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福布斯中國內地富豪榜上,他是年齡最人的一個。
說起趙步長,人們自然會想到以制藥行業聞名的步長集團,而他作為收藏毛主席像章第一人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卻鮮為人知。
與記者交談時,60多歲的趙步長—口濃重的陜北口音,平和的語調完全沒有10年間在中國醫藥市場上叱咤風云的霸氣,而是向你娓娓道來一個個關于收藏的故事。
“像章是我收到的醫藥費”
“我現在已經收藏了36萬枚毛主席像章,最難收藏的像章要數比眼珠還小的一枚,在清理一堆像章時無意中發現了它。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為了收藏像章遠赴西藏,曾經見過最大的一枚掛在火車頭上的像章,直徑有40厘米,當時非常地震驚。另外手繪章、手工章、瓷都景德鎮的手繪瓷、山東淄博瓷廠的手書詩詞瓷章,部屬于珍品;貝殼像章、有機玻璃像章、燈光像章、音樂像章等也值得收藏,如果是套章一定要保存原裝原盒。”
談起毛主席像章,趙步長如數家珍,一點也不遜于談到醫藥時的激情。
趙步長一生三次聽黨的話。1963年,趙步長剛從西安醫科大學畢業,堅決響應黨的號召,支援邊境新疆的阿爾泰地區。當時的阿爾泰地區衛生條件非常艱苦,趙步長看著牧民的貧苦生活與極差的醫療條件,便下決心創辦了該區第一所衛生學校,并且—干就是18年,他與伍海勤教授無私地為支邊奉獻了青春。解放區的人民最敬仰的就是毛主席,趙步長常常義務為牧民看病,每次免費為牧民治完病后,他們就送毛主席像章給趙教授,以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而趙步長也十分樂意收到這樣的‘醫藥費’,并小心翼翼地收藏。也就是在這個時期,趙步長開始了最初的小量像章收藏。
一次,趙步長在為一位牧民看完病后得知,在25公里外另一個村子里有位牧民兄弟得了重病,但他們家里又沒有錢,所以不敢請醫生看病。當趙教授聽到這個消息時天已經比較黑了,路也遠。可是他憑著對病人的負責與高尚醫德,還是想方設法及時地趕到那里,硬是憑借著高超的醫術及時地將牧民兄弟治好了。那位牧民的家人十分感激趙步長教授并要按數付醫藥費,可趙教授卻執意不肯收錢,因為他們生活實在拮據。最后,拗不過的趙步長只同意接受牧民贈送他的一枚主席像章。他小心翼翼地將像章放在了胸前的口袋里。
從這以后,趙步長教授開始非常留意地收藏毛主席像章,每當他得知哪家有毛主席像章時,他便會買許多的禮物或用自己的貴重物品去牧民家里交換。因為文化大革命的原因,這個時期他收藏的圖形種類比較少見,有的是將主席頭像畫在杯子、瓷盤、瓷板上,還有的像章上繪有毛主席和其他領導的合影等。
如今的趙步長常說:“我一生三次響應黨的號召作決定。我出身貧農,是共產黨給了我讀書學習的機會,我忠于并熱愛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

1981年,黨號召民族自治,趙步長調回咸陽任核工業部215醫院內科主任。這個時期他的病人有許多是軍人,而主席像章佩戴就興起子部隊,所以在他為患者解除了病痛之后,許多軍人也贈送給他毛主席像章以示感激。這個時候的趙步長已經深深地迷戀上了收購毛主席像章。經過10年的不懈堅持,這時他收藏的像章已有了一定的規模,并且在樣式、圖案、質地方面也有了一些珍品收藏。
1992年改革開放的大潮中,50多歲的他再次響應黨的號召,下海創辦了成陽步長制藥有限公司。10年中企業發展飛速前進,成為大老板的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建像章館。“我曾專門去西藏找像章,雖然高原反應強烈加上惡劣的自然條件,但從未想過放棄。幾年間為收購像章奔走四方,花了大半數上資。但我覺得毛主席像章所蘊含的歷史意義遠不是用錢所能衡量出來的,所以我堅持了下來。”
從1982年開始,毛主席像章就被中國全國人大列為“現代文物”,也被列為中國十大收藏品之一。而趙步長以36萬枚像章成為名副其實的“毛主席像章收藏天下第一人”。
“不會采北京辦展覽,商業氣太濃了”
“我不會在北京辦展覽,這里的商業氣太濃了,我不適應。”當記者問他會不會在北京力、像章展時,這位60多歲的老人斬釘截鐵地回答。
“1998年4月我曾經在咸陽成功地展出了一次,參觀者愈萬人。我們的展覽從不收費,但凡來步長企業的客人,我都盡量安排參觀毛主席像章紀念館,不僅有專人解說,還有許多與毛主席相關的影音資料。而在北京展覽要租場地,很多人想搞商業化運作,我不適應,所以不會在北京辦展覽。”他的話里有西北人特有的直率和豪爽。
趙步長的像章館投入3000多萬元,館內面積400多平方米,以紅色為環境基調。1998年第一次展出就空前火爆。在趙步長的像章紀念館里,不同質地、不同大小、不同色彩的毛主席像章鑲成不同主題的景觀:2475枚像章組成的韶山,1348枚像章組成的黨的“一大”會議會址南湖游船,井岡山、延安、西安大雁塔、秦兵馬俑、北京西客站、首都機場、世紀壇、壺口瀑布等許多歷史及現代著名景點圖案栩栩如生。而最近的西部大開發、加入WTO等事件也出現在他的像章圖案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吳階平滿懷興致參觀后稱贊說:“這是歷史與現代,像章與時事的完美結合”。
“我不僅僅是為了收藏,更想使我的收藏變得有意義。”
收藏與企業文化
“像章雖小,卻凝聚著一個民族的心理沉淀,一個時期的共同心態,它背后的東西耐人尋味。”
趙步長,作為一個經歷并生活過那個年代的人,他的這種情結打著特殊年代的烙印。
他把毛澤東的精辟思想運用于自己的事業中。企業創辦之初,物質匱乏,缺錢少人。趙步長信奉毛澤東說的“人的因素第一”。沒有市場可以開拓市場,沒有產品可以去創造產品。他和員工們靠著頑強的開拓拼搏精神,苦干實于,使企業迅速發展壯大。
在企業發展的同時,成為大老板的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建像章館。他用大量的資金收購各種像章,棉質品、絲質品、文革像片、足金像章、炫光像章等一大批珍貴像章幾乎都是在這個時期收購的。1998年,他去四川參加一個會議,閑聊時得知成都一位收藏家展出他的收藏品。趙步長教授聞后專程赴成都參觀,觀后他心潮澎湃,內心激動之情難以言喻,當下便與收藏家協商一次性將像章全部收購,那位收藏家之前還難以理解為什么趙步長教授會毫不猶豫地花80多萬買像章,在聽完趙步長教授十幾年的收藏經歷后,那位成都的收藏家也被他感動,并同意出售全部像章。如今,他的像章館內收藏了許多像章,有些早期的像章若非在這里見到,恐怕連想都想不到。
在做市場決策時,他以毛澤東“一切要從中國實際出發”為原則,做好市場調查,開拓市場。他辦企業更像辦醫院,追求嚴謹,更追求人性,不斷在生活中總結。
對于偉人毛澤東,趙步長總在不斷探索著。不論出差、閑暇,趙步長總是隨身常攜帶著一兩本有關毛澤東的圖書,仔細研讀圈點。
在步長集團總部,隨處可見步長企業文化,也是對員工要求的6條標準“廣告”,而排在第一位的,是政治理念:“聽黨的話,走社會主義道路。尊重各級政府領導,遵紀守法經營。”從經營角度而言,“聽黨的話”實際上是把個人或企業都融入了社會發展的大勢,或者說是主流之中。
或許咸陽市委書記李堂堂對趙步長和他的像章館的評價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奇跡,一腔感人肺腑的深情,一部耐人尋味的歷史。”
對話趙步長
《中國報道》:作為一個企業家,您怎樣看待財富?
趙步長:我覺得財富包括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我更看重后者。我們的醫院給當地的老百姓體檢從來不收錢。我們讓很多的窮孩子上學,我們學校畢業的學生全部都給安排工作。看到他們都在成長,健康幸福,我覺得這都是我的財富。
《中國報道》:身為福布斯富豪榜上的企業家,被稱為“神針”的腦血管病專家,民辦高校的校長,西安交大碩士生導師,在這眾多的角色中您更愿意別人稱呼您什么?
趙步長:當然是醫生。醫生是我最本職的工作,能把別人的病治好,其樂無窮。 《中國報道》:從現在看來,您當初創業其實是被動的。您怎么看待人生中的一些偶然的事件?
趙步長:1992年底,醫院領導告訴我,醫院實行體制改革,進行了優化組合,暫時沒有哪個部門接收我。那年元旦,我和妻子只領了60%的工資,2月份工資被全部扣發,最終,交給我們的是一張除名通知單。但福與禍的辯證關系在我的身上似乎得到了完全的體現,正是這“偶然”的辭退事件,使我不得不在兩年的時間內,完成了由醫學專家向企業家的人生轉型。
(責編:吳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