于國內,依靠自身洞悉國內市場的優勢,結合自身多年重型汽車生產經驗,廣泛吸納世界重卡先進技術,堅持自主設計、自主開發,不斷創新,打造自己的品牌,實施自主發展。
追溯中國重汽五十年來的發展歷史,中國重汽為適應各個時期市場需求不斷進行創新:
●研制生產出新中國第一輛重型汽車——黃河JN150型8噸載貨汽車,實現了新中國歷史上重型汽車工業產品生產零的突破;
●第一家成功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斯太爾91系列重型汽車制造技術,成為國內唯一全面引進國外重型汽車整車制造技術的企業,成就了主導國內重型汽車工業二十多年的“斯太爾時代”;
●簽署國內重型汽車行業第一份與世界巨頭瑞典VOLVO卡車公司合資建廠生產重型汽車的協議,在國際化的道路上率先邁出堅實腳步;
●自主創新研發生產出了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具有70多項專利技術、代表我國目前重卡最高技術水平的HOWO系列重卡,重新定義了國內重卡最新標準,被國內業界贊譽為“重卡領袖”;
……
企業經營中奉行技術為先的理念,使中國重汽成為不同時期行業的領導者。其成功背后印證了企業以技術為導向、品質制勝理念的正確性,也證明了中國重汽發展戰略的前瞻性。
中國重汽重組以來一直堅持技術領先戰略,如今企業不僅擁有了豐富的重型汽車生產制造經驗,同時還有著國內其他重型汽車企業無法與之比擬的重型汽車設計、研發實力。其設在濟南總部的中國重汽技術發展中心,作為國家級的企業技術中心,是國家一類科研機構,也是國家指定的唯一重型汽車柴油機檢測中心,并受國家委托,起草了我國歐Ⅰ至歐Ⅴ車用柴油機排放標準和相應試驗方法。
經過多年的磨礪,中國重汽技術發展中心不僅擁有高端的專業人才和國內最先進、最具權威性的檢測設備及檢測手段,擁有國內領先的發動機實驗室,具備整車檢測、部件試驗、發動機試驗、材料分析功能;而且熟悉國內外的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能夠不斷吸取國外重型汽車的先進技術和經驗,設計出符合中國國情的先進重型汽車產品。每年200多項專利的產生,使中國重汽在國內重型汽車研發技術方面獨具領先優勢,其產品始終走在國內重型汽車的前沿,成為中國重型汽車行業技術的領跑者。技術,成為保證中國重汽產品品質的不竭之源。
責任,品質的保證
近年來,關于“汽車企業應承擔社會責任”的聲音不絕于耳,然而關于“汽車企業社會責任”的真正內涵,卻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
誠然,汽車工業快速發展打造出繁榮的汽車文明,但也帶來社會公認的交通擁堵、能源緊缺、環境惡化等頑疾,這些是汽車企業社會責任不可或缺的部分。汽車企業應在更多考慮創造利潤、對股東負責的同時,承擔起對消費者、對環境和對整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責任。
如此看來,汽車企業最基本層面的社會責任,是對消費者的責任,應為社會提供安全、實用、優質的產品和及時周到的售后服務。在此基礎上,還應積極主動將與社會發展相匹配的技術應用于產品,通過技術創新來減輕環保壓力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問題,來兌現企業對社會的責任。
追求技術領先,并不斷精益求精的中國重汽,堅持打造“科學發展、理性經營、精心操作、追求最佳經濟效益”和“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獻社會”的企業價值理念,為“汽車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作了較為完善的詮釋。
經過近年來不懈的努力,中國重汽的產品形成了“低成本、高質量、優配置”的特點。低成本是在科學、先進的管理體系中,大力降低設計、采購和制造成本;高質量則是在產品平臺上通過技術進步、管理創新來實現產品的高質量,使中國重汽的產品在國內重型汽車市場上始終保持技術、性能、質量、服務、性價比等方面的優勢。
與此同時,中國重汽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企業負責、對個人負責的態度,把質量工作切實體現在日常工作中。通過開展“質量提升工程”、“精品工程年活動”、“全面提升產品質量,打造百車精品工程”、“加強和優化工序管理,全面提升整車可靠性工程”等活動,不斷優化和創新質量管理工作流程,使中國重汽的質量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一年上一個新臺階,向用戶兌現了“打造國內最好的重型汽車”的承諾。
產品升級是基礎,服務升級也是中國重汽的重點工作。服務標準體系、服務信息化平臺、完善的培訓體系,這三大體系是中國重汽售后服務體系的基礎和保證。中國重汽根據不同區域市場的具體特點,體現出服務的不同化、本地化,以求充分適應和滿足當地市場的需求。同時中國重汽為現有的服務體系和流程賦予了更人性化的服務理念,為客戶提供了更溫馨的服務內容,成就了中國重汽“親人”般的關懷服務。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實力決定品質。中國重汽擁有多年的市場積累,擁有強大的生產和技術平臺,以卓越的品質和優質的“親人”服務贏得更為廣闊的天空也就順理成章。
事實證明: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社會也將給其更多的關注和厚愛。五年來,中國重汽已連續三年實現國內重型牽引車銷量第一;300馬力以上重型卡車銷量第一;重型汽車零部件自制能力第一。經多家權威機構聯合評選,中國重汽獲得中國重型汽車行業十大影響力品牌;“斯太爾王”榮獲中國重型汽車行業最有影響力第一品牌;HOWO卡車榮獲中國重型汽車行業十大影響力暢銷品牌;中國重汽集團“SINOTRUK”品牌被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評為“2006年度推薦出口品牌”。
統計數字顯示,改革重組五年來,中國重汽的各項指標每年都以65%以上的速度增長,產品產銷增長12倍,目前在市場上其各種產品的保有量已達20萬輛以上,市場占有率增長5.6倍。截至今年7月底,中國重汽已產銷重型汽車35656輛,同比增長39.5%;市場占有率達到21%,同比增長4.5個百分點;實現銷售收入127.67億元,同比增長77.4%;出口整車4764輛,創匯1.32億美元,同比增長9倍。
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中國重汽敢于完善自我、挑戰自我,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獻社會。這正是中國重汽以人為本、不懈追求用戶利益最大化的企業經營理念的真正體現,也是中國重汽產品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