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個非常重視禮節的國家,與熟人和鄰里見面時,總要互相點頭哈腰寒暄一番。去年我和老伴去日本探親,女兒告訴我們,日本人很講究禮貌,點頭哈腰是日本人傳統的獨特風俗,女兒的話引起了我對日本禮儀的注意。
在女兒家樓下,有一個公共汽車停車站,每天早晨有一輛接送幼兒園孩子的班車??俊孜挥變簣@老師,分列兩側彎腰施禮問“早安”,迎接孩子下車,分成一排領他們去幼兒園。離此不遠還有一所中學,學生上學時,有幾位老師站在校門口,彎腰施禮向學生連說“早安”。上課時學生起立向老師問好,下課學生也要起立,橫跨書桌兩旁過道,站成縱隊,待老師走出教室,學生再陸續出去。可見從兒童到中學生,老師言傳身教,對下一代進行禮儀教育。
在以后的日子里,點頭致意的禮節隨處可見。早上我們到戶外閑轉,迎面常遇見一位中年婦女點頭招手說:“朝の散步?!币淮瓮砩系狡骄熊壛熊囌厩皬V場觀看業余歌舞演出,開幕前,幾位中年女演員,身穿艷麗和服,白襪拖鞋,邊點頭哈腰,邊閑聊,把傳統的禮節,展示得淋漓盡致。有一次過馬路(日本巷路不寬,車流很少),我和老伴剛要邁步,恰巧紅燈亮,司機沒有啟動出租車,點頭擺手讓我們先行。禮節使人際關系深感親切。
禮節敬人不言而喻,但在商品市場上卻變了味。我們的孫子在日本語言學校讀書,同時在飯店打工。他和我談到飯店老板,為了招攬生意,狠抓員工的禮節,從問候語到體形動作,必須按規范操作。顧客進店時,先點頭致意,同時高聲說:“謝謝光臨!”我孫子在廚房工作,老板叫后廚的工作人員要向跑堂的問候,喊:“各位你們好!”跑堂的也齊聲回答:“你們好!”喊時必須面帶笑容,否則老板認為不及格,要炒魷魚。
我姑爺說:“日本人就吃這一套,這是服務質量問題?!币淮危脿斕嶙h到附近面館吃面條,這里人氣旺,顧客滿棚,跑堂的高聲接待客人,往返如飛,一頓面吃完,姑爺說:“味道不錯,價格不菲,這碗面值這個價,它吃的是附加值?!彼^附加值,就是禮貌的點頭致意和熱情的招呼聲,我也感到挺熱情親切,招呼聲使人在心靈上有所溝通,據說這家飯店的回頭客特別多。
無獨有偶,這使我想起小時候在家鄉黑龍江省某小鎮飯館吃飯時的情景,那時盛行給小費(當地叫小貴)。吃完飯,顧客說:“錢不用找了”,跑堂的帶著拉長的聲音大聲喊:“小貴兩元!”在灶上的廚師也拉著長腔大聲唱說:“謝啦!”這和今天日本跑堂的招待顧客的呼喊,大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我認為日本飯館招待客人的禮節方式,違背了日本人傳統禮節的內涵,完全帶有商業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