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首屆中國國際卡車節油大賽”在京落下帷幕,并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頒獎典禮。在最受各大參賽廠家矚目的三軸牽引車節油大獎的角逐中,剛剛入市一年的南汽“凌野”奪得330馬力以下最省油車型獎,頗出乎行家意料。本次節油大賽是國內第一次將各大重卡廠商吸引到同一個平臺上進行橫向大比拼,而以南汽“凌野”為代表的重卡新勢力的崛起,已對中國重卡的原有陣營和產品結構形成了破局之勢……
重卡新勢力激升,主力陣營勢在破局
記者從本次大賽組委會了解到,在以南汽“凌野”為代表的新勢力一舉奪魁的同時,多年來一直處于重卡行業第一陣營的重汽在比賽中未有收獲,而第二陣營中上升勢頭迅猛的陜汽也退出了比賽,令眾多業內人士大跌眼鏡。能夠在與眾多重卡老品牌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標志著以“凌野”為代表的重卡新勢力正在迅速崛起,使原本平靜的市場格局變得錯綜復雜。
事實上,此次獲獎的“凌野”NJ4250DAW牽引車,在05年上市時就以“節油先鋒”的形象出現,給用戶和重卡行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據介紹,這款產品在研發設計階段即將“節油”視為首要設計標準,通過車身設計的改良、核心動力系統的改進和整車匹配性的加強,油耗比國內同類型產品要低10%左右,為“凌野”此次獲獎提供了有力的品質保障。
隨著油價的飆升,節油性成為重卡品質是否卓越的核心關鍵。在南汽“凌野”去年率先打出“重卡節油”的旗幟之后,越來越多的重卡企業也爭相推出節油產品,如解放悍威、陜汽德龍等相繼高舉“節油牌”、“省錢牌”。而首屆卡車節油大賽的最終結果證明,以南汽“凌野”為代表的重卡新勢力憑借其產品自身的高品質,正在試圖引領一場重卡陣營的大變革。
牽引車全線飄紅,催生行業結構調整
記者注意到,在本次大賽中,唯有牽引車組的比賽幾乎吸引了所有參賽廠商,包括一汽、東風、紅巖等國內重卡老牌廠商在內的眾多品牌都有車型投入比賽,競爭最為激烈。牽引車之所以能夠以主角的身份在重卡節油大賽上吸引所有企業的參與,是因為在重卡中與自卸車、載貨車相比,牽引車已經成為重卡行業中名副其實的“賺錢”機器!
據今年上半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傳統的市場主力——重型載貨車出現33.73%的下降;而與之反差鮮明的是:牽引車一路飄紅,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0.61%。鑒于這種市場的需求轉變,很多重卡企業積極調整了產品結構。據統計,7月份全國牽引車生產5946輛,漲幅高達178.50%,牽引車占重卡的比重也已經達到28%,高出載貨車10個百分點,成為重卡整車中比重最大、增長最快的產品。也正是牽引車產銷的增長,使重卡行業在重型載貨車普遍低迷的情況下,依然保持行業增長態勢。

市場是企業生產的方向盤,牽引車的持續熱銷催生了國內重卡企業紛紛調整產品結構,也促使本屆節油大賽上,牽引車獎項仿佛成了乒乓球比賽中的“男子單打項目”,整體水平高,競爭最為激烈!而“凌野”的獲獎也更加令人關注,新生代重卡的造車水平和產品品質在大賽中得到了最佳證明。南汽躍進副總經理張一京在領獎時說:三軸牽引車是南汽“凌野”2005年上市的首批主力產品,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南汽凌野,節油先鋒”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為用戶省錢,更要為用戶賺錢,這使凌野一年來“叫好又叫座!”張總強調:“進入主力陣營只是“凌野”走出的第一步,標志著“凌野”將跨越新生期,向壯大期邁進!”
一場節油比賽結束了,折射出的是整個行業在跨越“寒冬”進入“回暖”之時,悄然醞釀的新的機遇和挑戰。從中國重卡與一汽、東風等少數廠商瓜分天下,到今天南汽“凌野‘、陜汽德龍等新生代爭相入局,已成為不可逆轉之勢。中國重卡的新勢力如何才能更快地將品質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老牌勁旅如何加快產品結構的調整以適應新的市場需求,都值得進一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