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面云女:
現在我們這里擇偶,都把有穩定工作、有住房作為條件來考慮,因為房價實在是太高了。我認為政府應該出臺點具體有效的政策、法規,讓大部分老百姓都可以接受,讓大部分老百姓都有自己的房子。衣食住行,是普通百姓的基本生存要求,如果連這都保證不了,我們怎么去考慮其他的?
深北的霓裳:
中國的房地產業其實是在以“城市化”的名義,在掠奪、剝奪整個國民的財富。房價已高可攀天,買房之路何其艱難。面對如此強悍的形勢,人人恨不得學蝸牛,都有個殼,也算是個安樂窩,用不著為住房問題擔憂。良莠不齊的經濟狀況,對于住房的要求,都體現了自己的實力。淪為房奴,不得已而為之,誰不想有個溫馨的避風港?誰愿意整天哭喪著臉對著茅屋臨風高呼:安得廣廈千萬間!可現實不得不讓我們感慨吾廬獨破,于是,掩面無語。(本條評論獲20元獎金)
LYFBOUY:
說實在話,買房子是現在很多家庭要面臨的最大困難。現在沒有幾個人說住房條件比較好的,面對高昂的房地產業的瘋狂漲價,好多人只能望房興嘆!不是不想貸款,是貸不到款,人家銀行不相信你有什么辦法?這就是我們不得不做一輩子房奴的原因。
傷懷小美:
說房奴,我不同意。無論你是有房者,無房者,正在準備買房者,還是已經借貸、按揭中,都是你自己的決定、自己的選擇,沒人強迫你,你是自愿的、自主的、自由的。換言之,你不想債臺高筑,馬上可以將所有權轉讓!都是可以的!
銹荷:
把房子看作什么很重要,如果打心底里愛這所房子給自己帶來的家的感覺,就會一生為它忙碌奔波,不停地營造屬于自己的溫馨,從而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從中獲得幸福感。如果自己把自己擺在房奴的角度上,只能是自困于自設的悲哀還款歷程之中。按國人的習慣理解為:終生負債而生。干嗎不換個角度,自己做房子的主人,憑自己的能力,掌控它的命運,何必讓房子左右自己一生的快樂呢?
戰國神話:
“房奴”一詞反映出一些人對目前的社會狀況不滿,牢騷可以發發,但是更應該看到社會在進步。房價一漲再漲,說明是供小于求。要是供大于求,就算是房地產商再怎么使手段,房價也會下滑。
小白菜:
在國人的潛意識里,房子,幾乎是生活平穩和安定的標志之一。人們的購房運動,風風火火,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考慮自己實際的經濟能力和現實需要,片面跟風,追求優越位置、宏大面積、豪華裝潢,為此付出大量金錢,甚至通過信貸消費、低額首付的方式把房弄到手里是得不償失的。這讓我們不敢輕易換工作,害怕失業,害怕銀行漲息……這樣我們就陷入了更壞的境地,又是何必呢?
林末:
還記得以前炒房團的事情。我所在的城市,在上海的邊緣,房價也沾了上海一點風氣,漸漸地飆升。時常看到,這里的房子還沒有售完,另一棟也建好了。不得不承認,這個時候是有一些人有購房能力,但是這些人并不是大多數,充其量也就一點點而已。我們辦公室的有房一族,也都背著沉重的貸款。也許他們也不愿意這樣。在中國人傳統的觀念里:衣、食、住、行,這四樣是不可缺少的。前兩種早就解決了,剩下的也只有住和行了,這也就成了我們的追求了。也就不太在意是不是房奴了。
xrw2cock
對于住房,我是這樣想的,既然沒有能力將它買下來,那就過租房的生活,因為不是每個人的工作都是固定不變的,如果經常變換工作地點,那么怎么解決自己的住房問題?對于住房,特別是在那些發達城市,與其花費大筆錢財去買到手,還不如去且,這樣有更多選擇的空間。
nOW:
現在的房價突飛猛漲,有錢的住別墅,沒有錢的租房住,天地之別。不過對于現在我們的消費水平而言,房價是太高了,一般百姓承受不起。現在很多年輕的“負”翁都要節衣縮食,為的就是早點有屬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壓力太大,失去了享受平常生活的權利和樂趣,感覺太累了。還是希望政府多出臺一些對老百姓購房有益的政策。
下期話題:覺得生活在玻璃箱中,一舉一動都被別人看到,自己卻茫然不知?搜人網站、呻介機構,究竟如何知道我們的來龍去脈?怎樣才能擺脫這個怪圈?結合本期第4頁文章《他們對你了如指掌》,談談你對個人信息保護的看法。
壇主:白皚皚
參與方式:
1.在視野網站上登錄發表您的觀點,網址:http://www.shiye.cc
2.來信參與,以當地郵戳為準,截止日期為8月15日
3.通過短信方式參與,移動用戶發短信到625555547,聯通用戶發短信到 725555541,小靈通用戶發短信到 9255555541
4.發電子郵件到cFisNye@163.com
您的觀點被選登以后,您將會獲得(視野)雜志為您提供的當期雜志一本;《似野》雜志還將在入選觀點中評出前五名,提供獎金20元至50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