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扎緊籬笆防盜車
盜竊機動車案件各國都有。八十年代在美國盜竊機動車被稱為一種“行業”。如果真的把它列為一種行業,在1991年的“財富500”的排行榜上,它可以被列為第55位,年“收入”為830億美元。
目前我國公安部門記錄在案的汽車盜竊數量已達100萬輛以上。公安部門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破案追贓。其打擊雖然有效地遏制了案件的發案勢頭,但是偵破案件仍是公安部門面臨的難題。
這是因為。一方面此類案件逐年上升。去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立案此類案件 68.3萬起。與前年同比上升了2.9個百分點,且有繼續上升趨勢。另一方面此類案件的犯罪手段也在不斷升級。作案人大都是團伙作案,他們分工明確。組織嚴密,踩點、盜竊、改裝、偽造證件、銷贓等各個環節都有專人,并開始引進、研制高科技進行偷盜。
逐年增長的盜竊率和技術不斷升級的瘋狂盜車.其背后的原因,一是有需求。有需求就會有市場,這個市場就是盜銷一體的黑市。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小老板、小企業希望以名車充門面.比起價格昂貴的高檔新車,從黑市倒手的奧迪、本田一般只需幾萬元。需求的增加導致了犯罪的猖獗。
二是現行法規對盜車團伙的懲罰不夠重。《刑法》規定。盜竊機動車的銷贓罪。最高刑期也只有3年。事實上。在盜、改、銷一條龍中銷贓者往往是罪魁禍首。如果沒有銷贓這個環節。就很少有人會去偷盜。
三是管理上的不足。被盜車輛絕大多數都是停放在停車場外。路邊、居民樓下等無人看管的地方便成了集中案發的場所。而機動車牌照管理上的疏漏。也為盜車銷贓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在一些縣市,只要有機動車發票等證件即可上牌。而這些證件銷贓者都可以偽造。
俗話說。籬笆扎得緊,野狗鉆不進。提高防盜意識,研發高科技防盜設備,完善有關管理制度,加強打擊力度,這些所形成的合力,無疑是最有效的防盜籬笆。
編輯:盛漢卿