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世界杯決賽日。
00:25,浙江,潘福責番鬧鐘拔到了1:50。
01:30,天津,盧雁青端著一碗面小跑到電視機前坐下。
01:37,上海,朱映互雇床上將收音機調到體育直播頻道。
01:56,江蘇,楊東平將一碟花生米和從老爸那里偷未的啤酒在桌上擺好。
02:00,全國,“偉大的意大利左后衛!”“法國必勝!齊達內必勝!”“第四個冠軍獎杯!干!”
決戰,球迷們等待沸騰。
我為球狂
這個夏天的烽煙與激情全都凝結在了那片令人激動的綠茵場上。“我愛世界杯”這個口號和那沒穿短褲抱著足球的德國獅子引爆了整個夏季的熱情。為了追逐這酣暢淋漓的夏天,《中學生天地》進行了一場球迷大搜捕。來自各地的中學生球迷暢談了“我與足球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進球之后
杜鵬,北京第85中學
我班的男生都酷愛踢球。剛開始我們是野戰軍,后來踢得小有名氣了便被校隊“招安”了。特逗的是,我們在業余時間做得最多的一件事不是討論戰術,也不是集體訓練,而是扎堆設計進球以后的慶祝動作。非洲球員的跟斗秀、巴西的桑巴舞我們統統不放過。每周九放學鈴響前10分鐘,11個坐在教室后排的蠢家伙就開始心跳加速,幻想著稍后要在去觀戰的隔壁班女生面前打進一球,再上演一套冗長而蹩腳的集體舞蹈。
怪的是,我們連續幾周都與對手互交白卷。第N場比賽中,在我錯過了一個極好傳球之后,球打在了我的另一條腿上,緩緩滾入對方大門。大腦一片空白,我本能地往球場中間疾速奔跑,像范進中舉一樣。哦不!我比他還要瘋狂,我是香蕉超人!我雙手掩面,仰天狂笑,完全忘記了跟隊友們賽前約定好的姿勢。接下來,我被一擁而上的隊友們壓倒在地。那些準備了非洲原始舞和貝貝托搖籃舞的家伙一個一個像麻袋一樣摞在我身上,不顧一切地用拳頭猛擊我的背部。回過神后,我們才開始沮喪,準備了半天的慶祝動作居然在大好機會下就這么溜走了。直到賽后一個女生說,她看到那個場面時竟然落淚了,我才明白了什么才是球場上最真的東西!
偽球迷的真情告白
毛莉,北京第85中學
作為女生,我一自對足球提不起興趣,但2002年中國隊那場決定出線的關鍵比賽讓我改變了。比賽當天,校長特赦全校學生可以在教室里看電視直播。全班50雙眼睛都緊盯著熒屏,球員們每一次搶到球,大家都不約而同地發出歡呼,進攻失敗后則是一陣整齊的嘆氣聲。看著中國隊一直落后,大家一起唱起了國歌。我們明知道他們聽不到,但還是唱得特別洪亮。很多人眼里都含著淚花,祈禱著發生奇跡。時間一秒一秒地溜走,不知誰先哭出了聲,竟像相互傳染似的,整個教室的人都哭了起來。那場面讓人——生難忘。我忽然發現足球真有魔力,可以讓人為之癲狂!從那時起我喜歡上了足球。我相信部隊也能有捧杯的那一天!
我的足球史
盧雁青,天津市武清區楊村一中
五年級,我莫名其妙地開始看球,六年級開始踢球。那時,我們踢球的地方還不到兩個籃球場大,地面上還都是煤灰渣子,但還是踢得不亦樂乎。小學、初中、高中,我慢慢地長大,朋友不一樣了,但都是因為足球聚在廠一起。初三時,我們學校每天下午都有體育訓練,得跑四五千米,可我們一幫男生跑完后還要繼續踢球,一直踢到8點半。回家我累得不行,但總會跟我媽說:“媽,9點叫我起來復習。”其實她哪叫得起來啊!我走路睡覺時,腳常常會一撥一踢的,幻想著在踢任意球、過人、射門。不過說來寒磣,我參加的比賽總是輸多贏少,但我永遠是愈挫愈勇。
幻想“不務正業”
楊東平,江蘇省南通市啟東中學
上學期,我看球的機會少得可憐,有限的幾次,還是趁爸媽不在家日、十偷偷看的。有一次看球時,我喜歡的球隊進球了,我猛地一拳砸在床上,結果床被砸壞了,“罪證確鑿”。我媽狠狠數落我一頓,“都高三了還看足球,不務正業!”
我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喜歡看球了。那時還經常向同學吹噓——羅馬里奧知道嗎?巴蒂斯圖塔知道嗎?我甚至蠢到冒著夏天下午兩點的烈日跑到球場去練習傳中頭球和倒勾射門。
我曾經夢想過成為職業球員——進入足球學校,接受專業訓練,每天想踢多久就踢多久……那樣,人生就不會干篇一律地經過初中、高中、大學,最后做個白領什么的。但我做這白日夢時已經十六七歲,上足球學校早來不及了。而且,來自家里的壓力肯定會很大。在中國,上球校好像會讓人覺得有些不務正業吧。遺憾,真的遺憾。
最近最遠的距離
幻想自己是專業球員,在球場上為了光榮與夢想而戰,這是很多球迷曾有的心愿:但大多數人的生活還是按部就班地進行著,讓這個狂放的夢安安靜靜地躺在心靈的角落。那么,那些真的實現了心愿的男孩,他們與足球無限接近的生活,是否會有不一樣的精彩?帶著這樣的期待,我們走進了浙江綠城足球學校:
綠城足球學校也叫“桃花源足球學校”。穿過一條僻靜的小路,眼前豁然開朗——廣闊的綠茵場,清一色的足球男孩……頗有世外桃源的味道。這里是愛踢球的男孩夢寐以求的地方,也是他們尋找自我的地方。
下午,陽光炙熱而耀眼。足球場上,高中部正在進行一場練習賽。只見17號球員一個旱地拔蔥將球用力地頂向球門。“啊——”球稍稍高出了橫梁。他用手捶了捶自己的腦袋,又迅速地回到廠自己的位置,并提醒隊友們盡快歸位,擺好防守陣形。
這個男孩叫錢立斌,是綠城足球學校高二(1)班的班長,高高瘦瘦,健康的膚色得益于常年在陽光下的奔跑。11歲起,他就近乎狂熱地做著成為職業球員的夢。初二那年,父母真的被他打動,下決心將他送去了上海申花足球學校。兩年后他轉學到綠城。他走的正是很多球迷夢想的專業道路。
命運的摩天輪將足球轉到了錢立斌的面前,夢想變成了現實生活。但誰能想到,這竟是一個理想逐漸幻滅的痛苦過程。競爭的殘酷遠遠超出錢立斌的想象——即使在申花這樣聞名全國的足球學校中,一百個學生里也只能產生一個球員,要成為球星更是難上加難。某天訓練后,他終于鼓起勇氣問教練: “找還有機會成為職業球員吧?”
“基本上不可能。”
……
“我不得不承認我爸曾經說過的那句話——你只不過是一個專業球迷。我現在常常想,如果當初沒有進足球學校,而是跟其他同學一樣安安穩穩地在普通中學念書,然后順理成章地升人大學,那么擺在面前的路會不會寬得多?” “只要認真聽課,努力踢球,不怕苦不怕累,我們念完這個學校就能進職業隊!我要做貝克漢姆!”和錢立斌們的日益現實不同,綠城足球學校的小學生還很熱切地做著球星夢。錢立斌他們聽到后笑了,笑聲中有疼愛、羨慕,還有無奈。球場的一頭足無憂無慮的嘈雜與奉福,另一頭是初諳世事的煩惱與成熟。小學、初中、高中,綠茵場上劃出明顯的成長弧線。夕陽下的錢立斌顯出一絲伴隨成熟而來的悵惘。
但是,當時做出這樣的選擇,除了對足球有難以割舍的狂熱外,不恰恰也為了抗拒千篇一律的平淡生活嗎?成為球星的夢想隨著時間的沉淀漸漸褪去,他開始樹立起新的理想:“我現在的目標是以足球為特長,考上理想的大學。”他坦言讀書甚至比踢球還苦,但考上大學就是他真正的“甘”。
“也許,將來我會從事與足球無關的事業,但我總會找到屬于我的成功。就像比賽中如果我們落后了,會有一種不泄氣的精神。在遇到困難和失敗時我不會消沉,因為足球已經讓我提前體驗了人生。我會永遠愛足球,因為愛,所以愛。”
看似越來越接近足球的男孩,實際上卻離夢想越來越遠了。然而他們沒有停下腳步,日益平和地往下一站進發。錢立斌曾對我說,雖然以后會不可避免地從“專業”退到“業余”,可在他心里,陪伴他一路成長的足球運動始終是最高級的運動;最初的夢已經不可能實現了,但足球帶給他一種氣質,球場上點點滴滴的體會已讓他慢慢擁有了更加豐滿的羽翼。
足球=快樂+信仰+友情+青春+…
我把錢立斌的故事發給球迷們,那種屬于足球的激情與近似于悲壯的豁達讓大家不勝唏噓。足球究竟有什么魔法,讓那么多人愛上它?一場轟轟烈烈的討論在球迷們的QQ群中展開——
“男生笑我們女生是偽球迷,原因是我們不懂球,只看帥哥。其寅不管是真球迷也好,假球逢也好,只要喜歡足球就能聚在一起瘋,一起鬧,一起笑,感覺特別單純特別快樂。畢竟,沉童的學業負擔,讓我們性樂的事太少了。足球是緊張生話的調味劑。”
“我可能比你更沉迷一些。足球對我來說是一種信仰,我離不開它。我覺得,喜歡上足球后,你全有種歸屬感。我特喜歡AC半蘭,一百年不變!意大利隊羸了,我的整個互天都明亮起來!”
“你們看過告別賽么?一名偉大的球員要告別綠酋場前,通常都會租仁一場紀念性盾的告別賽。許多過去的熟悉面孔都全參加。那些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聚在一起,可是因為足球,他們真的重逢了。我曾被那樣的場景感動得淚流滿面,好像站在時空的軸線上,被強大的磁場緊緊包圍,你能想象那種感覺嗎?在那一瞬間,我信了,男人的友惰似乎比什么都牡闊、剛強。我們足球隊的隊友們都說,以后高中畢業?,大學斗業了,還會每周聚左一起踢球,直到老得踢不動。”
“別那么高深。它給我帶來最多的就是感冒!哈哈,冬天很冷,一出汗一吹風就感冒。其實足球是和文宇一樣的東西吧。你不覺得看書和踢足球是同一種境界,都是生話的一部分嗎?總不看書就變傻了,總不踢球身體就變差了。足球就是那么簡羊,不要上升到那么高的高度,說到最后,球就是人。它就是身體的一部分,你奔跑著,呼喊著,永遠青春煥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