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每年毒死35.8萬城里人
據《第一經濟日報》章軻報道,由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的《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2004》表明,2004年全國由于大氣污染共造成35.8萬人死亡,約64萬呼吸和循環系統病人住院,約25.6萬新發慢性支氣管炎病人,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527.4億元。這意味著2004年平均每1萬個城市居民中有6個人因空氣污染死亡,10人因空氣污染引發呼吸或腦血管疾病住院;新增4.3人在未來生活中忍受慢性支氣管炎病痛折磨。
全球洗錢數額超過貿易總額
據《新民晚報》報道;在全球的非法經濟中,從總體規模來說,洗錢恐怕是最為龐大的。自1990年以來,全球貿易總額從5萬億美元上升到10萬億美元,而全球洗錢數額則達到15萬億美元。鑒于非法貿易往往是官商共謀,這就意味著洗錢同一些國家的政府是密切相關的。(方 舟)
世界超10億人每天生活費不足1美元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聯合國發布的有關數據顯示,目前,全世界仍有8.54億人長期遭受貧困和營養不良之苦;有超過10億的極端貧困人口每天生活費不足1美元;每年有560萬兒童死于與貧困有關的疾病。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稱,全世界最貧窮的人口(25億人日收入不足2美元)占世界總人口的40%,他們的收入僅占全球收入的5%,而最富裕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0%,可是他們的收入卻占了全球收入的54%。事實是,在進行了十年的脫貧努力后,仍有50個國家落在了后面。
全世界有8億多人在忍受長期饑餓的煎熬,在他們當中每天有25000人死亡,多數都是由于嚴重營養不良。(楊孝文)
從數字看中國影響力
美國《商業周刊》用數字描述的中國:
增長規模:自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大陸經濟規模大體增大了一倍,達到了2005年底的2.2萬億美元,躍升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僅次于美國、日本和德國。
外匯儲備:由于對外出口強勁,中國外匯儲備隨時可能突破一萬億美元。
貿易盈余:中國如今是世界第三大貿易國,一年的進出口貨物和服務總值達到約1.4萬億美元。
資源消耗:雖然中國經濟規模只占全球5%左右,但它每年消耗掉全球20%的鋁和銅,約30%的鋼鐵、鐵礦石和煤,以及45%的水泥。
污染排放:美國仍是世界頭號二氧化碳排放國,中國所居次位但正迎頭趕上。中國的城市屬于世界上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列。
能源需求:據美國能源部估算,一度是能源出口國的中國,2020年其75%的原油——是當前比例的兩倍一將依賴進口,中國消耗掉了世界10.6%的石油。(黃義務/編譯)
全球醫療腐敗年耗125億美元
據新華社報道,世界衛生組織發表聲明說,各國政府用于醫藥的款項中,多達125億美元因為腐敗而被消耗掉。
聲明說,估計各國政府每年共在醫藥方面投入約500億美元,其中10%到25%因欺詐和賄賂等醫療腐敗問題而被消耗掉,但具體數額難以統計。
聲明說,藥品從生產廠家經過銷售環節到達病人手中,要過好幾道關,這使腐敗有機可乘。醫療腐敗形式包括:政府官員在不了解藥品相關信息的情況下收受賄賂批準藥品注冊;故意遲遲不批準藥品注冊,迫使生產商行賄;藥品在產銷過程中遭到盜用等。
短波
重慶確定鄉鎮政府兩大主體職能
據《重慶日報》報道,重慶市《關于改革鄉鎮執法監管強化公共服務試點工作的決定》,總體上確定鄉鎮執法監管和公共服務兩大主體職能。這是全國第一部對鄉鎮一級政府作總體定位的政府規章。
《決定》將鄉鎮委托行政執法的領域限定在公共安全監管領域、市場秩序監管領域、人口資源環境監管領域三個方面的一些具體事務性執法監管上。在創新鄉鎮公共服務模式上,《決定》創建了四項制度:試行鄉鎮政務集中咨詢制度,鄉鎮政務服務代辦制度,鄉鎮行政合同管理制度,鄉鎮公共服務購買制度。《決定》還明確要強化鄉鎮政府農村科技服務、信息服務、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公共文化服務、義務教育服務、公共醫療衛生服務、計劃生育服務和法律援助服務等八個方面服務職能。
法律解釋的效力及層級關系
張呂好在《民主與法制》撰文指出,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我國有權機關的正式法律解釋分為三種。其一,立法解釋,狹義的解釋僅限于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法律的解釋;其二,司法解釋,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對法律在具體應用中的問題所作的解釋;其三,行政解釋,即國務院及其主管部門在行政執法實踐中對法律適用的解釋。
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解釋屬于立法的補充,最有權威,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司法解釋和行政解釋都必須遵守法律和立法解釋。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確立了司法解釋在人大常委會的備案機制、沖突審查機制和糾正機制,立法解釋的優先地位得以明確。
中國司法鑒定走上新體制
據《民主與法制時報》報道,司法部決定,從現在起至今年底,開展為期3個月的司法鑒定執法檢查。這是自《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實施一年來,首次在全國范圍內開展
十七大前拿出醫改方案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世玲報道,衛生部提出的醫改新方案是以全民享有基本醫療保障為核心,政府免費或低價向全體國民提供最基本醫療藥品和治療,即“免費治小病”;一般的“大病”治療靠社會醫療保障來完成;更高層次的醫療保障和醫療服務需求由商業醫療保險來滿足。
這一思路已獲中央首肯。衛生部圍繞基本醫療服務的具體方案設定9個研究課題面向全國招標。這9個課題包括基本醫療的范圍、錢從哪里來、哪些醫療機構提供國民基本衛生服務等,要求中標單位明年3月1日前“交貨”。衛生部一位人士透露,根據9個專題研究結果,在十七大前,將拿出一個完整、可操作的醫改方案。的司法鑒定執法檢查活動。在此之前,司法部司法鑒定管理局正式宣告成立。
司法部司法鑒定管理局局長霍憲丹說,統一的司法鑒定管理體制的基本框架和內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一是統一的鑒定主管部門和適用范圍;二是統一的準入管理,即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實行統一的準入標準、準入條件和準入程序。主要包括審核登記、名冊編制和統一公告制度,主要是編制和管理《國家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名冊》,供司法機關和公民、組織、法人選用;三是統一的執業活動監督管理。主要包括:司法鑒定人負責制度、司法鑒定人出庭作證制度、司法鑒定人回避制度、司法鑒定的收費辦法等內容;四是統一的職業倫理要求和技術標準體系;五是統一的違規處罰管理和統一的管理規范要求。
鑒定機構和鑒定人不對當事人負責,也不對司法機關負責,只對事實負責,對法律負責,對科學負責。鑒定結果可能是雙方當事人都不想要的。(宋偉)
國際反貪局聯合會成立
據《北京晨報》消息,國際反貪局聯合會10月25日正式成立,這是第一個以各國反貪機構為成員的國際組織。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首席大檢察官賈春旺當選第一屆國際反貪局聯合會主席。大會通過了《國際反貪局聯合會章程》,與會各國代表共同簽署了《國際反貪局聯合會第一次年會暨會員代表大會決議》。各國反貪機構聯手肅貪,將令貪官無處可逃。
我國已同20多個國家簽訂了雙邊引渡條約,與49個國家簽訂了司法協助條約。最高人民檢察院一直重視與各國司法機關的合作,已與75個外國司法、檢察機關簽署了83個雙邊合作協議或合作諒解備忘錄。
截至目前,我國在國外有關機關的配合下,從30多個國家或地區成功抓獲了潛逃國外的職務犯罪嫌疑人70多人。(魏武、劉曉莉)
成都推出戶籍制度重大改革
據《中國改革報》消息,四川省成都市在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上再次邁出實質性步伐。目前公布的成都市委、市政府《關于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深入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意見(試行)》指出,今后,在成都購買符合條件的二手房甚至是租房,在成都市中心城區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中級技術職稱或技師以上職業資格的,都可在成都落戶。通過戶籍制度改革,成都的目標是:到2010年,全市城鎮化率達到65%以上。中心城區2007年城鎮化率達到100%;第二圈層2010年城鎮化率達到50%,農村居民進入集中居住區的比例達到25%;第三圈層2010年城鎮化率達到45%,農村居民進入集中居住區的比例達到20%。(李婭)
六大財富陷阱
北京科技大學教授趙曉在《南方人物周刊》撰文《讓財富品質引領前路》,提出中國出現了六大財富陷阱:一是兩極分化,基民系數在世界各大國中名列前茅。二是貧富對立,仇富情緒再度熾熱。三是環境的破壞與資源的耗竭。四是權力資本化,權力導致的分配業已成為當今中國的一大毒瘤。五是財富倫理貧乏乃至迷失,貪婪追求財富,不擇手段獲取財富,為富不仁。六是后發劣勢日益彰顯。
出路何在?根本的是中國人必須從對財富的數量追求轉向對財富品質的追求,重建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考慮它們之間的配套關系。
中國企業收入僅一成來自創新
據《國際金融報》報道,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創新專項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企業收入的七成依然來自現有傳統產品及服務,兩成來自對現有產品及服務的延伸或改善,只有一成來源于創新。
不同企業創新收入略有不同,其中民營企業最高,比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為13%:國有及控股企業第二,低于這一平均水平;最低的是外商及港澳臺企業只有8.5%。
不過,受調查者普遍認為,未來創新收入會明顯增加,并準備加大創新投入。其中,87%的企業計劃未來3年在創新方面增加人才投入,73%計劃增加設備投入,15%計劃增加專利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