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公告稱,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王武龍因嚴重違紀,收受賄賂,并干擾紀檢部門辦案,已涉嫌犯罪。江蘇省人大常委會罷免了王武龍的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
在轉任省人大副主任之前,王武龍曾在中共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的位置上工作多年,因此,他可以說是繼兩年前江蘇省委原常委、組織部長徐國健之后,又一個因腐敗落馬的重量級人物。
古都兩個罵名:“砍樹王”和“武龍洞”
身為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的王武龍對于南京市的建設來說,具有舉足輕重的份量。
但是,與白居易和蘇東坡因為在杭州政績卓著而留下“白堤”和“蘇堤”的美名遺跡相反,王武龍留給南京的是另兩大“罵名”:“砍樹王”和“武龍洞”。
南京是中國著名的六朝古都,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除了歷史悠久的古城墻、數不清的名勝古跡外,最讓人迷戀的遺風遺貌便是大街上遮天蔽日的參天古樹。
到了王武龍當政南京的時候,他卻覺得南京的古樹煞風景。這些古樹白天擋住了城市上空的太陽,晚上擋住了霓虹燈的彩光,使得城市不夠亮堂。 正是在這樣的市政建設“新思路”的指引下,王武龍指使市政管理部門開始了“砍樹行動”,將清朝和民國時期種植在中山東路、中山北路、中央路、玄武湖附近的古樹紛紛砍去,其中,民國時期的法國梧桐約被砍去了一半。
王武龍提出的“亮化城市”的口號引起了南京市民的反感。在得知王武龍畢業于林學院林產化工專業后,市民們便將他的專業戲稱為“砍樹專業”,同時還將他稱為“砍樹市長”、“砍樹書記”,更有甚者封其為“砍樹王”。
被市民痛罵的另一項工程便是馬拉松式修得沒完沒了的鼓樓隧道。鼓樓隧道位于南京鬧市區鼓樓廣場地下,起到分流行人的重要作用。總體上說,王武龍主政期間修的這個隧道在分流行人方面還是起到積極作用的。但令市民不滿的是自從1995年完工以來,幾乎是沒完沒了地修個不停,大修小修連年不斷,要命的是,即便是不斷地修,問題還是不斷地出,隧道頂部滲漏、地面濕滑讓駕駛員每次經過時都心驚肉跳,生怕出事。有人說,每年花那么多的錢去修路,勞民傷財,還真不如重新填平恢復當初的路面好。
于是,這個著名的南京市劣質隧道工程被市民們稱為“武龍洞”。這個“武龍洞”名字取得好,不僅道出王武龍的“政績”,而且還說這個工程有點“烏龍”(稀里糊涂)的意思。
落馬兩個版本:秘書“反水”和兄弟犯事
從直接的導火線上看,王武龍的落馬緣于曾經跟隨他多年的貼身秘書傅成的案發牽連。
在2005年下半年,南京市紀委在調查一起案件中帶出了時任南京市玄武區區委副書記、區長傅成的腐敗線索,于是便開始著手做外圍調查。
2006年初,江蘇省紀委的同志按照通常的調查程序,也是出于對時任省人大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王武龍的尊重,向他了解他的秘書傅成的有關情況。
不料,王武龍在得了這一消息后顯得很不高興,他幾乎是出于一種本能反應,說:“我以黨性保證,我的秘書沒有什么問題,傅成根本不會做這樣的事。”
然而,江蘇省紀委并沒有因為王武龍的“打保票”而停止調查。事實上,有關傅成問題的線索已經足以對傅成采取“兩規”措施。當王武龍得知傅成被“兩規”的消息后,不禁冷汗直冒,久久說不出話來。
_王武龍在南京工作多年,任上曾有過多名秘書,其中傅成是跟他時間最長的一位,也是關系最密切的一位。然而,最不希望出事的人偏偏就這樣出事了。他不得不開始擔心起自己的處境來。
傅成于1963年7月生于北京,大學畢業后留在南京。傅在王武龍手上干了多年,職務從副科級秘書一直干到處級秘書,后來到南京市外事辦當了一名主任,再后來又被調到南京市中心城區的玄武區擔任區委副書記、區長。按常理推測,再干段時間,他可以繼任區委書記。
想不到,這位長期在領導身邊工作的年輕干部,在學會了領導工作方式方法的同時,也學會了一些權錢交易的手段。
作為中心城區的玄武區,前來投資發展的企業不少,搞房地產生意的商家也不少。負責經濟工作的傅成收受了一些不法商人的賄賂,在另一起案件中被扯了進來。
在紀檢機關強大的政策攻勢下,他意識到自己只有向組織上檢舉揭發、立功贖罪才是獲得從輕處理的唯一道路。于是,他向紀檢機關交代了他所了解到的有關王武龍違法違紀問題的事實。
亦有傳聞,王武龍落馬與他弟弟王文龍犯事有關。
與兄長不同,王文龍一直在商海打拼。1991年他擔任南京軍區興辦的全民所有制企業利源實業有限公司業務六部經理,1995年利源實業有限公司與深圳南佳發展實業有限公司分別出資750萬元,成立南京佳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王文龍任董事長和總經理。而在佳源公司成立前夕,王文龍已經拿到了位于玄武區的一幅面積為5498平米的“風水寶地”。其時,王武龍正在南京市市長任上。
王文龍雖然能夠拿到地,但經營才能實在不怎么樣。公司成立兩年來,一直虧損。無奈之下,1998年9月,王文龍辭去了佳源公司董事長及總經理職務。
不過,有關方面仍舊看好王文龍的家庭背景。2000年9月,南京益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佳源公司為中方股東)。雖然王文龍已經退出佳源,但益來公司繼續牽住王文龍,利用他的身份搞地皮、拉關系。
在王文龍的幫助下,益來公司在南京房地產市場上聲譽鵲起。先后在南京市開發了“金陵御花園”、“金陵御庭園”、“益來國際廣場”等高檔地產項目。自此,益來公司財源滾滾,王文龍也迅速致富。
不料,一件意外的事讓益來公司法人代表白松成了紀檢機關和檢察機關關注的重點目標。在白松被關后,王文龍一度出逃,但最后還是被公安機關找到,并被送到檢察機關和紀檢機關的聯合辦案點上。
差點當上省紀委書記
今年64歲的王武龍,1993年5月被任命為南京市代市長;1996年11月任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從而達到其仕途的頂峰。
王武龍飛黃騰達的官運是從徐州市化工廠黨委書記的跳板起步的。1983年3月,適逢提倡干部“知識化、年輕化”,王武龍從工廠踏入仕途,任徐州市市委常委、副市長。1990年4月,官至徐州市市長。在擔任市長13個月后,王被調到省計經委任副主任、黨組副書記。兩年后便獲得扶正。就在他擔任省計經委主任不足九個月,即被任命為南京市委副書記、代市長;一年后的1995年6月,王武龍被任命為南京市委書記;又是一年后的1996年11門,擔任江蘇省委常委兼南京市委書記。
王武龍在省委常委兼南京市委書記的位置上干了4年,眼看就要在副省的位置上退休了。王武龍想,即便是退休,也要盡量拖延一下,晚些再退。按他這個年齡,只有一個位置可以努力一下,就是省委副書記兼省紀委書記,這個位置可以比一般的副省多于些年頭。經過多方面的努力,這個位置看來也就要到手了,2001年還進行了內部公示。不料,就在公示期間,有關方面接到了不少反映王武龍各方面問題的信訪件。
雖然當時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王武龍有什么嚴重的違法違紀問題,但中央紀委認為這個人選必須慎重一些,擱一擱,于是就擱了下來。王武龍擔任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的夢就這樣破滅了。現在看來,中央紀委把關還真準,阻止了腐敗分子領導反腐敗的尷尬局面在江蘇的最終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