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衣服“小鳥依人”
冬天盡量穿柔軟的棉紡織或絲織內衣褲,來調節皮膚和衣物之間的微氣候環境,減少靜電。脫衣服時,為了避免“炸”開的電火花,可以在脫衣后用手摸一下墻,或干脆一手摸墻另一手脫衣服,把身體的靜電放出去。勤洗澡、勤換衣服,也能消除人體表面積聚的電荷和帶電塵埃,幫身體放電。而洗衣服時用防靜電的洗滌劑,或加入適量的柔順劑,就能和靜電“絕緣”了。
TlPS:隨身帶個小試電筆也不錯,把筆尖按在衣服上就能“吸收”靜電,防止“電花”四濺。但千萬別用筆尖碰觸別人呦!
給木梳“過水”
頭發最容易產生靜電,短發頂多毛燥一點,長發美女可就要漫天飛“天線”了。早上起床或從戶外回到屋里,發間最容易“積攢”靜電,此時最好用木質梳子,在清水中蘸濕,梳理“飛”起的發梢給頭發放電。
TIPS:洗頭時一定記得用護發素,滋潤、柔順的頭發就不容易起靜電啦。
找個“第三者”
嘿,你可別想歪了!這里的“第三者”可是能把靜電吸走的東西。門把手、水龍頭、椅背、床欄、桌角、公車扶手等所有帶金屬的小地方,特容易“發電”。摸它們之前,不妨先用鑰匙、手絹、棉布等間接碰觸一下,幫它們放電。
TlPS:在家或辦公室里休息的時候,可以找一根自來水管或其他金屬管,經常用手觸摸,隨時把身上的靜電迅速放出去。
和家電“分居”
為了減少屋子里的靜電,臥室里盡量不放或少放音響等家用電器,這樣可以避免人體與電器在近距離產生電場而碰觸起靜電。即便把電視放在客廳,看電視時也要保持3米的距離,看完之后及時洗臉、洗手,防止靜電停留在身上。
TIPS:每天早晚,可以用微濕的棉布擦拭家用電器的表面,或買一瓶“防靜電噴霧”,輕輕噴一點在電器表面,再用毛巾擦拭,去塵、保濕的同時還能防靜電。
房間濕乎乎
空調房干燥、悶熱,無論是愛車內還是屋子里,空氣的相對濕度低于35%時,都是靜電最喜歡的場所。所以,對付靜電最好的方法就是給房間加濕。經常拖地,灑水,或在屋角、暖氣前放上一盆水,都能消除靜電。當然,最好還是用加濕器,這樣保濕的時間比較長,空氣的濕潤程度也比較均衡。喜歡情調的,也不妨給房間擺放點花草或養幾條魚,同樣能起到保濕效果。
TIPS:別忘了給愛車保濕,只要用一塊濕毛巾鋪在儀表臺上,利用陽光照射使水分蒸發,車內就很濕潤啦。
做“赤腳大仙”
嘿嘿,赤腳站在大樹下也能“放電”,這高招你恐怕不知道吧。比起干燥的水泥地或陽光曝曬的干土地,大樹下的土壤則有恰到好處的濕度,適合放電。
各種現代化的柏油路、水泥地、地磚,都是不導電的物質。再加上乘坐橡皮輪胎的汽車、人工鞋底,現代人可以一天24小時都在“絕緣體”的世界生活。因此,要多找時間(最好是每天)到草地、樹下、濕潤的土地、石子地或海灘上,光著腳或穿布底鞋子走走,把積累的靜電放掉。
TIPS:冬季雨雪多,在這樣的天氣里到戶外散步,或雨雪后將窗戶打開通風,都可以利用空氣中子“清除”身體和室內的靜電。
貪“吃”也放電
靜電是可以被“吃”掉的?當然可以啦!多多補充含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E的食物,比如胡蘿卜、卷心菜、西紅柿以及香蕉、蘋果、獼猴桃等水果蔬菜,就能避免靜電的“糾纏”。而常吃帶魚、甲魚還能增加皮膚的彈性和保濕程度,減少自身產生靜電的幾率。
TIPS:吃東西時不要對著電腦!因為顯示器周圍有一個靜電場,它會把房間的灰塵吸進去,呼吸著這種使黏膜發干、導致過敏的臟空氣,會引發鼻塞、咽喉發癢甚至皮炎,而你吃進去的防靜電的食物也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